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對外貿易作用分析范文

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對外貿易作用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對外貿易作用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對外貿易作用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比較方法,認為中西部地區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較快、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帶動了中西部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中西部對外貿易中占比高,并分析了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中西部地區對外貿易中作用提升的原因。提出了中西部地區要以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為突破口擴大對外貿易等措施促進中西部地區對外貿易發展。

關鍵詞:高新技術產品;中西部地區;出口

1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中西部地區對外貿易中的作用

對外貿易包括進口和出口,而出口在進出口貿易中具有關鍵作用,在我國,貨物出口仍然是出口的主要產品,其規模是體現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根據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我國的宏觀區域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共10個省、直轄市;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共6個省;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共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共3個省。臺灣、香港和澳門暫未劃入上述地區)。近年來,中西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快,在對外貿易中的作用日益提高。

1.1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較快

從表1看出,按照各年現價計算,從2010—2016年,中部和西部地區高新技術產業出口年均名義增長率分別為41.7%和38.83%,而東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2.75%和-8.77%,中部和西部高新技術產業出口增長速度大大高于東部和東北地區。同時,從表1中看出,該期間,中部和西部貨物出口增長率分別為15.55%和12.78%,進口增長率分別為7.25%和10.49%,進出口增長率分別為12.31%和11.80%,這幾個指標均大大低于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率,進一步說明,近年來,由于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增長帶動了中西部對外貿易的增長;而東部地區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率則低于貨物出口增長率,說明東部地區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并不是其出口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東北地區也呈現同樣的情況。從全國看,該期間高新技術產品增長速度達到5.98%,也超過同期全國的貨物出口、進口和進出口增長速度,這也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地區高新技術產品增長帶動了全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增長。資料來源:(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7》.中國統計出版社,2017;(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17》.中國統計出版社,2017.根據有關數據整理。以下各表資源來源于本表相同。

1.2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帶動中西部地區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

同時,正是由于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快速增長,帶動了中部和西部地區進出口貿易的快速增長,也使中西部地區進出口增長速度均大大高于東部和東北地區。如表2所示,從2010—2016年,中部和西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加量分別為5087億元和4391.2億元,雖略低于東部地區的6188.2億元,但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加量占中部和西部貨物出口增量的85.83%和85.16%,東部僅28.91%,而同期,東北地區高新技術產品和貨物出口增長均為負。由此可見,中西部地區的貨物出口增長量基本是由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貢獻;而東部地區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對貨物出口增長貢獻低,甚至低于非高新技術產品對出口帶來的貢獻。由于高新技術的出口增長,2010—2016年中、西部地區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量占2016年貨物出口的49.76%和43.77%,而東部地區僅5.39%,東北地區由于高新技術產業出口萎縮影響了貨物出口的增長,也就是說,近年來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增長幾乎貢獻了中部和西部地區近一半的貨物出口,而東部地區則微不足道。

1.3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對外貿易中占比高

由于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快速增長,使中部和西部地區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貨物出口比重上升,并且成為兩大區域主要出口產品。從表3中看出,2010年,中部和西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分別為717億元和712.8億元,分別占該年中部和西部貨物出口的16.69%和14.62%,低于東部地區37.54%的占比。但2016年,中部和西部地區高新技術出口分別為5804億元和5104億元,分別占貨物出口的56.77%和50.88%,超過貨物出口的一半,而東部地區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僅35.93%。因此,雖然中部和西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大大低于東部114716.55億元的規模,但中部和西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貨物出口規模大大超過東部地區,也就是說,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已成為中部和西部地區主要出口產品,在出口中的作用更大,這種作用超過了東部地區高新技術產品在其出口中的作用。而東北地區2016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甚至低于2010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貨物出口的比重也從2010年的12.44%下降到8.99%。到2016年,中部和西部地區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值占其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36.90%和30.07%,而東部和東北分別為20.34%和3.86%,均大大低于中部和西部。由此進一步說明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中西部地區對外貿易中的重要作用。

