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允價值計量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經歷了曲折反復的過程,1997年我國會計準則中首次提出公允價值,但實際應用卻差強人意,出現了企業利用政策漏洞任意操作利潤的不良現象。2001年財政部重新修訂具體會計準則時,吸取經驗教訓,回避了公允價值計量。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了《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公允價值計量被重新引入,該準則對公允價值定義為:“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的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新會計準則在借鑒了國際會計準則并結合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做出規定,新會計準則對投資性房地產提供了成本模式與公允價值模式兩種可選擇的計量模式、對金融工具要求以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對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業合并等交易或事項也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公允價值計量的運用從理論上來說,能夠更加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經濟實質,更加真實、公允、可靠地揭示企業資產和負債的市場價值變化。同時,公允價值計量的運用也會加大企業財務的波動性,有可能導致經濟周期的影響更為明顯。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將公允價值計量推向了風口浪尖,但從本質上說,會計準則僅僅是一種信息披露的方式,改變衡量準則并不能改變經濟運行的實質。
2.1公允價值計量對資產負債表中的比例統計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我國四大國有銀行近六年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占資產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0.00%、8.92%、7.39%、7.06%、7.39%,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負債占負債總額的比重分別為0.85%、0.66%、0.36%、1.00%、1.03%。同時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比重較高時,當年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負債也會偏高,2008年至2011年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負債高于其他兩個國有銀行,2011年以后,工商銀行大量購入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其比重高于當年其他三大行,與此同時,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負債比重也明顯高于其他銀行。從數據分項明細可以看出,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負債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比重較大,近幾年的平均比重在5%至8%波動,2008年的平均比重高達7.87%,金融危機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總額的比重逐年下降。其次是交易性金融資產,2008年到2012年的平均占比均不超過1%,2013年工行、建行、農行開始大量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衍生金融資產和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負債,相對占比較低。
2.2公允價值計量對利潤的影響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或負債,其公允價值的變動對商業銀行利潤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項目的披露來反映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反映了交易性金融資產或負債和衍生金融工具等項目的公允價值變動對商業銀行利潤的影響。公允價值損益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營業利潤的影響并不是很明顯,2008年至2013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營業利潤的影響分別為:0.33%、-0.83%、0.63%、0.53%、0.63%、-0.14%。雖然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銀行營業利潤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經常會出現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尤其是中國銀行在2009年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高達9244百萬元,對當年營業利潤的影響為-8.36%。從該數據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金融資產的投資能力較弱,風險控制能力有待加強。2.3公允價值計量對所有者權益表的影響我國新會計準則規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因此,公允價值計量對所有者權益表的影響主要體現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四大國有銀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對其資本公積的影響較大,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利影響。中國農業銀行2009年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為-13146百萬元,而當年其披露的資本公積只有4624百萬元,可見由于金融危機的原因,外部投資失敗對其當年的業績影響較大。我們也不難發現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中所占比例較高,其對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影響也較大,對該資產的投資管理應引起企業管理者及相關監管部門的高度的重視。
3.對商業銀行運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建議
公允價值計量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維護產權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途徑,它代表了會計計量體系變革的總體趨勢。從準確、公允、客觀的反映并計量企業財務狀況的角度來說,取消公允價值,采用歷史成本計量模式是不現實的。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是我國商業銀行提高信息質量增強經營能力以及與國際接軌的必然選擇。我們要充分考慮公允價值計量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并有針對性地詳細制定科學的方案,使公允價值計量在上市商業銀行乃至整個國民經濟中發揮積極作用,促進整個國民經濟體系的平衡快速發展。
3.1構建完善的銀行會計系統,及時更新會計信息采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記錄,需要大量的經濟數據和估值模型的技術支撐,在已有的會計準則基礎上,逐步建立健全并完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把貨幣的時間價值、企業風險等各種影響參數考慮進去,以便更準確、公允的核算銀行財務狀況,并為利益相關者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及時更新會計信息,并積極與國際會計信息接軌,以獲取更精確的會計技術的支持,為公允價值的計量構筑良好的環境。
3.2健全信息披露體制,加強銀行監管力度就目前來說,公允價值信息應至少披露以下內容:每一資產負債項目公允價值獲取所采用的具體方法及原因;在確定采用某種公允價值獲取方法后,應列示影響該方法使用的重要因素的具體情況;重大重估差異及其成因對一些公允價值與其賬面成本差異較大的項目,應重點說明其影響及形成的環境和原因。嚴謹清晰的信息披露是提高公允價值計量準確性與安全性的有力手段,但同時也應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對信息披露的來源予以詳細排查與確認。加強銀行監管力度亦是提高公允價值安全性的又一道保障,深入透徹地理解銀行的會計要素及其處理方法是進行非現場監管分析和風險評級的必要條件。提高商業銀行監管人員的監管水平,落實具體監管力度,拓寬監管范圍,注重監管系統的層級劃分,把監管工作落到實處。
3.3加強銀行內部控制,提高執業人員素質公允價值計量的實施雖蘊藏著巨大的機遇,卻也存在著眾多威脅金融安全的不穩定因素。我國商業銀行應積極學習并實施新會計準則,借鑒國際成熟的風險管理技術,加快構建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不僅要準確核算企業財務狀況,更應該加強對金融工具的控制和把握,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和職業素養,能夠根據市場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并公允反映該信息,減少從業人員的不正當操作,將風險降到最低。
4.結語
公允價值計量的優勢在于,它能及時反映發生因市場風險所產生的利得和損失以及因信用質量發生變動所產生的影響,能更加真實公允地反映商業銀行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而會減少金融不穩定性事件的發生及其嚴重性。雖然目前公允價值計量所涉及的重要概念以及許多實際重大問題還沒有得以完全解決,并且它的實施確實會對銀行業乃至整個金融體系產生重大影響和沖擊,但在當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陸續進行股份制改造并實施上市的大背景下,實行公允價值計量是大勢所趨,分析研究公允價值計量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與沖擊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總的來說,公允價值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只要我們在充分考慮到各種變量和不確定因素的同時,結合商業銀行實際情況,科學地設計改革方案,穩步推進公允價值計量,就能夠使實行公允價值計量的風險最小化,從而確保公允價值計量得到有效地實施。
作者:胡曉洲 楊娜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 華融湘江銀行香樟路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