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冰雪體育經濟發展前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09年2月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成功舉辦,不僅豐富了哈爾濱的冰雪文化生活,給黑龍江人及廣大的旅游者帶來了無限的樂趣,而且促進了黑龍江的冰雪體育經濟發展,使冬季旅游產業成為黑龍江省新興的支柱產業經濟。
一、哈爾濱大冬會凸顯黑龍江冰雪體育經濟資源優勢黑龍江是東北旅游大省,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各種冰雪旅游、森林旅游、民俗旅游、少數民族特色旅游、夏季避暑旅游、邊境旅游、富有北方特色的登山生態游等旅游經濟資源極具吸引力,其中冰雪體育旅游等旅游產品在國內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這些旅游資源急待轉化成一流的旅游經濟產品,使旅游產業經濟成為黑龍江省的新興的支柱產業經濟[1]。黑龍江是新中國最早開展冰雪運動的地區。黑龍江以其優良的冰雪生態環境為基礎,推出了“神州北極”冰雪游、小興安嶺“林海雪原”游、“華夏東極”冰雪游、火山邊境冰雪游等多條冬季旅游精品線路,充分體現了黑龍江省冰雪風光、冰雪藝術、冰雪文化、冰雪娛樂和冰雪民俗精粹。哈爾濱打造了一年一度的冰雪大世界、雪雕博覽會、冰燈游園會等各具特色的三大冰雪主題公園,已經成為享譽中外的世界級冰雪旅游產品。據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調查數據,2010年黑龍江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均創歷史新高,共接待國內旅游人數782.4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52.14億元人民幣,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0.3%和28.7%;接待入境旅游者13230人次,旅游創匯503.90424萬美元。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于2009年2月18日在哈爾濱成功舉行,這是我國繼北京奧運會后舉辦的又一次綜合性國際體育賽事。哈爾濱作為中國冰雪運動的重要基地,成功舉辦大冬會讓世界關注中國,讓世界了解哈爾濱。成功舉辦大冬會,不僅豐富了哈爾濱的冰雪文化生活,給黑龍江人及廣大的旅游者帶來了無限的樂趣;而且促進了黑龍江的冰雪體育經濟,使冬季旅游產業成為黑龍江省新興的支柱產業經濟。哈爾濱大冬會凸顯出黑龍江冰雪體育經濟資源優勢,也推動了滑雪等冰雪體育旅游消費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在滑雪場過夜,體驗滑雪度假的樂趣。冰雪體育旅游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2010年春節在亞布力度假區的南方游客占到了80%以上;商務游、家庭游、自助游的游客比重不斷增加;旅游需求和出游方式更加個性化,如直接與滑雪場預訂及網上預訂等。黑龍江省連續多年舉辦的黑龍江國際滑雪節和哈爾濱冰雪節,使黑龍江的“中國滑雪旅游勝地”、“世界冰雪旅游名都”旅游形象與知名度不斷提升,為黑龍江冬季旅游擴大了市場[2]。
二、促進黑龍江冰雪體育經濟有利于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黑龍江省已經成為全國春節黃金周旅游最熱的省份之一,冰雪旅游業已經成為黑龍江省發展速度最快、關聯帶動作用較強、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冰雪體育旅游作為無形產品可以拓寬居民的消費領域,引導人們改變傳統的消費結構,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教育、健康、審美等發展需求,有利于調整和優化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增加國家和地方的收入。加快發展黑龍江冰雪體育旅游市場的意義在于:
第一,冰雪體育旅游產業可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冰雪體育旅游屬綜合性的服務行業,以提供勞務服務商品為主,滿足旅游者在冰雪體育旅游活動過程中的多方面要求,因而可以吸收多方面的勞動力就業。
第二,發展冰雪體育旅游產業可擴大國際交流,促進經濟發展[3]。通過冰雪體育旅游活動,可使外國游客在黑龍江旅游期間,更加深入地了解黑龍江省的省情及有關經濟政策,可以極大地改善投資環境,為外國人來黑龍江省投資經商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2009年的哈爾濱世界大冬會不僅在賽期擴大了國際交流,而且促進了黑龍江冰雪體育旅游經濟的中長期發展。
第三,發展冰雪體育旅游產業可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冰雪體育旅游的關聯帶動功能比較強,開展冰雪體育旅游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帶動冰雪體育用品、交通運輸、食宿服務、商業服務、郵電通訊、建筑、金融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黑龍江冰雪體育經濟應理性適應市場需求的對策黑龍江在“十二五”期間開發冰雪體育經濟市場的主要目標是:充分發揮生態環境良好的優勢,突出冰雪、生態、邊境優勢,以品牌建設為重點,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大力發展旅游產業,開發建設具有國際化、地域性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旅游精品。到2015年,冰雪、濕地風情、五大連池等北國風光特色旅游成為國際知名品牌,突出北國風光特色,建設國際滑雪旅游勝地和避暑休閑度假勝地,完善冰雪旅游、生態旅游、邊境旅游三大旅游體系,把旅游業培育成為黑龍江的重要支柱產業。實現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經濟大省轉變,旅游業總收入達到15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左右。黑龍江冰雪體育經濟的發展應理性適應市場需求:
