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本科會計實踐教學的缺陷及應對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原因分析
(一)實踐教學目標存在偏差很多高校將掌握會計基本操作技能作為實踐教學的最主要目標,在設計實踐教學體系時,反復演練數字書寫、分錄編制、賬戶開設、填制憑證、成本計算、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技能,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職業判斷能力、財務綜合決策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等更為重要的綜合素質。應用型人才不應僅僅體現在更快地適應工作崗位,而更應該做到面對未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能有判斷分析能力、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在會計工作中走的更遠,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重“硬件”配置,輕“軟件”投人為了招生、通過評估等目的,很多高校在實驗室建設等硬件方面投人了高額經費,如建筑實驗大樓、購買實驗設備和器材,實驗桌椅等。但是對與實踐教學相關的“軟件”則投人很少。
1.實踐教學體系研究投人少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依然是沿用十幾年前的模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依然停留在專業操作技能層面,對于實踐教學模式、實驗課程開發和設日研究太少,導致實驗室、實驗設備等硬件不能充分利用,成了擺設,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2.提高教師實踐能力方面投人少由于教師自身實踐經驗的不足,實踐能力弱使得他們在教學上偏重于理論傳授,致使實踐教學在高校人才培養中成為一個薄弱環節。為此,許多高校都對教師提出了提高實踐教學能力的要求,但大多只停留在一般的號召上,缺乏系統、長效的規劃,舍不得投人,教師常常在專業理論課教學和科研任務的重壓下,對實踐教學任務多處于應付狀態,實踐教學能力難以真正提高。
3.產學研合作教育缺乏主動性、投人少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優勢眾所周知,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許多高校對產學研合作教育缺乏主動性、缺少投人。高校沒有主動積極地宣傳和推銷自己的教育教學改革,企業不了解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在這種情況下,許多高校的領導和教師抱怨,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很難,企業不配合,似乎企業也應和高校一樣把人才培養作為日常工作的重點。事實上,企業對培養人才的責任與高校并不等同,因此要求企業對待產學研合作教育與高校有同樣的熱情是不切實際的。國外開展合作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利益驅動機制非常強烈,在合作教育中,盡量做到對學生自身、對學校、對企業、對社會都有益,實現多方共贏。
(一)樹立正確的目標,完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會計實踐教學目標不能僅僅滿足于學生嚴格按照會計原理和現行會計準則進行技能實踐訓練,應當加強旨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創新性的能力訓練,增加稅務、財管、審計等相關學科知識的訓練,拓寬實踐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圍繞應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將實踐教學的具體內容按照一定的能力層次,明確每一階段的實踐教學目標,綜合運用校內實習、第二課堂教學、知識競賽、校外實踐、科研立項以及創業就業等各環節以達成目標的實現。當然,各個環節的運用并不是簡單累加,需要分清主次,互相協調,環環相扣,從而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形成應用型本科教育會計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二)建立有效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機制一份試卷加一份標準答案就可以完成理論課的考核,而學生答完的考卷直接可以作為分析評價的依據。相比之下,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就沒那么簡單了,實踐教學在考核的內容上,要重視會計工作過程的評價,注重職業判斷能力、綜合素質的評價;在考核的標準上,要盡量與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接軌,促進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在考核的方式上,要摒棄結果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在考核的形式上,可通過技能操作、小論文、口試、技能大賽等多種形式進行。校外實習階段的評價與考核不同于在校內實訓課程的考核,其評價主體應該是校企雙方,只有雙方共同參與評價標準的制定,共同參與評價過程的實施,才能保證評價與考核的科學性。學校應專「〕建立會計類專業校外實習及考核制度,指定校外實習巡查教師,從學生到單位實習開始不定期進行巡查并考核。最終學生的實習成績由個人評定、實習單位考核、巡查教師考核進行綜合評定。
(三)加大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投人應用型本科院校應以市場為導向,積極開展校企合作,靈活主動利用各種機會將本校的學生推向市場。如利用地理位置等優勢到附近的大型超市、旅游景點等場所讓學生做兼職“收銀員”、“倉庫盤點員”等,積極開展與區域內企業的合作與交流,采用多種形式,開辟更多的校企合作渠道。應充分利用老師、家長和已畢業學生三方的力量共同促進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目前,許多高校的會計教師結識企業的財務總監、財務經理等會計人員,學校可激勵教師利用自身資源與企業簽訂合同,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但如果實習學生較多,單靠這種辦法解決不了問題,還要充分發揮家長和已畢業學生的力量,利用家長豐富的社會資源,擴大學校的實踐教學基地,拓展實踐的地理空間范圍,利用本校已畢業并已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資源,發起畢業生回饋母校的行動。此外,還要充分考慮企業的需要,如對一般的企業而言,月末、月初報賬較忙,這個時候不希望外人干擾,學校就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安排學生去實習,而對于財務咨詢公司、記賬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這類公司而言,這個時候卻是他們最需要人手的時候。所以會計系應在每學期同合作企業共同商議擬定學生實習計劃,就實習崗位、實習時間及實習人數與企業充分協商,分期分批地安排學生頂崗實習。
(四)建設一支實踐能力強的指導教師隊伍指導教師要勝任會計實踐教學工作,必須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鑒于此,高校應該建立長期的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的戰略規劃。一方面,可以安排教師到合作企業掛職鍛煉,既能夠加強企業對實習學生的管理,又能夠豐富自己的實踐知識,使自己的實務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可以聘請企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會計專家到學校進行講座、現場指導,提高任課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到企業去講學,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理論水平,實現校企雙方的互助雙贏。
作者:初國清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會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