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銀行治理對風險承擔的影響及展望范文

銀行治理對風險承擔的影響及展望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銀行治理對風險承擔的影響及展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銀行治理對風險承擔的影響及展望

摘要:金融危機后,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問題成為監管部門、學術界和業界的關注焦點。本文通過梳理近年來銀行公司治理領域的前沿文獻,全面回顧銀行公司治理對風險承擔影響機制;按照董事會特征、股權結構、薪酬激勵制度以及風險治理機制等四個主要維度,總結分析文獻中銀行公司治理對風險承擔影響的研究結論;對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關鍵詞:銀行公司治理;風險承擔;風險治理

一、引言

為了更好地抑制金融機構不合理的風險承擔行為以保證金融系統的穩健性,監管當局把對公司治理的監管作為金融監管的一個更為重要的切入點。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于2013年開始對《銀行公司治理原則》進行修訂,并于2015年7月對外正式,修訂后的《銀行公司治理原則》凸顯了風險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定義,公司治理原則規定了管理層、董事會、股東和其他利益關系各方之間的關系。另外,作為一種組織結構,可以通過公司治理確立公司運營目標,以及設立績效監測機制以保證目標的達成。由此可見,公司治理的良好與否對公司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公司治理研究中,由于金融機構自身的特殊性,大部分學者將樣本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數據剔除,專注研究非金融公司(JakobdeHaan,2016)。由于銀行外部環境的不同,公司治理機制對風險承擔作用的方式及其產生的效果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厘清銀行與非金融公司治理機制的區別對深入研究其如何影響銀行風險承擔有著重要意義。從當前研究看,大部分文獻依舊沿襲一般企業公司治理的研究路徑,從董事會特征、股權結構以及薪酬激勵制度等內部治理機制的角度出發,分析公司治理對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但卻忽視了風險治理機制在銀行公司治理中所起的獨特作用。因此,針對銀行公司治理如何影響風險承擔,仍有許多理論和實證問題有待解決。本文對近年來銀行公司治理的研究進行梳理,從董事會特征、股權結構、薪酬激勵以及風險治理機制等四個內部機制出發,對現有研究成果進行歸納總結。本文試圖在研究闡述銀行公司治理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的同時,也期望能為政府監管部門提供參考。

二、銀行公司內部治理實證文獻

從微觀層面看,各大金融機構內部公司治理的缺陷是誘發金融危機發生的導火索。由于存在前文總結的銀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學者對于這一領域的研究也同一般的公司治理有所不同。本文將按照董事會特征、股權結構、薪酬激勵制度以及風險治理機制等四個主要維度對相關文獻進行梳理總結。

(一)董事會特征在公司治理文獻中,董事會被視作一個有效公司治理框架的基石。對于銀行而言,董事會為全行的風險治理文化制定綱領性的指引政策,在銀行的風險管理框架中,董事會需要對重要業務的風險管理制度、限額以及授權進行審批,確保高級管理層的業務執行與全行的風險政策方向一致。另外,還有監督銀行薪酬模式,包括監督和評估執行層的薪酬,判斷其是否符合銀行的風險文化和風險偏好。不過,目前學術界對董事會特征如何影響銀行風險承擔這一問題的研究依然較少。下文將按照董事會的獨立性、專業委員會以及構成等三個角度論述相關文獻。

1.董事會獨立性公司治理理論認為,公司管理者與公司股東之間存在著成本,而這會對公司績效產生負面影響。董事會則可以在監督公司管理者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而在董事會中引入一定比例的獨立董事則能強化董事會的監督作用(Fama,1980;Fama、Jensen,1983)。在銀行等金融機構中,由于成本的存在,管理人員存在通過承擔超額風險自利的動機。為此,學者就董事會獨立性如何影響銀行風險承擔展開了研究,總體而言,文獻對這一影響機制的結論并不一致。Pathan(2009)的研究發現,更加強勢的董事會,尤其是規模更小以及更能代表股東利益的董事會對于銀行的風險承擔有著正向的影響,但同時也發現獨立董事占比更高的董事會則不傾向于實施更具風險傾向的政策。Erkenset.al(2012)的研究發現,董事會獨立性更高的金融機構在危機期間股價表現更差;實證分析發現,董事會獨立性與危機間權益融資量呈正向關系;研究結果表明,在金融危機期間董事會獨立性更高的金融機構更傾向于進行權益融資,這一行為對機構股價回報產生負面影響,但有效地保證了金融機構的資本充足率并降低了償付風險。

