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挺水植物對受污染開放水體實驗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業裝備技術雜志》2014年第四期
1水體生態修復技術研究現狀
開發生態水體治理技術,是當前水環境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熱點。實際上,大自然在發展變化的長期過程中,本身已經具備了自我凈化、自我完善的強大能力,使得自然界得以持續而有序地運行。其中水體的自然生物凈化能力,在遠古時期就保證了自然界江河湖泊的水體潔凈。目前開發的水體生物—生態修復技術,實質上是按照仿生學的理論對于自然界恢復能力與自凈能力的強化。可以說,按照自然界自身規律去恢復自然界的本來面貌;強化自然界自身的自凈能力去治理被污染水體,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合乎邏輯的治污思路,也是一條創新的技術路線。發達國家應用生態污水處理技術已有30余年歷史,美國環保局在20世紀80年代就出版了指導人工濕地生態系統處理污水和污染水體的設計手冊,并不斷更新,同時制定了資助地方政府采用生態污水處理技術的特殊優惠政策。目前,全世界采用人工濕地和自然濕地進行污水處理和污染水體修復的工程已有上千個。水體生態治理和修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首先是處理效果好,可以將污染水體修復到自然水體水質。其次,生態水體修復的工程造價相對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運行成本低廉。這種處理技術不向水體投放藥劑,不會形成二次污染。還可以與綠化環境及景觀改善相結合,創造人與自然相融合的優美環境。所以,這種廉價實用技術十分適用我國江河湖庫大范圍的污水治理工作。
2挺水植物修復技術
受污染水體水生修復技術的原理是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動,對水中污染物進行轉移、轉化及降解作用,從而使污染得到治理,水體得到恢復。本質上說,這種技術是對自然界恢復能力和自凈能力的一種強化。對受污染的江河湖庫水體進行修復,已是社會經濟發展及生態環境建設的迫切需要。特別是我們國家的開放水體污染嚴重,量大面廣,尋找先進實用、造價低廉的技術迫在眉睫。本文利用挺水植物3種水流方式來進行污水處理實驗研究。圖4為挺水植物修復系統示意圖,圖5為凈化機理圖,圖6為按照挺水植物修復技術所設計的水生蔬菜栽培水槽示意圖,圖7、8、9分別為氨氮、總氮、總磷的去除效果圖。
3結語
從以上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挺水植物修復技術既可有效改善河道水質,又可起到對城鎮自來水廠取水水源的防護作用,同時還可以美化湖濱景觀。直接在受污染水體中建立以挺水植物為主的生態治理和修復系統,能夠利用廣大的水面,能夠大范圍應用,處理和修復大量水體污染;其次,水生漂浮植物如浮萍、水葫蘆等生長速度快,除污能力強,而且由于采用生態系統治理污水,需要不斷收獲累積有機物,水生漂浮植物是收獲最徹底的植物,其對天然水體的影響相對小得多。據中國科技大學研究人員估算,采用水生漂浮植物生態系統,可以將污染嚴重的合肥南淝河(合肥市主要納污河道,排入出湖磷量約400~500t,占巢湖40%左右)治理和修復到中營養水平,減少磷70%~80%以上。
水生漂浮植物生態治理和修復技術是最有前途的水體污染特別是面源污染的關鍵技術之一,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開辟了一條利用我國廣大受污染的河流進行污染治理的新路,將極大提高我國污染治理的能力,對我國的水體污染治理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劉春梅王正揚單位: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