2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中西部地區對外貿易中作用提升的原因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中西部地區貨物進出口貿易中的作用提升,并且作用很大,這種作用甚至超過了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東部和東北地區貨物進出口中的作用。在我國,東部是發達地區,中西部相對落后,按理說東部地區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應該比中部和西部更高,中西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應該更多地出口傳統產品,但實際卻不是這樣,主要原因如下。

2.1不臨海的制約使中西部地區相對適合于發展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

中西部地區有18個省級行政區域,除廣西外,均不臨海,缺乏海港。傳統的中西部地區出口產品主要是大宗、傳統產品,這些產品重量大、單位重量附加價值低,運輸成本在產品成本中的比重高,出口這些產品一般要依賴廉價的海洋運輸才能盈利。而這些省不臨海,缺乏海港,因此,中西部地區出口這些傳統產品需要先運輸到東部沿海省區的港口,通過海運才能出口到世界各地。這樣,增加了中西部地區傳統出口產品的運輸成本。而東部沿海地區發展傳統、大宗產品出口則直接可以通過海港出口到世界各地。顯然,發展傳統、大宗產品出口,中西部與東部地區相比,因受運輸成本制約不具有優勢。這也是2010年以前中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該時期,中西部地區出口主要是傳統產品,由于運輸的制約難以與東部地區同類產品競爭,制約了中西部地區的出口。同時,由于不臨海,中西部地區進口傳統大宗產品也要依靠海運、需要在東部沿海港口轉鐵路或公路等運輸方式才能到達中西部,所以中西部地區進口產品的運輸成本也比東部沿海高。這既是中西部地區進口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也是中西部地區發展傳統加工貿易型、外向型經濟困難的重要原因。這些傳統加工貿易型產業在東部沿海建設比在中西部建設節約更多運輸成本。因此,中西部地區也難以利用優勢吸引傳統加工貿易型企業到中西部地區投資,進一步制約了中西部地區的外向型經濟的發展。而高新技術產品不同,這些產品附加價值高,產品重量輕、體積小,單位重量附加價值高,運輸成本在產品成本中的比重低,因此對運輸成本并不敏感。這些產品可不依賴海運,主要依靠空運、鐵路、公路等更為快捷的運輸方式,盡管相比海運,空運、陸運等運輸方式成本更高。因此,中西部地區出口高新技術產品,可以擺脫對東部地區海港的依賴,直接依靠空運、鐵路等運輸方式向外國出口,消除了運輸對中西部地區產品出口的制約。即使中西部地區的部分高新技術產品需要依靠海運出口,但由于高新技術產品附加價值高,具有一定的技術壟斷性,這些產品的運輸成本在產品成本中的比重也不高,這些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相比于傳統大宗產品出口能降低運輸的制約,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也適合在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因此,發展外向型經濟,與東部地區相比,中西部地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相對于傳統產業更具有相對比較優勢,這也是2010年以來,中西部地區依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帶動了區域出口的重要原因。因此,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是中西部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主要出路。從實際看,近年來中西部地區部分省級區域外貿產品運輸主要靠空運。根據成都海關數據,2017年成都海關進出口總值為4605.9億元,其中依靠空運出口值為2852.1億元,占63.29%;出口和進口值分別為2538.5億元和2067.4億元,而依靠航空運輸的出口和進口的值分別為1341.3億元和1510.8億元,分別占進口和出口的52.84%和73.08%,航空運輸方式在四川外貿中占重要地位[1]。根據西安海關提供的數據,2017年,西安海關進出口貿易總值為2714.9億元,其中依靠航空運輸出口值為1968.6億元,占72.51%;出口和進口總值分別為1659.8億元和1055.1億元,其中依靠航空運輸的出口和進口值分別為1176.7億元和791.8億元,分別占出口和進口的70.89%和75.04%,外貿對航空依賴程度更高[2]。

