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危機下體育經濟的展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后奧運時代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趨勢
奧運經濟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在奧運會結束以后,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能否同過去的七年一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這是業內人士正在思考的問題,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進行,奧運會成功申辦以后,專業人士預測中國經濟會維持一個穩定,繁榮發作的勢頭。
1.1中國地大物博,會在一小部分受到影響
在奧運會成功舉辦以后,澳洲國家經濟發展受到影響,巴爾干半島國家背負巨額經濟負擔,然而在這一時期,中國的經濟卻依然能夠保持強勢的發展,例如:在奧運年的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雖然面臨著困境,然而卻仍然上升到10.4%,例如:在為奧運會做準備的這幾年時間里,有上千億的資產投入,這對于北京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貢獻程度達到0,8%到1%,對比之下,北京的GDP在整個中國的經濟總量中占據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然而北京奧運會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有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廣泛地宣傳了中國的完美形象,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認同,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等方面,這些方面早已經超越了經濟的直接增長,然而這一年也是中國經濟面臨窘境的一年,很多的民營企業都走向了衰落,經濟市場不景氣,房地產事業也亮起來紅燈,再加上來自于一些自然方面的災害-----都為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威脅,雖然如此,但是,中國人卻還會相信中國經濟會沿著一個良好的發展方向延續下去,雖然在這一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面臨著困境,但是這絕非與奧運會有牽連。
1.2奧運會形成的經濟增長量在中國經濟總量中的比例十分小
據一些專業人士研究表明,不可否認的是奧運會的確使北京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要站在全國的視角來分析,奧運會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卻無法準確地估量,各方意見不一致,但是客觀地說,它為中國經濟帶來的作用不是很大,據權威的證券部門的預測分析:在準備籌備奧運會的幾年內,中國的GDP的年增長率為0.3%,與此相對應的JP摩根的調查研究卻表明奧運會對中國GDP的增長年平均率卻在大概在0,05%,很顯然的是奧運經濟的確拉動了北京經濟的發展,然而,北京的經濟卻只占據全國經濟總量的3.6%,整個奧運會的場地建設投資大概在三千億元,大概每年平均投入750億元,占據中國過去幾年當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0.55%—1.06%,奧運會無法發揮中國經濟轉折點的作用,也不能夠保持中國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勢頭,甚至更不會構成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后奧運效應無法深入影響到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也無法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大的勢頭。
2.金融危機背景下后奧運體育經濟發展的困境與建議
2.1體育經濟發展面臨巨大壓力,而且沒有充足的競爭意識
國際體育經濟已經基本實現了規則化的市場運行,以及系統科學的經營方法,這就占據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導致我國境內的體育經濟的生存舉步維艱,雖然一些國外企業來華為中國帶來了資金與技術,而且在管理方法與策略方面也有新的影響力,然而這樣卻導致了中國喪失了市場,所以,中國的體育經濟發展面對著巨大挑戰,要想確保體育經濟的發展具有充足的競爭力,就要探究切實可行的措施。
2.2產業結構不合理
這一問題具體表現在:缺乏科學的核心結構,需要大幅度提高體育經濟質量。要大力發展能夠發揮作用的核心產業體育用品業的發展,因為一些先進國家的例子表明,美國就是借助體育用品業發展起來的,這一經驗應該成為值得我們國家借鑒和學習的成功經驗。總結奧運會雖然過去了,但是他對于后體育經濟的發展的影響應該是深遠的,中國要積極利用這一歷史因素,充分利用奧運會帶來的商業契機,為中國的體育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充分發揮體育經濟發展的意義。
作者:于文武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