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由貿易農產品貿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CAFTA農產品貿易效應測度分析
(一)中國角度自貿區自建立以來,區內貿易發展勢頭良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快速發展,本文選擇CAFTA進行研究。我國與東盟建立農產品合作關系之后,雙邊貿易都呈現增長趨勢,且互相依賴感日漸增強,但是,相比較而言,我國在進口方面要高于出口,貿易逆差較大。在CAFTA實施后,貿易結構互補格局逐漸成為主要發展趨勢,從資源配置角度來看,我國對東盟的農產品貿易逆差主要表現在進口國內稀少資源,滿足日益多元化需求[4]。測算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總體上來看,我國雖然進口增長速度快,但是,并沒有出現貿易轉移情況;且產生了明顯的貿易創造效應,促進我國從東盟農產品進口,效應將迎來高峰,并具有持久性。另一方面,重點產品較多,一般集中在植物油、薯類及水果等農產品上。例如:我國廣西、海南等省份與東盟自然條件極其符合,使得區域性產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
(二)東盟角度東盟作為亞太區成立最早、發展相對完善的地區性經濟集團,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貿易規模方面,東盟國家農業表現十分突出,其進出口額在世界排名分別為第五位和第二位,雖然,受到經濟危機影響,出現一段時間的下降,但是,其恢復能力較強,且在未來,東盟農產品出口將獲取較多貿易順差;在產品結構等方面,東盟農業資源豐富,主要出口植物油、蔬菜和水果,進口為畜產品、水產品等;在國別方面,美國、歐盟及中國等是東盟主要進口來源地,出口則主要針對日本、歐盟及美國[5]。測算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農產品總體效應方面,在CAFTA背景下,東盟進口迅速發展,且產生了良好的貿易創造效應,但是,并沒有出現貿易轉移效應,簡而言之,在區內貿易發展的同時,進口并沒有出現下降現象,究其根本,主要是受到東盟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的影響,使得區域內需增長,進口需求也隨之增加,且美國、歐盟等是東盟長久貿易伙伴,使得雙邊貿易更具穩定性。另一方面,重點產品方面,通過對東盟從我國進口的農產品測算結果分析可知,一般進口農產品表現出了貿易創造效應,與總量層面貿易效應分配模式具有一致性,其中蔬菜、水果及水產品在進口農產品中占比較高,且創造效應良好[5]。綜上所述,東盟與我國在自由貿易過程中,創造了供應目標,我國在此過程中獲得了一定的出口效益,突出表現在水果和蔬菜兩方面,但是,相比較而言,東盟獲得的效應更高,立足于農產品貿易角度,CAFTA對東盟產生的積極作用更為明顯。
二、促進我國農產品貿易發展的有效對策
(一)深度理解FTA戰略,積極參與自貿區發展誠然,自貿區在建立時,要結合國家政治、外交等因素,但是,其最終基點仍然以制度化手段促進區域內經濟發展。自貿區建立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并嚴格按照經濟發展的規律。因此,在制定自貿區政策過程中,不能夠盲目實施戰略,要以實際情況為主,在選擇貿易伙伴時,應該優先選擇能夠與我國實現貿易結構互補的國家,并給予適當開放的空間。另外,針對明確利益目標確定的敏感產品,或者國內需求量較大而不生產的產品,應該給予優先權,爭取更多時間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和優化,從而降低經濟損失[6]。
(二)謹慎處理農業問題,側重靈活與有效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貿區談判、建設的敏感點,突出其特殊性成為自貿區戰略關注的關鍵。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農業基礎相對薄弱,是弱勢產業。因此,在自貿區協定時,應立足于我國實際情況,理性、客觀判斷農業在自貿區的優劣勢,盡可能爭取更多過渡期,并利用這段時間進行政策及產業等方面的調整,以此來更好地參與自貿區發展,另外,也能夠給予農業生產者足夠的時間,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確保自身利益不受侵害。在實際談判過程中,應優先對農業利益得失進行討論,了解和掌握自貿區對農業發展的影響,一旦發現我國農業、產品及農民利益受到侵害的情況,應該拒絕談判。通過謹慎處理農業問題,不僅能夠有效保障我國農業穩定發展,還能夠避免我國利益受到侵害。
(三)深入分析和研究,提供政策依據自貿區談判作為一項具體、復雜性工作,具有明顯的戰略、技術等特性,在國家自貿區戰略框架建立過程中,確定談判路線,積極推進農業發展十分重要。我國自貿區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參與自貿區產生的經濟效益及對產業的影響,研究力度還不夠,不能夠為我國提供更好的支持。因此,我國應加強對這方面的研究力度,并積極學習國家先進研究方法,進行有效的評估,為我國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發展提供一定支持和指導。
(四)完善產業補償體制,保障國內敏感產業在爭取到過渡期時,政府要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弱勢產業一定的支持,并對受到損害的產業在合理范圍內給予相應的補償。通過政策、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不僅能夠提高弱勢產業的競爭力,還能夠實現資源優化重組,促進產業升級,從而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目標[7]。
三、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通過構建引力模型和進口需求模型,對自由貿易區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解我國農產品在自由貿易區發展的情況,并提出針對我國實際情況提出相關對策,深度理解FTA戰略,積極參與自貿區發展,謹慎處理農業問題,提供政策依據,完善產業補償體制,保障國內敏感產業,從而促進我國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王剛單位:南開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