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專業人才培養形式的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面臨下一個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人才市場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得出,知、素質、能力三者的辯證統一,成為21世紀人才培養的基本構架。為適應新形勢,技術經濟專業的人才培養標應是培養理論扎實、知識面寬、適應性和創造性強的復合型技術經濟管理人才。為實現這一培養目標,我進行了課程內容體系、教學方法及手段的改革。改革方案經多年的具體研究和實踐,收到了明顯效果。
一、優化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技術經濟專業不同于非經管類的工科專業,其畢業生的就業領域是不限定的,該專業為社會提供的將是有效地對各類技術方案進行分析、比較和評價的決策型或決策輔助型人才。因此扎實的基礎、廣博的知識、強的適應性和創造性對該專業的畢業生來說更為重要。達成此共識之后,全體專業教師在多年教學經驗的礎上,實施了“一體三化四環節”的教學模式,即以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為主體,以課程設置系統化、教學法科學化,教學手段現代化為基礎,通過課堂教學、課程設計、實習和畢業設計四個主要環節來完成教學任。“三化、四環節”是“主體”的保證,是為“主體”服務的。把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創新精神和完善人格結合來,設置合理科學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實踐環節,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二、調整課程體系,優化專業系列課程整體結構為了實現培養目標,我們把傳統的以課程為中心的對事物進行知識分割的教育,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事物進行整體性教育。每門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和任務,而若干相關課程又形成了一有一定功能的課程組塊。在課程體系改革的過程中,我們運用了系統理論,考慮課程體系中各門課程相互系、相互作用的關系,來構造合理的課程結構,發揮和提高課程的整體功能。在課程改革方面,我們作了以幾方面的工作:
1.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把技術經濟本科專業的課程內容劃分為:普通基礎類:A.數學、計算機等自然科學基礎;B.外語、人文等社會科學教育。專業基礎類:包括經濟學基礎、管理學基礎、會計學基礎和法律基礎等。專業主干課:包括技術經濟學、系統工程學、運籌學、管理信息系統等。實踐環節:包括課程設計、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為適應綜合素質教育,為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我們修訂了教學計劃,在適當增加課程門數的同時,壓縮程學時,并拋棄了“重專業、輕基礎”的傳統課程設置模式,把本科課堂教學的學時數降到2070小時,并將普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和實踐環節的學時比例大致定為4:3:1:2。合理的學時配置,對探索教學容的恰當性、平衡性以及學生個人整體協調發展是必不可少的。
2.優化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的課程內容。技術經濟專業課程設置解決了課程的數量和種類問題,而程內容是課程質量的保證。為適應課程設置、專業特點及更新的教學觀念,我們深入到了教學內容的深層改革。一是系統修訂了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的教學大綱。修訂時,首先明確每門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位和作用;其次是注意每門課與其它課程的相互搭配,既要避免內容交叉重復,又要防止知識的遺漏,同時要保證自身知識結構的完整性。二是系統編寫了專業基礎課和主干課教材。編寫原則:(1)符合專業課程置和教學大綱的要求;(2)既要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又要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給學生留有補充思的余地;(3)對那些過時、陳舊的教學內容要大膽刪除,同時又要增加反映學科發展方向和研究成果的新理、新技術和新方法,以引導學生把握學科發展前沿。目前,專業教師已有計劃地自編了一系列教材,正式出的教材有《技術經濟學》、《系統工程理論與方法》、《運籌學》、《工業統計學》等。3.強化實驗、實習環節。實驗、實習環節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關鍵環節,也是學生能力和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技術經濟四年制本科安排了課程設計3周、認識實習3周、生產實習3周、畢業設計10周。同時結合課程內容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實驗課,如會計手工操作實驗等,并建立了會計手工實驗室和容納30人上機的計算機室。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均在校內或校外的實習基地進行,并要求學生撰寫專題論文。
三、改革教學方法,實現教學質量的飛躍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和課程內容的更新,教學方法也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教學方法得當,可以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的能力,同時也可使教師授課生動、有趣,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極大興趣。我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和應用了多種有效的、賦有特色的教學方法。
1.案例教學法。案例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是管理環境和管理情景的模擬。同學們運用所學的原理和方法對案例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即深化了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綜合、全面地運用各種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果斷的應變能力。目前已把教學案例應用于課堂教學、學生作業、課程設計等教學環節中。例如結合技術經濟專業課程,就新建工業項目、擴建工業項目、量本利分析等實行案例教學。
2.計算機模擬教學法。利用計算機模擬出企業的內部情況和市場情形,讓學生具體擔任某個角色,如扮演一個高層管理人員,讓他就某個問題進行決策、下達命令,或扮演一名推銷員,去推銷產品等,把他的決策行為輸入計算機,計算機就會給出每次決策的結果。某一角色可由不同學生承擔,這樣可以比較不同扮演者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風格。使同學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可謂是一次實際工作的鍛煉,受到學生歡迎。
3.學生演講訓練教學法。社會交往和表達能力對技術經濟專業畢業生來說尤為重要。但對涉世不深的大學生來說,描述事物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自我表現能力普遍是較弱的。通過上臺演講使學生演說、辯論、表達能力得到充分鍛煉,提高了綜合素質。例如《管理學原理》和《管理心理學》的任課教師針對講授內容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講演題目。如在講授管理哲學時,便布置“人生價值觀之我見”;講授激勵理論時,便布置“金錢萬能論評析”;講授群體理論時,便布置“一世同學三世親”等。這兩門課程的講演題目基本上是每人一題,每人講演約5分鐘。這種訓練方法受到同學的熱烈歡迎和重視,把講演看作是鍛煉自己綜合素質的大好機會。上述教學方法被綜合地運用在技術經濟專業的系列課程教學中,使專業整體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使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有了質的飛躍。
四、采用先進教學手段,保證教學效果的提高在教學中,科學合理地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潛力是巨大的。近幾年來,我們在現代化教學手段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1.研制CAI軟件用于教學中。CAI是現代化教育的標志。我們研制出技術經濟專業相關課程的教學軟件,編制了結構模型、層次分析、敏感性分析、財務評價和線性規劃等教學模型軟件,這些軟件生動、形象,不僅輔助了難點和重點內容的教學,而且優化了教學過程。
2.廣泛應用電化教學手段。制作了多門課程的幻燈教學片和投影膠片,購置了市場營銷學、技術經濟學和財務會計學3部電教片,已全部用于教學中,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3.研制出計算機通用試題庫系統用于技術經濟專業的課程考試中。考試是衡量學生掌握課程知識程度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考查教師教學效果的手段之一。為了較客觀地反映教學情況和保證教學質量,目前我們已將教師命題改為試題庫智能組卷。這大大減輕了教師命題的工作量,又提高了考教分離的真實可靠性。隨著計算機技術和我院電化教學設備的完善,我們將不斷地探索,將更多、更好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用于教學中。綜上所述,專業培養方案的構造的實施,充分體現了該教學成果是社會進步和教育自身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是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必然產物。幾年來,經過對本方案的具體實踐,使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普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