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士急救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非急診科護士急救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價值。方法:選擇5名成員,均為非急診可護士,1名為學術指導,負責問卷的審核工作;2名護理人員,工作責任是聯系專家;2名研究生,主要針對問卷的編制、分析、發放與整理。詢問專家,針對不足之處進行完善。結果:通過專家的意見協調程度根據肯德爾與諧系數、顯著性檢驗顯示表明專家意見統一,協調程度比較高。通過專家的建議進行相對應修改,臨床護理更改為護士專科護理,咨詢服務更改為教育指導能力。結論:對急診科護士急救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構建,專家對各個指標不僅一致性高,還有一定權威性與科學性,這對護士的培養與個人能力體現均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護士;非急診科;急救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前言
醫療護理技術持續性發展,對護士培養重視度也明顯提高;隨著近幾年患者對醫療護理要求的提高,提高護士專業能力,特別是護士的急救能力,這對患者治療與機體康復均有著積極影響[1]。本次針對非急診科護士急救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開展分析,從而為護士資格認證、能力評價與專科護士的培養提供有效依據,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5名成員,均為非急診科護士,1名為學術指導,負責問卷的審核工作;2名護理人員,工作責任是聯系專家;2名研究生,主要針對問卷的編制、分析、發放與整理。
1.2方法
以《實用專科護士叢書-康復科分冊》相關文獻為基礎,構建非急診科護士急救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雛形,并召開專家會議進行有效討論,從而對指標體系進行修改與完善,以患者的需求與臨床實際情況進行修正,從而制定初稿。專家循環問卷可分為四部分:①將研究目的、方法與背景進行介紹;②介紹專家的個人資歷,比如學歷、職務、工作年限以及年齡等;③非急診科護士急救能力評價指標咨詢表:邀請專家對指標進行合理的增加、修訂、刪除并提出建設性意見;④專家判定依據與熟悉度調查表:判定依據為:開展有效的理論分析、實踐經驗、參考其他文獻等方面。熟悉度可分為五個不同程度值,不熟悉、一般熟悉、比較熟悉、很熟悉以及非常熟悉。選擇咨詢專家資歷:工作年限超過10年;本科以上學歷;職稱在中級以上;工作積極性;從事護理管理、臨床護理以及教育、醫療方面的專家。專家咨詢:在實施調查前,先同相關專家取得聯系,獲得其同意,通過問卷與郵件的方式開展3次專家詢函,首次詢函后,對專家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整理,小組進行有效的討論后對指標再次進行糾正,從而形成第二次專家咨詢問卷,根據結果與指標篩選標準對指標實施完善與調整。通過專家詢函的反饋第二次結果,邀請專家對指標重要性實施賦值。專家權威性通過對此次研究熟悉度與依據進行決定。
1.3指標觀察
非急診科室護士急救能力評價專家咨詢結果與權重以及專家詢函肯德爾與諧系數、顯著性檢驗結果收集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ˉ±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非急診科室護士急救能力評價專家咨詢結果與權重
通過專家的建議進行相對應修改,臨床護理更改為護士專科護理,咨詢服務更改為教育指導能力。具體見表1。
2.2專家詢函肯德爾與諧系數、顯著性檢驗結果
通過專家的意見協調程度根據肯德爾與諧系數、顯著性檢驗顯示表明專家意見統一,協調程度比較高。具體見表2。
3討論
專家咨詢方法通過匿名的方式進行,對專家的意見實施歸納、分析與整理,通過多次詢函,從而獲得專家意見統一性,這也是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之一。此次研究通過Del-phi專家法步驟進行操作,通過多領域專家進行3次詢函,從而可發現:專家配合工作積極性高,而且專家權威性較高。這表明專家意見統一,協調程度比較高[2]。所以,構建非急診科護士急救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有一定科學性與可靠性。我國正處于老齡化形勢,加強對非急診科護理人員的急救能力的培訓,增強護士的專業能力,獲取資格認證與能力評價有著積極的影響[3]。此外,開展培訓還有助于提升護士的自評能力,認知到自我水平,從而改善學習積極性,提高個人專業水平能力。非急診科護士急救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中主要重視的患者機體康復護理,提高護士的專業能力發展與素質能力對患者的機體康復有一定輔助作用。總之護士不僅要具備實踐能力、還應提高護理管理能力,對護理質量有一定把控,對實際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完善。綜上所述對急診科護士急救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構建,專家對各個指標不僅一致性高,還有一定權威性與科學性,這對護士的培養與個人能力體現均有一定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敬軍.探討情景模擬練習在非急診護士急診急救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0):289.
[2]王利民,張艷利,于海俠,馮曉靜,程瑞年.開辦急診急救能力專題培訓班對規范化培訓委托培養類學員意義的探索與實踐[J].河北醫學,2017,23(09):1562-1565.
[3]張紹果,趙浚竹,楊輝,石美霞.非急診科護士臨床急救能力測評問卷的初步研制[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34):92-95.
作者:楊玲 單位: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