2.董事會專業委員會在董事會下設立專業委員會是公司治理中較為常見的做法,審計、戰略、風險管理以及薪酬等委員會可以在不同專門領域為董事會決策做出有效支持。不少文獻分析了審計委員會的有效性對銀行風險承擔產生的影響,總體而言,學者普遍認為,有效的審計委員會可以抑制銀行風險承擔。Sun和Liu(2014)對2008年到2010年間美國銀行審計委員會的有效性與風險承擔關系進行研究,發現銀行審計委員會履職時間越長,整體風險和個體性風險越低。Barakat和Hussainey(2013)使用20個歐盟國家的85家銀行2008年到2010年間的數據,發現審計委員會更為活躍的銀行對于操作風險信息的披露質量更高,結果說明,審計委員會的有效性可以抑制銀行的風險行為。

3.董事會構成董事會作為股東利益的代表,其肩負管理與監督公司的重要責任,是毋庸置疑的公司治理機制的核心。而如前文所述,銀行的業務經營具有復雜性以及不透明性,因此,董事會成員構成對于公司運營行為和股東回報有著重要的影響。從當前研究看,學者們多數從董事個體特性出發分析董事會構成會如何影響銀行的風險承擔。Elyasiani和Zhang(2015)構建了描述董事繁忙度指標(busyness),即把在多家公司董事會任職的董事定義為“繁忙董事”,實證結果發現,繁忙董事的存在提升了銀行績效,同時抑制了銀行的風險承擔;他們還發現,在金融危機期間,繁忙董事對績效的提升效應得到加強,而對風險的抑制效應卻有所削弱。Elyasiani和Zhang(2015)認為,銀行業務具有復雜多變、透明度差的特點,在多家機構董事會任職的董事能夠綜合多方來源的信息、知識以及行業經驗幫助改進銀行公司治理機制。但由于金融危機時期銀行面臨的風險具有宏觀性、不可預見性的特點,而董事的經驗只能解決個體性的問題,所以此時繁忙董事抑制風險承擔的機制被削弱。

(二)股權結構從公司治理理論來看,股權結構是治理結構的基礎,現代公司制的根本特征是財產的所有權和經營權互相分離,公司治理問題隨之出現。公司治理結構實質上是在財產的委托制下委托人對人進行監督和約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不同股權結構下,由于委托人對人行為承擔的風險和獲取的收益不同,對人的監控能力和積極性也就不同。股權結構通過影響公司治理過程來影響公司經營行為和結果。目前,公司治理文獻中關于股權結構的研究主要從兩個角度出發,一是股權集中度,二是股權性質。Iannottaet.al(2007)以181家歐盟國家銀行作為研究樣本,股權集中度對銀行盈利并沒有顯著影響,但銀行股權集中度更高時,貸款質量更好,資產風險更低,而且償付風險更低。而Hawet.al(2010)以東亞和西歐地區的銀行作為樣本,結果表明,股權更為集中的銀行回報波動率更高,償付風險更高。Saghi-Zedek和Tarazi(2015)對金融危機期間終極控制股東如何影響銀行盈利和風險的實證結果表明,在危機之前,較高超額控制權與較低的績效、較高的績效波動性以及較高的違約風險相關聯。他們認為,股權結構能夠解釋金融危機期間銀行的績效表現。

(三)薪酬激勵機制從理論角度看,股權激勵有助于緩解委托問題、強化高管與股東之間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的機制并改善公司治理。由于銀行業存在著前文所述的特殊性,較高的薪酬業績敏感度往往會誘發銀行高層承擔更多的風險。DeYounget.al(2013)將薪酬機制對于銀行風險的影響機制分為薪酬風險敏感度和薪酬績效敏感度效應,實證結果發現,具有高薪酬風險敏感度效應的銀行具有更高的系統性風險和個體特質性風險;從而提出監管機構通過限制薪酬來抑制風險承擔的措施很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為銀行會以減少放貸的形式降低風險承擔,而這一行為則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Zalewska(2016)認為,傳統理論中薪酬激勵可以減輕委托-問題的理論在銀行業中解釋力不足,她認為薪酬激勵可能引發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沖突,考慮到銀行在實體經濟中基礎性的作用,這一沖突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她還提出監管部門應當積極發揮作用,使銀行對短期利潤的追逐與社會長期需求保持平衡。

