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設用地集約利用實現途徑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行政監管
合理有效的行政監管措施是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和資源的優化配置的關鍵。李洪波認為,我國應實行供地目錄制度,制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對淘汰類、限制類的投資項目,要禁止或限制用地。完善建設項目用地控制指標,對工業項目投資強度的區域修正系數進行適度調整,對具體建設項目的綠地控制指標作適度下調;對企業等用地單位內部行政辦公和生活服務等配套設施用地要嚴格控制;結合各鎮實際情況,對投資規模小于一定規模的工業建設項目,試行項目投資規模最低值控制辦法,原則上不單獨供地。在農村宅基地供應中,農民新建住宅應優先安排利用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村內有空閑地、原有宅基地已達標的,不再安排新增宅基地。建立獎懲機制,對村民自愿騰退宅基地或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購買閑置住宅的,可給予獎勵或補助,引導和規范農村閑置宅基地合理流轉,提高農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
2市場機制
在城市土地集約利用中,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主要手段包括:明晰產權,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在土地市場發育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措施來影響土地價格、供求關系、競爭程度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約度;建立并完善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統一公布制度,有效遏制招商引資中競相壓低地價的惡性競爭行為。通過稅收政策的調整也是實現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通過改革土地稅制,增大土地保有成本,促進閑置土地流轉;通過提高城鎮土地使用稅稅率,按照具體用地類型對工業、商業、居住用地及其他用地采用差別稅率。而在農村建設用地的使用中,周其仁認為農村建設用地的流轉是城市化的重要影響因素。加強包括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和農業用地等在內的土地有形市場建設;加快低價動態檢測體系建設,建立土地市場定期分析和預警機制,定期向社會公布城市地價指數,引導和規范土地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加快培育各類土地中介服務組織,規范市場準入條件,有序組建成熟的農村土地市場是實現農村土地集約利用的重要途徑。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研究已經有了豐富的成果,但在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的實現機制、空間管制、行業用地標準和全過程監管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研究缺失。因此,還應進一步進行以下研究工作:(1)加強區域差別化的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的空間管制研究。由于區域資源稟賦和經濟水平,建設用地的集約利用在空間上呈現出聚合和分散的特性。加強基于空間關聯性、空間差異性的建設用地空間管控研究,分區域、分等級地制定差別化的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管制措施,正確處理不同區域在資源稟賦、發展特點等方面的優勢與劣勢,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2)加強集約利用的實現機制研究。集約利用的實現機制研究是實現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的基礎。通過加強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的市場機制和行政監管手段研究,如提高建設用地持有成本,加強土地規劃管理,劃分功能分區等手段,多角度、多渠道地實現建設用地集約利用。(3)加強建設用地的全過程監管研究。有關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的供前審批和供中監管研究成果已經較為豐富,而對供后監管還缺乏深入研究。提高建設用地分行業審批標準,建立土地集約利用考核與責任制度,明確不同地區土地集約利用管理目標,明晰土地管理責任,制定低效用地利用政策,建立低效用地退出機制,全方面地推進建設用地的全過程監管。
本文作者:殷爽單位: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