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糧食生產全托管的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業裝備技術雜志》2014年第四期
1形成糧食產業集群發展格局
該區石港鎮5家“全托管”經營主體相互學習、競相發展,推動“全托管”形成產業集群,總經營面積533.33hm2,經營面積占全鎮稻麥總面積的12%。農成、天泰、中聯合作社均打造了自主無公害大米品牌,形成了糧食生產、加工、銷售完整的產業鏈,實現多層次、多環節增收、增效的渠道。
2存在問題
2.1從“全托管”經營規模看,“全托管”服務覆蓋面小,滿足不了農民的需求,全區還有不少鎮還沒有“全托管”經營主體。
2.2托管土地零星分散,難以成片經營,規模效應難以體現;從管理層面看,制度還不夠健全,組織化程度低,將片段服務理解為“全托管”,不少經營主體與農戶間沒有簽訂規范真實的全托管合同。
2.3部分干部群眾思想認識不統一,工作不夠扎實,去年全區僅有18家“全托管”經營主體通過市級考核驗收。
3建議
3.1培育經營主體培育經營主體是實施糧食生產“全托管”的關鍵抓手。全托管經營主體要達到“三高”:政治素質高、科技種田水平高、經營水平高。不但要將農業(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田大戶作為“全托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點培育對象,還要動員和引導村干部、農機專業戶、農民經紀人、農業技術人員創辦、領辦“全托管”經營。要加大對現有經營主體的培訓扶持引導,不斷提升農技知識水平、農機駕駛水平、財務管理水平;不斷增加鎮村干部參與度、農戶滿意度、社會知曉度。
3.2推廣成熟模式“全托管”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貨幣結算型。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開展土地流轉,讓農民平等參與農業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農業現代化成果。這種模式就是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交給經營主體,經營主體每667m2支付年租地費用,糧食種植、收獲物歸經營主體所有,解決部分農民不愿種地的問題。另一種是實物結算型。針對部分農戶既惜地種糧,又無力種田的情況,引導農戶將土地交給經營主體全程打理,每667m2支付經營主體一定數額的托管費,收獲物歸農戶,經營主體向農戶承諾產量。也可以農戶不支付托管費,經營主體在土地的全部產出中每年向農戶交付一定數額的糧食,不斷解決部分農戶無力種地的問題。
3.3加大財政獎補對達到一定生產規模的“全托管”經營主體、對新建糧食烘干加工中心,區財政給予獎補;對烘干中心用電,要主動與當地供電部門聯系申報,爭取按農用電價計費;對通過市級驗收的“全托管”經營主體,優先列入農藥集中配送對象范圍;以手機短信的形式,免費提供農業氣象服務;實施“秸稈還田”作業補貼,將優先向“全托管”服務主體傾斜。對完成“全托管”目標任務好的鎮,區級財政對其獎補工作經費。
3.4注重工作實效一要簽訂好規范的“全托管”合同。合同內容要明確托管服務方式、農田面積、服務年限、服務價格、支付方式等主要條款,同時要載明農戶的詳細信息。托管期限必須5年以上;二要實施好“全托管”經營服務。經營主體要對糧食生產全過程負責,切實做好耕、種、管、收以及農資供應、糧食烘干等重點環節的服務,防止以片斷服務模式代替“全托管”;三要提升經營服務能力。“全托管”經營服務涉及知識面廣、技術性強,要主動爭取農技、農機部門的技術指導,在品種引進、病情防控、質量檢測檢查、農資供應等方面做到一著不讓;四要實行規范管理。“全托管”經營主體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要對照建設標準建立機具清冊、作業清單和財務賬冊等臺帳資料,通過臺帳資料充分反映“全托管”的服務過程、服務內容、服務成效。
作者:徐燕單位:南通市通州區農機排灌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