2.2我國進入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階段推動中西部地區的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我國的產業結構也不斷升級,推動我國人均GDP的不斷提升。到2010年,我國人均GDP已達到29992元,折合4430美元,已邁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從中等偏上收入到發達國家水平,必須邁過中等收入陷進,而這需要更為高端的產業為支撐。在低收入階段,我國可以通過發展傳統產業、為跨國公司代工等逐步提高發展水平,邁入中等收入行列。而達到中等收入后,我國不能再依靠傳統產業、低端產品代工等模式邁入發達國家水平,必須依靠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等才能邁過中等收入陷進。所以,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等。為此,2010年國家出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規劃》,2015年又出臺《2025制造業發展規劃》,表明了我國致力于發展先進制造的決心,使我國進入高新技術產業引領發展階段。特別是通過我國改革開放以來40年的發展積累,產業體系完善,也有這樣的發展基礎。在這種背景下,國外向我國轉移的產業也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轉變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為此,東部沿海地區的高新技術產業也得到更好的發展機遇,在其得到更好發展的同時,為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也有向中西部轉移部分產能的需求。而中部和西部地區由于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制約少于傳統產品出口的制約,使中部和西部地區得到比過去更多的發展機遇,中部和西部高新技術產業得以更好的發展。

2.3中西部地區利用優勢承接了一批國內外高新技術產業企業

近年來,由于勞動力成本上升、勞動力供給不足、土地供給趨緊等因素制約,加之為了企業擴大生產的需要,東部沿海地區,一些加工貿易型出口企業、產業需要轉移,尋找新的發展空間。而中西地區,由于擁有土地供應充足、勞動力數量充足及廉價等優勢,成為了東部地區以電子信息制造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產業轉移的首選地。而東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型企業,由于運輸的制約,不適合在中西部地區發展,向東南亞等境外轉移明顯,向我國中西部地區轉移相對較弱,即使有轉移,也主要以開拓中西部市場或國內市場為主,對中西部地區產品出口帶動作用遠遠不如高新技術產業。而國際上,也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為了開拓我國市場,同時充分利用我國勞動力質量高、廉價的要素優勢和產業鏈完善的生產優勢,積極向我國轉移部分產能、建設新生產基地。這為中西部地區也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近年來,中西部地區及時抓住機遇,大力改善投資環境,也積極主動招商,特別是積極承接東部地區和境外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企業轉移,并獲得了巨大成功。這些企業大部分是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外向型高新技術企業,帶動了中西部地區的出口。根據四川商務廳的《四川省外商投資企業發展報告(2017)》資料,近年來,英特爾、富士康、戴爾、仁寶、緯創等落戶四川助推電子信息產業崛起,貢獻了四川63%的進出口額,87%高新技術出口。2017年,河南省設立外資企業210家,實際吸收外資172.2億美元,其中制造業占比為60.1%[3]。而這些企業運輸特點一般是以空運或鐵路為主進行對外貿易。根據鄭州海關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富士康集團在河南省所屬企業進出口354.9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的59.2%;富士康進出口貿易增長對河南省外貿增長的貢獻率為74.2%,全省外貿進出口增長15.9%中有11.8個百分點由富士康拉動;而惠普、鴻富錦(富士康旗下公司)、英業達等多家筆記本電腦公司入駐重慶,也支撐起重慶進出口總額的不斷增長[4]。

2.4“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了中西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2013年9月,在哈薩克斯坦發表演講,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2013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亞發表演講,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通過新亞歐大陸橋等,將歐亞非聯結起來,方便沿線國家貿易、經濟、文化等交流。由于通過歐亞大陸橋,中西部地區在空間上比東部地區更接近歐洲、中亞、中東等“一帶一路”區域,因此“一帶一路”的建設,將中西部地區從開放的末梢變為了開放的前沿。近年來,中西部主要城市均開通到歐洲的中歐國際班列。成都開通“蓉歐國際快速鐵路貨運直達班列”,簡稱“蓉歐快鐵”,并延伸推出“蓉歐+”班列,希望全國更多的城市通過“蓉歐快鐵”將物資運到歐洲等地的“一帶一路”國家;重慶推出“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鄭州推出“鄭(州)歐(洲)”國際鐵路貨運班列,中西部地區的烏魯木齊、武漢、南昌、西寧、西安等城市也推出直達歐洲的“中歐班列”。這些火車班列的運行,也降低了中西部地區出口高新技術產品的成本,方便了中西部地區產品出口,推動了中西部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

