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場經濟需求增強教育有效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職工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各類人才,促進經濟建設的發展。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搞好職工教育,切實提高職工教育質量,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箱要,這是擺在職工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本文就這個問題談些粗淺看法.
一、當前職工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職工教育圍繞“面向企業,面向生產,為提高經濟效益和兩個文明服務”的指導思想,積極開展多類型、多形式的職工培訓,提高了廣大職工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職工教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間題和薄弱環節,特別是職工教育的質量,還遠遠適應不了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些單位對職工教育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未把這項工作擺上應有的位置。黨和國家雖然多次發出指示,十分強調發展職工教育,而一部分領導者中卻仍存在輕視職工教育的觀念.他們把提高物質產品的質量,擴大企業生產能力,看作“硬任務”,對于職工教育則視為遠水不解近渴的軟指標。他們不了解即使生產設備再現代化,如果沒有相應技術水平的熟練勞動者、是絕對無法生產出具有競爭能力的優質產品的。二是教育培訓內容脫離現實生活和工作實際。長期以來,培訓內容基本凝固不變,而且信息量小,與現實生產科研聯系不夠緊密,對工作指導性差。在培訓中忽視運用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分析和解決現實社會中的問題,存在著從理論到理論的現象。同時尚未形成一套適應不同層次、不同工作崗位特點的教材體系;教學內容主觀隨意性大,辦學單位不是根據各類干部、工人的工作實際需要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確定培訓課程,而是根據本單位的現有條件,有什么學科和師資就設什么課程。三是培訓方法不當,教法手段落后。其一,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職工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上,不管學員對內容消化與否,大容量強化輸入,學員參與程度低。考察學習效果忽視考察學員的能力,主要考“背功”。其二,教學手段跟不上時展步伐。不能積極利用電教設備等現代化手段進行職工培訓,仍然采用單一的、枯燥的教員講授的方式進行培訓,很難調動學員各種感宮的積極性,增強培訓的感染力。四是育人與用人相脫節,無法做到培訓與使用相結合。職工教育部門的職貴就是完成上級下達的培訓任務,至于職工培訓后的安排使用則是人事部門的事.職教部門比較注意完成培訓任務,常常忽視對職工在培訓期間的德才表現的認真考核,為使用人才提供依據。五是骨干得不到培養,其水平、積極性與年齡同步老化。一些重要崗位的生產骨干,由于工作忙等原因得不到培訓、進修,其素質提高不快,結果自生自滅,自然淘汰。而一些工作閑適或“深謀遠慮”的職工卻重復培訓,成了“學習代表”,有的學而無用,有的遠走高飛,造成了地勘單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極大浪費.
二、提高職工教育質量的基本思路•
當前職工教育質量不高,效果不佳的問題,已影響到職工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勢必導致職工教育流于形式,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進。
1.樹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需要的職工教育新觀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職工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做好職工教育工作,必須樹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念一是端正指導思想,職工教育要為經濟建設眼務,積極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二是服務宜寬不宜窄,樹立職工教育既要為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服務,也要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服務的觀念。三是樹立價值觀念。改變長期以來把職工教育當作消費性事業或公益性事業,忽視職工教育也能創造價值的舊觀念,注重職工教育的投入和產出,以追求職工教育的最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增強職工教育有效性必須遵循的原則。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和職工教育的特點,職工培訓應遵循四個原則:一是堅持以崗位培訓為主,技能培訓并重的原則.國家教委在《關于改革和發展成人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崗位培訓是成人教育的重點,是“重”中之“重”.因此,職工培訓不能象普通教育那樣,以文化基礎知識教育為主,而應針對不同崗位的需要,進行定向的崗位知識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解決育人與用人,培養與使用相脫節的問題,才能真正體現職工教育直接為生產建設、為企業經濟發展、為提高勞動者技能服務的原則。二是堅持以現場教學為主,定向輔導為輔的原則。職工培訓的任務主要是傳授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所以在抓學習、提高教學質量方面要貫徹現場教育這一基本原則,要明確樹立辦學為生產服務的思想,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發揮老師的示范作用和傳授功能。職工培訓在貫徹以現場教育為主的前提下,對堅持自學成才的職工及參加夜大函授學習的職工,教育部門應挑選一定的教師對這部分人員進行定向的學習輔導。三是建立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兼職教師為主體的職工培訓的教師隊伍。專職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支住,是培訓活動中的骨干,辦學要盡量依靠專職教師的力量,由他們承擔主要的教學任務.但是職工培訓要按行業工種辦學,要因崗設教。因此,在師資數量上及知識結構上要求比較戶泛.在舉辦各種培訓的過程中,一些課程或部分課程僅靠專職教師是不能完成的,有必要到社會其他單位聘任一定數量的工程技術人員兼任教學工作,以保證教學機制的正常運行。四是堅持以短期培訓為主,學歷教育為輔的原則。職工培訓的對象是在職職工。就學歷教育來說,周期長、見效慢、工學矛盾突出。職工培訓要適應企業生產之需要,進行以崗位技術為主的短、平、快培刃11。
3.把職工教育納入法制軌道,建立調動學與教兩者積極性的激勵機制。將職工教育納入法制軌道,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應當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確定職工接受培訓的權利和義務,將職工培訓和晉級、晉升聯系起來,把培訓的表現和成績作為晉級、晉升的條件之一凡在法定時間內,不參加培訓的職工或培訓期內成績不合格者,一律不準晉級、晉升,并貴令其重新參加培訓.培訓成績優秀者,在同等條件下應優先晉級、晉升,切實改變多年來存在的職工參加培訓與不參加培訓一個樣、培訓中學好與學差一個樣的狀況。將職工是否參加培訓,培訓中成績的好壞同職工的切身利益掛起鉤來.長期以來形成的“大鍋飯”、“鐵飯碗”,使辦學單位及其教職員工滋長了過分的安全感和依賴感,使之缺乏壓力和動力.只有引入競爭機制,才能激發辦學單位和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想方設法改進教學方法,改善眼務態度,促使其多辦班,辦好班。教員的職稱評聘和享受的各種待遇,應打破論資排輩的做法,積極開展教學評估活動,按教學質量評聘教員并享受相應的待遇。
4.堅持培訓和使用相結合的原則,妥替解決職校(干校)畢業生(結業生)的使用間題。職工學校(干校)畢業生(結業生)能不能得到合理的使用,是否干學統一,不僅是一個人事安排問題,而且是一個經濟向題。職工學校(干校)畢業生(結業生)不予利用或利用不合理,這是一種很大的浪費。因此,只有提高畢業生(結業生)的使用率,做到人盡其才、一視同仁,合理使甩畢業生(結業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使他們把學到的知識和本領及時運用到生產中去,才能使職工教育的經濟效益充分發揮出來。
5.加強電化教學的建設。電化教學的廣泛利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節省師資,減少消耗,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目前,教學方式已從單純的教師講述發展到綜合各種視聽設備、印刷物、實驗儀器在內的可供學生集體或個人學習的各種媒介的教學.這樣,一個教師可以教成千上萬的學生,一個學生又可以向許多教員學習.這從根本上擺脫了“手工業式”教學的束縛,真正成為充分發揮教師特長的集體事業.這種電化教學,聘請高質盆的教師講課,加上少部分教師的直接輔導,可以使教學質盆得到提高.同時,從經濟效果上考察,也是經濟的??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增強職工教育的有效性,是我們每一位職教工作者需要經常思考的問題.筆者提出上述五點想法,僅僅是自己的一孔之見,若能因拋磚而引玉,在同行中引起共鳴,即算為職工教育多少作了一點努力。大家都來拾柴,火焰必然會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