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學徒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職院校采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推動職業教育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促進人才資源開發。新型的培養模式凸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指引了發展的方向。本文嘗試從教育理念、內涵、契機和渠道等四個方面探索現代學徒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學徒制;實踐作為
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堅持走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通過不斷的實踐與探索,在校企之間構建更多人才培養的契合點,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此種培養模式把握高職教育規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提升能力為目標,以助力就業為導向,推動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F代學徒制以高精尖技術技能為中心,培養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兼備的人才,發揮在生產實踐中常人與機器無法替代的獨特性。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體現以下問題:一方面,存在重技能培養輕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平衡現象;另一方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中教育內容、主體身份、時間地域、保障機制等差異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在新時代決勝全面小康、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位居立德樹人舞臺的中央,因此亟需探索現代學徒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方法、渠道和載體,實現精準對接、精準育人。
一、植入工匠精神,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工匠精神包含精業、尚德、創新的職業精神內涵,與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所倡導的價值導向不謀而合。高職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推動素質教育,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流人才。德是國家素質教育對人才的首要要求,并且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就是一流人才的必要條件。學生缺乏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品質,掌握再多的知識也無法成為優秀人才。現代學徒制實施雙導師制,學生同時具備學徒角色,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完成學生培養,增強了原本以輔導員為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輔導員、教師和師傅轉變教育思維,樹立立德樹人的理念,在養成職業技能的同時植入工匠精神,滲透德才并重的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走向職業崗位后,始終堅守健康的職業道德,適應市場的需要。將企業精神和文化融入學習環境,用企業標志來美化和布置課室,營造文化育人氛圍。在現代學徒制教學課堂中穿著企業制服或正裝,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企業精神、在耳濡目染中踐行企業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借助現代學徒制拜師儀式、勞模工匠座談會、專題報告會、校企結對共建活動等形式,學生近距離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與感染,接觸并感知榜樣的事跡和身邊的故事,在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的同時,不斷提升思想道德修養,成為德才兼備的綜合性人才。
二、加強生涯教育,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涵
新形勢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關鍵滿足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和期待是?,F代學徒制下學生已初步確定職業方向,認可企業文化,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做好了職業生涯規劃,也不等同于具備職業生涯適應力,其成長發展的需要和期待需要挖掘。通過雙導師的一對一輔導和精準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全面分析企業用人制度和人才儲備政策,有利于學生認清行業形勢,找準個人定位,制訂科學合理的規劃,加強個人生涯發展的管理。借助生涯人物訪談、行業調研、企業實訓實踐、生涯體驗等渠道進行職場體驗和職業認知探索,在雙導師的幫扶指導下,落實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的行動計劃。
三、立足崗位實踐,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契機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專業學習和技能實踐交替進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機對于落實教育效果具有關鍵意義。除了用好課堂教育的主渠道,更需要把握課堂以外的教育途徑,使兩者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實場景,在實訓實踐過程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鞏固實踐成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通過召開紀律強化會議,培養學生誠信的品質,樹立社會契約精神,加強對違約學生管理,提高違約成本,督促學生履行協議職責。組織學生參加行業協會的社會實踐服務活動,在實踐中培養社會責任擔當,增強職業技能,塑造職業精神。面對實習實訓中遭遇的突發事件或危機事件,把握契機教育的規律,加強學生危機教育,解決學生潛在危機和隱患,進一步推進安全協同發展。
四、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地域和時間,信息技術的使用將有效的突破此局限,有助于強化師生溝通與交流。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育人功能,通過整合和挖掘學生大數據,對不同學生群體的教育、管理和服務需求進行精準分析,為實施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決策依據,以大數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因勢而新、順勢而為。1.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呈現多維度學生畫像綜合學生個人檔案信息,建立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業薄弱、心理異常、行為異常等類型學生的信息檔案,為學生提供針對性及精細化的指導與服務。通過學生信息管理平臺,加深對學生的管理,引導學生珍惜學習機會,抓住機遇,不斷成長發展;在企業實習期間,定期匯報學習情況,提交實踐日志。暢通校企交流渠道,對學生思想和行為變化進行動態性捕捉與預警,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時性和預測性。2.充分利用新媒體資源,實現多元化知識輸入,提升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現代教育呈現開放性、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適應和營造學生交互參與的網絡環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中實現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利用專題影片、社區網站、學術論壇等資源構建線上社區,同時實現線下交流,就學生熱點問題引發共鳴。
參考文獻:
[1]陳榮榮.現代學徒制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異化與調控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1).
[2]張奇,張雪蓮.我國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的實踐方略探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03).
作者:馬佩佩 單位: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