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本科院校環境工程課程內涵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打破常規,注重知識需要,順應時代
對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課程設置應在綜合考慮教育部環境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規定的課程和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及錯位發展的需要綜合考慮,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置處理》、《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等5門課應該必選。而《環境工程影響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等課程不一定要開。因為對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畢業生絕大多數會進入污染控制現場作為運行管理工人,或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深造。如果有學生畢業后進入環境保護政府部門或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由于這些機構和部門都是一些法律法規制定者和執行者,相關知識可以在工作后補充。所以環境工程專業課程應選用必用的,社會現在急缺的方面。而《土壤污染控制工程》等目前環境工程領域急需的知識和技術,對于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必須作為知識儲備,但是這些課程卻沒有進入教育部環境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定的骨干課程系列。另外,有些學校根據目前對各類污染環境進行生態修復的熱點,相繼開設了一些《環境生態學》、《污染生態學》、《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復》等課程,但是這些知識均為一些專業知識的學習,建議將這些課程合并為《污染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等。
2夯實基礎,強化工程素養,詳略得當
考慮環境工程專業特點,應該加強化學、生物等知識的學習。但是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應該加強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和無機化學的學習,淡化物理化學的學習,因為對于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對水體中污染物特性的認識和檢測。而對于生物類知識,應夯實與環境污染生物方面知識和環境生物學,淡化基礎生物學知識,因為對于世界范圍內生物處理技術是污染物去除及其重要的主流技術;對于生態類知識,強化生態修復知識和理念,減少生態學基礎知識,強化學生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知識;總之,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使用的化學類,生物類和生態類教材應區別于研究型或教學研究型高校,強化動手能力和工程素養,而不是一味的學習簡單的基礎知識。建議相關教育部環境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相關出版社編寫適合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
3重視能力和貢獻,減少職稱、學歷的限制
一些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出現了一種現象。高職稱教師承擔的往往不是專業必修課由于年齡、學歷和經歷使他們知識缺乏,而應用型本科院校科研要求相對較低,使這些高職稱教師出現知識缺乏而陳舊,而不思進取。高學歷的老師由于經過博士、博士后培養后,可能其興奮點不是教書育人,而是科學研究,往往教學質量較好的不多。通過對幾所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考察發現,教學骨干往往是碩士學位的講師青年教師,而不是高學歷的博士和高職稱的教授,所以改變高校現有評價體系,建立以學生學習質量為中心,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評估體系,而不是現有高校重科研輕教學,而本末難置。因為教師是課程教學的執行者,任人唯才才能很好的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
4強化學生動手能力
傳統教師是填鴨式滿堂灌,教師工作量大,學生容易產生聽覺和注意力疲勞,身體長時間坐著,也是學生身體健康產生一定的危害。而且很多環境工程專業有些課程或章節不一定要在教室上,可能在現場教學或競賽式教學質量更好。如:《環境工程微生物》中的有關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的種類、作用等章節,可以先從學生自己分組培養各自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業余進行),然后統一觀察學習各自培養的微生物中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的數量、活性和種群(實驗室進行),然后相關交流微生物培養的心得(實驗室或污水處理現場),將各自培養微生物的情況作為一次學科競賽或課外作業。就這次微生物培養作業或競賽,可以實現以下作用:(1)提高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微生物培養的方法和技巧,可以為以后工作中活性污泥或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廠調試和管理儲存經驗;(2)掌握了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的種類、數量和作用;(3)提高了《環境工程微生物學》課程的學習興趣。進行課程改革,就是發揮教師的專業素質、責任心和學校的職能,想盡一切辦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5提高產學研結合程度資料顯示
畢業生就業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專業設置與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錯位。各個高校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場配置的時間差,課程的變更相對于專業變更來說,更快捷方便一些。而對于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指導思想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所以一些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應該多與地方企業、政府合作,了解地方企業、政府對人才需要。目前一些高校也走出校門與企業、政府接觸,并涉及一些事宜,但是這些合作和產學研等僅停留在一些紙質文件的簽署,而沒有真正的、全面的、深入的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需要從各個方面來進行和強化,對于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的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師生比較低,很多教師忙于教學而無暇顧及課程建設;一些新建型本科院校由專科學校升格或幾個專科學校合并而來,一些校領帶或老教師無法適應或很快適應從專科教育轉入本科教育而課程建設等等。
另外加強各個高校硬件建設,如實驗室儀器設備購置,強化現代教學設備建設,購置大量的圖書等等。但是這些做法往往是學校和社會以及教學管理部分層面的要求更多些,而涉及到教師或學生層面的較少,而往往教師或學生是課程建設的最重要的直接實施者和接受者,只有將學生、教師和學校及其教育管理部分緊密的結合起來,課程建設才能真正的發揮到作用。
作者:曹文平 單位:徐州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