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國對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近幾年中國貿易經濟的不斷攀升,其規模已經躍居世界前列。而在當今世界經濟多元化的發展模式下,世界各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金融危機頻發,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全球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危機,以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接連不斷地發生,已經明顯反映出當今全球金融格局的混亂。就目前的國際金融格局先做出簡要的分析,再就中國對此的調整政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
中國對策;國際金融;金融格局;經濟全球化;金融危機
1世界經濟格局和全球治理的變化
1.1背景分析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由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接連不斷地爆發開始,直到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表明了金融危機已經從發展中國家及落后地區蔓延至發達國家及聯盟。而二戰后的美國,由于其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奠定了自己世界金融霸主的位置。然而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其在國際上的金融實力逐漸下降,但仍不改美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地位。歐洲方面,由于其社會福利政策及各項軍費的高成本開支,久而久之造成了因負債而引發的經濟受創。日本在二戰后的崛起,各類進出口為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爆發,以及其經濟泡沫的破裂,日本各項出口行業面臨巨大的萎縮,其后日本經濟長期負增長的發展模式給日本經濟帶來不斷地沖擊,造成了至今仍未完全恢復的災難。與發達國家及聯盟相反的發展中國家,他們在持續的金融危機中受創較小,且呈現出一種不斷攀升的趨勢,在由金融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格局的調整下,各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其經濟實力規模的擴大,使其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地位逐漸上升。
1.2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由于世界經濟化的發展趨勢,發展中國家在面臨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下,難以做到不受其影響。但介于其金融體系未全面開放,使其受到的金融沖擊較小,且在全球發達國家大范圍受創的情況下,新興經濟呈現逐漸崛起的趨勢,特別是以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組成的“金磚四國”,迅速壯大起來,也就加大了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根據英國《銀行家》書刊2011年的世界銀行品牌500強報告,金磚國家銀行品牌均有所提升,其中中國工商銀行品牌排名全球第八,中國建設銀行也躋身前十名。同時,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BancoBradesco)品牌排名第六,巴西第二大銀行伊塔銀行也從第25位躍居至第11位。由表1所示:金磚四國在IMF和世界投票權中的占比,也相應得到了提升。金磚四國在國際金融中的地位不斷攀升,其經濟實力不斷壯大,由表1可見,其GDP在世界各國間的排名也逐漸上升,向發達國家靠攏,對其在國際地位上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在金磚四國的崛起過程中,不但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話語權得到了提升,隨著其不斷壯大,經濟實力也在不斷地攀升中。由于在次貸危機爆發后,全球對美元的信心開始不斷下降,美元的國際地位受到了動搖,因此,各種貨幣在全球儲備貨幣中占比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也是國際金融格局調整變化中的一項重要指標見圖1。
2中國對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對策分析
2.1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如今的中國已經迅速崛起,其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在世界上已排名前列,其對世界的經濟影響力也逐漸擴大,是全球經濟的主要部分之一。因此,在我國的金融政策上,應大力推進對外政策,實現國際金融貿易政策的踐行,以此來擴大其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影響力。同時,也促進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實現雙向發展。
2.2強化創新意識在全球經濟化發展的背景下,國內外的競爭壓力日益倍增,要想在其強大的競爭壓力下生存發展,必須強化企業的創新意識。只有將中國制造轉變成中國設計,才能使中國發展邁向新一步臺階。強化創新意識,不僅僅是技術的創新,也是思維的創新、管理理念和營銷方式的創新,只有跟上時代潮流的步伐,才能做到在壓力中生存,競爭中發展。
2.3整合金融體系,穩定金融發展中國近幾年的迅速壯大,是其對外政策和經濟、國力水平提高的表現,面對動蕩的全球經濟格局,應當首先調整好金融政策,吸取發達國家經濟危機的教訓,穩中求勝,加強中國經濟的建設。
3結語
全球范圍內的經濟金融危機的頻發,明顯反映了現如今的世界金融結構的諸多短處,在較為混亂的國際金融格局下,中國應盡快制定出國內外的經濟調整的方針政策,對經濟危機作出防范,并借此在國際金融地位上迅速提升,擴大經濟金融規模,抓緊機會,奠定大國地位。
參考文獻:
[1]王宇,郭新強,干春暉.關于金融集聚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理論研究———基于動態隨機一般均衡系統和消息沖擊的視角[J].經濟學(季刊),2015(1):331-350.
[2]金洪飛,李向陽,林心怡.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基于面板數據的經驗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12(10):55-67.
作者:林小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