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能源環境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引言
任何一種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都給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且主要是負面影響;能源的大量開發和利用,是造成大氣和其他多種類型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主要原因;盡管可再生資源的利用也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但化石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氣)引起的環境影響是最顯著的,它們在開采、運輸、加工、利用的各個環節都會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
2、能源開發利用引起環境問題的原因分析
2.1生產技術水平較低:盡管我國能源工業現代化程度比過去有了顯著的提高,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由于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資源特點,潔凈煤技術開發和應用落后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我國石油工業的技術水平十分落后,工業增加值的增長主要靠的是固定資產的大量投入,其比重達到了110.72%,因而使得技術進步和勞動投入對于工業增加值的貢獻都表現為負值。
2.2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目前我國8個高耗能行業的單位產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進水平高47%,而這8個行業的能源消費占工業部門能源消費總量的73%。按此推算,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中國的工業部門每年多用能源約2.3億噸標準煤。這導致使用同樣數量的能源,有較多的能源物料沒有轉化為其他能量就成為危害環境的污染物被排放到環境中,加重了對環境的污染;因此,我國的節能降耗工作應主要放在提高工業部門的能源效率上。
2.3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我國煤炭消費比重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燃燒中會放出幾十種污染物,SO2和NOX會引起酸雨。酸雨將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在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絕對優勢,油氣等優質能源所占比例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也低近38個百分點。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的不合理性在世界各國中是尤為突出的。
2.4能源消費總量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而迅速增加:使污染也相應增加。經過50幾年的勘查開發建設,我國能源工業取得了輝煌成就,2000年的能源生產總量達106988萬噸標準煤,居世界第3位;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建設規模的擴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1992年開始,能源消費總量已經超過了能源生產總量,能源自給率下降為85%,成為世界第二能源消費大國;原油從1993年開始也由凈出口轉化為凈進口,且每年均在遞增,2000年進口原油達7000萬噸,已占消費總量的30%,而且缺口將會進一步擴大。
2.5能源地區分布不均:我國能源地區性分布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發達地區能源短缺和農村商業能源供應不足。中國的能源資源空間分布具有明顯的區域化特征。從能源礦產資源探明儲量的六大區域分布看,礦物能源資源的80%左右分布在北方,煤炭主要集中在華北地區。這一特點決定了能源運輸長期以來存在著運輸能力不足、運力緊張等問題,更使得能源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和污染從點源到面源不斷擴散,進一步加劇了能源環境問題。
3、結語:
不難看出,在所有導致能源開發利用引起環境問題的原因中,我國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是核心,是問題的主要矛盾。展望今后20年,我國的能源利用效率至少還要在現在的基礎上再提高一倍,才能滿足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需要。正視能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所引起的這些環境問題,積極采取各項有力措施,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調整、降低高能耗行業的比重、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以及居民生活用能優質化等措施,并將重點放在提高能源消費部門的能源利用效率上,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所造成的危害,努力實現我國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