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產業與民營經濟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完善法律法規。
盡快研究、出臺規范民營旅游企業投資行為的具體地方性法規及實施細則,對實際執行中一些不按照規定擅自開發、突破限制性政策盲目建設、投資開發強度過大造成資源不可恢復性破壞、侵蝕公有資源、使用權不明確等行為做出明確界定,并確定嚴厲的處罰標準,使相關部門在對民營旅游企業進行資源開發行為監管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造成投資浪費和文物、環境的破壞。
2.加強監督管理。
嚴格實施項目開發評估制度。堅持“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對所開發的項目實行嚴格的資產評估、審批制度,科學地確定旅游景區的承載能力,運用行政的和經濟的手段控制旅客超量涌入景區,避免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同時,要確保項目開發在區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的框架指導下進行,堅決禁止違反規劃、僅憑個人興趣好惡亂開發等破壞資源的短期行為,切實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科學推進資源保護與利用。嚴格民營旅游企業“進入退出”。采用公開招標等公平競爭性手段吸納民營旅游企業進行景區開發,對中標企業進行深入調查,摸清實力底數,確保企業制度完善、有投資實力、社會責任感強的民營企業進入旅游產業。同時,要簽訂經營合同,約定投資數額、開發時限、建設內容和發展目標等內容,作為有效規范和制約民營旅游企業的依據,保證旅游景區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建立強有力的監督約束機制。對企業開發建設進行嚴格的監管,要精心謀劃,選擇優秀施工隊伍,嚴格施工監理,確保工程質量,注重細節,把每個項目做精,開發出獨具魅力的旅游精品。經營期間,要對生態環境實行定期監測,確保生態資源的可持續保護。
3.完善旅游配套功能建設。
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在對景區開發建設的同時,加強對交通、住宿、餐飲、文化娛樂等配套設施的建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對交通、環境治理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可采取政府主導、支持,企業參與、配合的方式來降低民企參與文化旅游產業的資金壓力。做好社會安全、緊急救援及旅游接待輔助設施建設,加強旅游人力資源管理,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服務。
4.規范民營旅游企業融資方式。
企業融資是企業成長的過程,也是企業走向規范化的過程。要引導民營企業在融資過程中,不斷促進企業走向規范化,通過企業規范化來提升企業融資能力。一是要提高民營企業對融資的認識,要看到融資不僅僅是到銀行貸款或是股權融資,還可以通過租賃、擔保、合作、購并等方式來達到融資目的。二是要重視融資過程,聘請經驗豐富、渠道廣泛的專業融資顧問對企業融資及資本的運用進行整體的策劃,充分考慮融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和解決方案。三要通過企業自身管理體制的完善來避免企業擴張過程中的經營風險,提高還本付息能力。
5.引導民營旅游企業提高組織與管理水平。
通過規范民營企業參與文化旅游產業的具體政策措施來促使民營企業從景區整體開發建設出發,既要考慮經濟效益,更要考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鼓勵企業走專業化、集團化道路,增強企業實力,打破多家企業分散建設、分散經營同一景區的狀況。通過對整個景區的統一規劃來提升企業組織與管理水平,以促進景區文化的統一、品牌效應的形成和文化旅游收入的增加,最終達到民營旅游經濟的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目的。
作者:崔沖李珊珊單位:河北省保定市雄縣科協河北省經濟信息中心宏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