(一)創造繁榮冰雪文化的“軟”、“硬”兩套環境要利用成功舉辦大冬會的優勢資源,建立健全冰雪市場體系。應進一步以哈爾濱冰雪節組委會為主體,成立冰雪文化開發委員會。同時成立冰雪文化開發學術團體或研究機構,以便能廣泛吸收冰雪文化專家、學者及愛好者,定期開展國內外冰雪文化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使冰雪文化開發得到及時的總結,更好地運籌冰雪文化未來的發展,成為冰雪文化科學決策的智囊團。應促進冰雪文化開發實體盡快壯大,使之成為融冰雪文化開發、冰雪運動開發及冰雪經貿開發為一體的跨行業、跨部門的企業集團,全方位促進冰雪文化、經濟的協同開發。
(二)實施冰雪文化開發總體規劃與各基層詳細規劃兩類規劃要把規劃納入到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之中,同時要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發揮各級政府和廣大社會民眾、企業的積極性,促進冰雪文化、冰雪運動、冰雪經貿及冰雪旅游的全面深入發展。鼓勵冰雪文化人才成長,加強理論研究和國際交流,使冰雪文化開發不斷向深度、廣度推進,向高級化拓展。要加強冰雪文化開發的硬件建設,創造更多的冰雪文化活動場所,協同城市規劃、建設,結合冬奧會的申辦、舉辦,搞好冰雪文化活動中心等冰雪文化開發活動系列設施建設。
(三)注重開發冰雪體育競技與民眾休閑娛樂兩大市場要培育大眾冰雪體育市場,在保證大眾體育消費的同時,使冰雪體育文化逐步進入市場。應通過開放以往比賽訓練封閉的大門,把比賽和訓練變成具有旅游觀賞的重要市場,還體育比賽訓練本來的觀賞價值。隨著人們對冰雪旅游興趣的高漲,未來的冰雪旅游消費主流必然是大眾化的,而大眾化消費市場的開發往往是潛移默化的,要依靠市場化運作發展壯大黑龍江的冰雪旅游文化,使大眾化冰雪體育市場逐步進入有償經濟收入的市場。使更多有冰雪體育消費能力的人們參與到冰雪體育運動中,從而拉動內需、帶動消費,促進經濟發展。
(四)同步擴大學校體育教育與社會體育活動兩大群體當前黑龍江冰雪體育運動開發中存在的不足是,哈爾濱全市現有公益性滑冰場地40余處[4],有的市區尚沒有大型滑冰場。全市幾千所學校只有大小不等的滑冰場400余個,許多學生無法上冰進行體育活動。從哈爾濱市群眾性滑雪運動條件看,缺乏公益性滑雪場和滑冰場,難以滿足哈爾濱全市幾百萬人的冬季冰雪體育健身娛樂需要。冰雪資源有著明顯的季節性和周期性,對場地的要求有著特殊性。學校、社會都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進一步開發冰場功能,大中小學校要從冰雪運動的實際性出發,不斷開發、擴大、利用冰場的條件,廣泛開展冰雪運動。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培養人們積極參加健身的意識。充分挖掘冰雪場地的開發和利用,提高冰雪運動的吸引力,讓更多的人有條件、有興趣親近自然和參與到季節性運動中來。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從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目標著想,為更多的大中小學生無償提供觀看體育比賽、參與冰雪運動的機會,讓更多的大中小學生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讓更多的人從小就親近冰雪運動,領略冰雪運動的魅力,為冰雪運動普及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從消費層次看,冰雪健身娛樂的經營單位要根據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收入水平的體育消費者的興趣愛好,開發出不同層次的滑冰、滑雪、冰撬等休閑健身娛樂項目,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體育消費的需求。
(五)打造黑龍江冰雪體育旅游的整體性形象與個性化品牌兩種精品要加強與發達國家和國內發達地區的經貿合作,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創新技術,開發冰雪旅游的特色精品,打造和傳播黑龍江世界冰雪名都的品牌形象。應借鑒國內外冰雪文的經驗和教訓,完善和強化城市冰雪文發。冰雪文化已成為與自然、經濟和社會為一體的綜合文化,要通過滑雪旅游產業質的提升,促進現有滑雪場地的改造和新建設,對亞布力、吉華、二龍山等重點骨干進行提檔升級,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同時資新建起點高、與國際標準滑雪場接軌的雪場,盡快完成滑雪產業由單純數量擴張規模檔次、集約化經營的轉變,按照高、中雪場的合理比例加強滑雪場建設。要通冰雪旅游提高廣大群眾對冰雪運動的關注強參與性,促進冰雪旅游與冰雪體育的結泛開展“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促進冰活動的普及。要進一步提高接待大型國的能力,加強對賓館、旅游景區服務人員培訓。要注意體育場館和運動場地的合理縮小地區差別,使冰雪體育旅游成為黑龍有地方特色、最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