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三農”問題對于我國的經濟快速增長有著重要影響,為實現鄉村經濟振興,地方政府應引導農民加入合作社,促進農村的發展。就農村經濟發展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進行研究,簡單闡述農民合作社的意義與優勢,并對農村合作社的作用進行詳細的分析,旨在為感興趣的人員提供幾點參考意見。
關鍵詞:農村經濟;農民專業合作社;鄉村經濟振興
0引言
在新時期,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但農村的經濟仍然未得到有效的提升,不少農村憑借當地特色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更多的農村仍處于發展速度緩慢的梯隊。為使鄉村經濟得到振興,通過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地方政府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通過引導農民加入合作社的方式,鼓勵和扶持其不斷發展,進而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1農民合作社概述
農民專業合作社通常為5個以上農民申請成立的合作社,其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在其上進行分工合作,利用農村特有的農作物或農產品等進行生產、加工、銷售等步驟,最終得到盈利的目的。在合作社中,所有參與者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資源,在存在問題時,需要共同進行責任的承擔。農村專業合作社是一種新型的生產方式,在加入農村專業合作社時,以農村生產為主,經過經營后,獲得相應利潤時,合作社會將利潤按照一定的方式返還給農民。相比于集體經濟來說,合作社不以營利為目的,其為農民所有,主要目的是促進農民自身利益的不斷提升,為農村提供相應的合作平臺,幫助農民實現經濟發展,進而形成屬于農村的獨特經濟發展方式。目前,在部分農村中存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以蔬菜種植合作社、水果種植合作社等適合農村發展的經濟作物為主,政府部門進行簡單的引導和幫助,充分利用網絡等方式進行運營和銷售,提升整體的經濟效果,達到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
2農村經濟發展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
2.1為振興農村經濟提供強大助力
國家對于農村經濟振興的重視不斷加強,為實現鄉村經濟的發展,國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同時,鼓勵農民合作社的組成與發展,以期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發展機會出現在農民的眼前,但由于大部分農民的文化水平較低,難以精準捕捉到眼前的發展經濟的機會,仍然堅持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單獨的家庭為主,缺乏有效合作,整體的競爭力較低,難以承受經濟市場中產生的壓力。因此,大部分農村沿用以往的生產方式,即便獲得豐收,也無法使收益得到大幅度提升,極大地制約了農村的經濟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種農民之間的合作,其將不同家庭之間進行連接,構建出具有一定規模的合作社,以此來應對市場的變化[1]。農民專用合作社的推廣,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其在農作物或農產品的生產運營等各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將不同家庭和農戶之間的優勢凝聚在一起,同時,將各家庭之間的資源有效整合,在不同想法的碰撞之中不斷優化農產品的運營方式,構建出更加適合農村的經濟發展模式。農業合作社由農民合作建成,通過投入一部分資源和成本,能夠有效增加合作社的經濟成本,實際對抗市場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加,并為農民進入市場提供了道路和方法,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生產效益,促進鄉村農業發展和經濟振興。
2.2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將合作社內農民的利益聯合到一起,在實際的發展中,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提升對土地的利用率[2]。土地是農民的根本,也是農村發展不能割離的部分?,F階段我國仍然是包產到戶、家庭承包的土地利用方式,田地被分割成為小塊,在實際的耕種過程中,部分區域無法使用農用機械設備,需要由人力進行勞動和整理。因此,整體的勞動力消耗較大,整體效率相對較低,農民的經濟效益受到影響。在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后,合作社內的農民成為利益共同體,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互幫互助,或者直接將合作社內農民的土地進行整合,形成大塊的田地,以土地來進行合作投資,后期進行按照合理的方式進行分配。在對大塊的整體田地進行耕作時,可以使用較為方便的大型耕種設備,有利于提升整體的經濟效益,機械設備的使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勞動力,并且使種植更加專業,有效提升作物的生長效果。在節省的時間,合作社的成員可以嘗試學習網絡運營知識以及相關的種植科學等充實自己,不斷提升農民的軟實力,進而使其能夠主動對市場進行預測,并決定種植的作物種類。根據農業合作社內經營方向的不同來種植相應的作物,并著重對相關的知識進行學習,為作物提供適合生長的環境,進而促進作物的發展,使農產品的品質也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使土地利用率不斷提高。