3促進中西部對外貿易的幾點建議

3.1中西部地區要以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為突破口擴大對外貿易

一個發達的地區一般具有較高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特別是具有較強的出口能力。中西部地區目前與東部地區發展存在較大的差距,對外貿易的差距是這種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中西部地區要盡力縮小與東部地區對外貿易的差距,這就需要中西部地區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即使不能完全消除與東部地區的差距,盡力縮小這種差距對中西部縮小與東部地區發展差距具有重要意義。但中西部地區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缺乏廉價海運,因此發展大宗商品出口極為不利,中西部地區只有發展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的出口,才能消除地理位置的影響。因此中西部地區應該以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為重點,擴大對外貿易,發展外向型經濟。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儀器儀表等運輸成本在產品成本中不高的高新技術產業,同時發展技術含量較高的裝備制造產業,推動中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的發展[5]。

3.2以引進外資和自主創新結合推進中西部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中西部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目前主要是以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實現。目前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區土地資源、勞動力廉價等優勢,搞好中西部地區的投資環境建設,特別是改善發展基礎較好的省會城市和重點地級中心城市的投資環境建設,繼續承接國內外高新技術產業的轉移。同時,加大中西部地區自主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為此,應加強中西部地區創新創業發展,支持中西部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增加中西部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載體的數量;加大中西部地區財政對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支持中西部地區創新服務平臺的建設;鼓勵東部地區雙一流大學支援中西部地區的大學發展;增加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支持中西部地區企業建設工程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推進企業的轉型升級和高科技化;增加中西部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數量。特別支持中西部地區軍民融合企業發展,支持中西部地區飛機制造業、新材料、裝備制造、新能源、生物醫藥等自主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逐漸改變中西部依賴外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局面[6]。

3.3大力發展中西部地區的陸運通道和航空運輸

交通制約是中西部地區發展重大制約,改善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是改善中西部地區發展環境的關鍵。盡快完善中西部地區內部鐵路交通建設,完善陸運通道,在提升隴海—蘭新鐵路大陸橋鐵路運力的基礎上,盡快建成川藏、成都—格爾木—阿泰勒、拉薩—和田等鐵路通道建設。完善對外通道建設,大力發展中西部航空運輸,增加中西部中心城市國際航線,力爭更多中西部城市實現與外國城市的直達客運和貨運;盡快建設中國—巴基斯坦、中國—緬甸—印度、中國—尼泊爾、中國—老撾—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鐵路通道建設,利用絲綢之路通道和各陸運通道,發展中西部中心城市到歐洲、中亞、中東、南亞等區域的國際火車班列,增強中西部城市發展對外貿易的能力。

參考文獻

[3]趙振杰.去年我省實際吸收外資172.2億美元[N].河南日報,2018-01-30.

[4]馬紀朝.受惠產業轉移中西部外貿逆襲[N].第一財經日報,2014-01-17.

[5]彭紅碧.四川基于結構優化的出口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問題[J].對外經濟貿易,2015(9).

[6]白光裕,劉雪琴.中西部地區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研究[J].國際貿易,2013(10).

作者:陳釗 單位:中共四川省委黨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7人洗澡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最近中文字幕2018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h视频在线免费看| 在厨房里挺进美妇雪臀|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校园春色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专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国产91在线|欧美|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妖神记1000多章哪里看|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欧美日韩不卡高清|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玩乡下小处雏女免费视频| 午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黄网站在线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12至16末成年毛片高清|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啦啦啦www播放日本观看| 菠萝蜜视频入口|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爱情岛讨论坛线路亚洲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