(四)風險治理機制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風險治理已經成為金融機構董事會成員的核心職責之一,風險治理的核心要素包含董事會下設的風險管理委員會、具有執行力的首席風險官、風險胃口的確立以及穩健的風險文化。有一些文獻討論了風險管理委員會對銀行公司治理所起的作用。在業界實踐中,大量非金融公司并不設風險管理委員會,風險管理工作通常交由審計委員會負責,但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業務復雜性使得這一做法無法適用于金融行業。Ellul和Yerramilli(2013)研究發現,在金融危機前風險管理指數高的銀行,在危機期間尾部風險更低,不良貸款率更低,經營業績更好。Al-Haidiet.al(2015)研究發現,風險委員會可以成為推動金融機構風險信息披露的治理機制,進而使機構的透明度得以提高,進而減輕問題。另一個學者關注的主題是銀行文化在風險治理機制中所起的作用。Stulz(2016)認為,風險管理機制是由公司文化及其塑造的商業環境共同決定的;他還說明,不存在一個能夠確保管理人員在任何情境下做出合理的決定的激勵計劃,而銀行重點關注那些可以量化并且容易和員工績效相關聯的風險,此時員工傾向于接受那些未量化且無法與員工績效關聯的風險。因此,由于存在類似這樣的風險管理機制的局限,金融機構對于風險的控制依舊高度依賴于公司文化。

三、未來研究展望

本文在參考公司治理經典文獻的基礎上,重點回顧了研究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公司治理對風險承擔影響的文獻。基于當前研究的現狀,本文認為,銀行公司治理對風險承擔的影響機制研究可以在以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第一,近期的全球金融危機使當前銀行業高管人員薪酬設計與激勵契約的合理性受到嚴重質疑,也有不少學術文獻指出高能管理層激勵計劃促使高管人員承擔過多的風險。但金融機構的風險承擔由制度、文化、管理層特征以及公司文化等多種因素決定,因此,未來研究應當考慮多種因素之間的互動關系。例如,分析中國銀行業高管薪酬對銀行風險的影響需要考慮政府與國有銀行之間的特殊關系。第二,風險治理機制作為覆蓋銀行全行范圍的運行機制,其有效運作絕非僅僅依賴風險管理部門的“單槍匹馬”,而更依托銀行從上至下的通力合作。從這一角度看,僅依靠公司金融的理論,難以提出較好的經濟學解釋。從風險管理的實際操作看,風控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溝通是至關重要的,沒有良好的溝通,風控部門無法及時察覺業務中出現的風險;另一方面,健康風險文化的形成同樣依賴于全行的協調統一,從最高層的董事和高管人員開始對風險文化進行定調,到良好的溝通機制保證第一線的業務部門能時刻保持風險警覺的心態,這些環節能否良好運行都會對銀行風險承擔產生影響。目前研究對以上問題涉及非常少,未來研究者可以用組織行為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理論作為支撐進行深入研究。

作者:田雨 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18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午夜精品理论片| 男女下面一进一出无遮挡se|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 李丽莎1分37钞视频最大尺度|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 1313mm禁片视频| 坤廷play水管|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观看 | 无翼乌无遮挡h肉挤奶百合| 五月婷婷丁香色|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人与禽交zozo|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四虎.com官网| 蜜桃麻豆WWW久久囤产精品| 国产日产久久高清欧美一区| 131的美女午夜爱爱爽爽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а√天堂资源8在线官网在线| 我和岳乱妇三级高清电影| 久久免费视频一区| 最新电影天堂快影eeuss |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国产婷婷|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91偷偷久久做嫩草电影院|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玩| 一二三区在线视频| 成人动漫视频在线|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九色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男人激烈吮乳吃奶视频免费| 免费网站看av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