2.3有利于保護農民基本權益
農業合作社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護農民的基本權益,促進農村、農業的發展,在我國的農村人口比重仍然較大,農村的分布面積較為廣泛,并且資源相對匱乏,交通方面相對落后,導致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城市發展。我國目前的發展方向逐漸轉向促進農村發展的方向,但由于不少地方政府缺乏相應的扶貧、助農政策,農村農民想要發展,卻無發展方向。部分農村區域即便存在較為優惠的優惠政策,但在實際情況下,政府缺乏宣傳,農民不了解具體政策,導致難以實現經濟的發展。不少農戶想要發展,但受到資源和成本的困擾,并且缺乏對風險的抵抗能力,難以獲得成功。此時地方政府可以為農民宣傳介紹農業合作社的發展方式,通過合作者,可以將農民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整合,形成利益共同體,不僅增加了成本和資源,同時對經濟市場中風險的抵抗力也在不斷增加[3]。同時,政府想要進行扶持也更加方便,在建立合作社后,地方政府可以其為典型,鼓勵農民組建或加入合作社,促進共同經濟的發展。由于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有限,在現代化網絡社會中,文化水平對于農民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經過合作社的成立,能夠幫助農民進行集思廣益,共同的對相關的政策或者活動等進行討論和思考,有效降低風險。同時,合作社能夠幫助內部的農民與政府進行溝通和交流,將自身遇到的情況和想要獲得的幫助等反映給地方政府,進而獲得相應的幫助,并且有效維護自身的利益。
2.4解放農村生產力
我國農村勞動力較多,受到目前土地政策的影響,小農經濟模式下,農民的勞動力較多,但土地較少,獲得的收益也相對較少。在進行耕種的過程中,根據季節的不同,其勞動的強度也有一定的差異,不少農村勞動力選擇去城市打工,造成農村勞動力缺少現象,另外部分勞動力選擇務農,但受到農閑的影響,產生勞動力浪費的情況,在農忙時,往往勞動強度過大,影響其身體健康情況。為實現對農村勞動力的合理調整,解放農村生產力的同時,提高勞動的實際效率,農民可以嘗試組建農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內部農民的土地進行統一勞作,使用生產設備,不需要進行人工種植,最大程度的解放勞動力,而解放的勞動力可以進行農產品的加工和銷售,提高勞動的實際效率。農業合作社中的成員均為農民,并且基本為同一地區的農戶,互相之間較為了解,因此發生不合規范行為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在農村的發展中,農民的性格較為樸素,通過合作社的合作,互相能夠達到激勵的效果,在勞動中實現“趕”、“幫”、“超”,有效激發合作社人們的工作熱情,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從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2.5有效促進農業產業發展
現代化的農業生產發展中,整體的發展速度較為緩慢,由于各家各戶的資源相對較少,并且通過提高作物產出的方式來提升農村經濟相對困難,作物的產量有限,想要發展農村的經濟,必然要通過其他的方式來進行提升。農業合作社的建立,能夠幫助農民找出更加適合本地的發展方式,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根據當地的特點和特色等進行深度挖掘,或者將當地的作物進行深度開發,申請農業綠色產品等標志,通過建立品牌的方式來幫助農村找到合適的發展道路。農業合作社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構建產業鏈,實現生產、加工到銷售的一系列步驟,將生產力凝聚在一起,并且實現專業化、產業化的發展。農業合作社有利于打開農業經濟市場的通道,使農業產品的銷量得到增加。通過科學的指導,有利于農業合作社的長足發展,使農村、農業的經濟得到全面的提升。
3結語
綜上所述,為促進農村、農業的發展,實現農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應加強對農業合作社的引入和構建,引導農民加入合作社進行統一的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的有效增加。
參考文獻
[1]崔占英.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與強化建議[J].中國產經,2020,255(23):28-29.
[2]張朋.淺析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9,(26):15.
[3]杜艷.農村經濟發展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及有效發揮思索[J].新農民,2020,(20):7.
作者:師曉梅 單位:興和縣農牧和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