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布局債券指數基金預防分化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8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呈現新的格局:信用風險違約暴露不斷加劇,資本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不盡如人意,整個社會的風險偏好在逐步降低。而固定收益市場則與歷年截然不同。一般情況下,如果出現債券牛市,那么利率債和信用債品種幾乎是普漲,而2018年的債券慢牛卻是利率債確定性上漲,信用品種漲跌不一,跌的多,漲的少,這種分化格局的出現,是當前債券市場的必然,也是我國債券市場逐步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利率債慢牛下的債券基金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利率債慢牛,還是信用債漲跌不一,整體來看2018年債券市場表現還是比較引人關注的。受益于此,2018年的債券基金市場可謂是“量價齊升”。
據銀河證券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截至11月21日,全市場有數據可查的861只債券基金,它們2018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為4.06%,其中不少產品收益率更是超過10%,遠超同期貨幣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等,其中布局利率債的基金整體表現突出,平均收益率超過5%,信用債雖然表現沒有利率債那么好,但是布局信用債的基金平均收益率也維持在3.5%左右。就當前經濟基本面來看,對債券市場依然有利。當前市場流動性充裕,資金利率持續低位,銀行間質押式回購7天加權利率與3年期國開債收益率間仍有一定的利差保護。在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資產端債券配置價值仍然比較高。特別是政策性金融債期限利差處于歷史高位,配置價值凸顯。債券指數基金成了新熱點對于2019年債市行情,債券慢牛或有望持續,但是不可否認,信用債仍然存在信用風險,而且目前信用債也“買無可買”,未來不排除信用市場風險繼續出清的可能。那么就目前來看,整個債券市場或有望慢牛繼續,但也不排除分化的可能。特別是由于很多個人投資者資金量有限,在債券選擇上也很難做到分散化投資。這種局面對于很多關注債市的投資者來說,直接加大了投資風險。因為使用指數基金的方式進行債市布局,成為近期債券市場的新熱點。
例如,有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以來,工銀瑞信、農銀匯理、華安、匯添富等多家基金公司紛紛申報各類債券指數基金。具體來看,12月1日至7日,證監會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已接收8只此類產品的申報材料,包括農銀匯理中債5-10年農發行債券指數基金、工銀瑞信中債3-5年國開行債券指數基金、匯添富中債1-3年農發行債券指數基金、匯添富中債1-3年國開行債券指數基金、中銀中債1-3年期國開債指數基金、建信中債3-5年國開行債券指數基金、中銀CFETS-BOC政策性金融債交易指數基金、華安中債1-3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基金。此前,僅11月30日一天,證監會就接收了4只此類產品的申報。除了扎堆申報外,還有不少公司的債券型指數基金已在發行中。如博時正在發行中債3-5年進出口行債券指數基金,華富正在發行中證5年恒定久期國開債指數基金,而海富通正在發行首只上清所指數基金海富通上海清算所中高等級短期融資券指數基金。甚至,不少基金公司已將發展債券指數產品作為未來公司的一項重要發展戰略。債券指數基金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風險偏好較低催生指數熱經過2018年的洗禮,不得不承認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在降低。隨著資管行業凈值化轉型、打破剛性兌付的大趨勢推進,投資者更加偏好低風險的投資產品。而債券指數基金,既能布局債市,又可以做到分散投資,進而成為市場青睞的新熱點。相對來說,單個投資人或資金體量較小的投資者,直接在市場上投資債券,很難做到風險分散,也很難做到完全復制指數。
而跟蹤某一期限利率債的指數基金,則相對來說風險更加分散,并且可以做到在盡量低的成本下復制指數。同時,債券指數基金相對于普通開放式債券基金,它費率更低、成本更小、透明度更高、分散化投資的優勢更加明顯,因此被不少投資者認為是良好的投資選擇。例如,博時基金推出的博時中債1-3政金債指數基金,就通過緊密跟蹤中債的同期限指數,來分散投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3家政策性銀行發行的政策性金融債,在追求收益的同時,又能相對保證資金的穩健。同時,這只基金也是市場上第一只追蹤中債1-3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的基金產品,它采用復利再投資的方式,可長期增厚收益。與博時中債1-3政金債指數基金相同,目前市場上新推出的債券指數基金多是選擇跟蹤中債1-3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中債1-3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涵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3家推出的1-3年政策性金融債券。這3家銀行政策性金融債,有中央財政擔保,信用評級高、體量大、流動性好,被業內稱為“準國債”,是頗為優秀的債券指數基金投資標的。事實上,自2018年以來,中債1-3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也表現不錯,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19日,中債1-3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增長率高達6.08%
作者:張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