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循環經濟理念的資源型企業展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我國企業走循環經濟發展之路的重要意義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到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是我國也是全人類社會共同努力的方向,是由人類社會資源的稀缺性和人類欲望的無限性這一永恒的矛盾所決定的,而實現這一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對我國的意義尤為突出,這是由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匱乏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實現循環經濟的主體主要是企業和社會,在大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企業構成了社會經濟的細胞,也是循環經濟的首要層面。我國企業相對于一些發達國家,技術含量普遍不高,其發展主要靠大量資源的投入、規模的擴張、上新項目、鋪新攤子等方式,這種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不可能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向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而這種方式的轉變要求企業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同時追求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
1.1發展循環經濟是企業減少污染排放,走綠色發展之路的重要途徑
傳統的企業治理污染排放的方式是從末端控制,即從輸出端控制,只是將排污量盡可能達到國家標準,是一種被動的污染治理方式,也是企業的一種負擔,形成企業的一項成本,追逐利潤的目的使得企業這種防治污染的效果較差。這樣,企業缺乏主動防治污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影響到企業良好社會形象的樹立,而社會形象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良好社會形象的缺失會使得企業失去經濟效益,最終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循環經濟要求企業從生產的原料方面、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的排放,如果說傳統的治理污染的方式是“治標”,那么循環經濟模式則是“治本”,這種治理方式也不以排污達標為目的,主張采用更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更科學的管理方法、更“綠色”的原料進行生產,從源頭上解決污染問題,最終實現污染的“零排放”,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最根本的措施。
1.2發展循環經濟是消除綠色貿易壁壘、增強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類文明程度的日益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產品市場準入障礙越來越多的不是關稅壁壘,而是綠色壁壘。所謂綠色壁壘,就是一些國際組織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或政策,對可能形成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產品或有可能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構成一定傷害的產品進行管制,進而限制這些產品在國際市場范圍內的自由貿易。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界經濟的一體化,我國企業越來越需要參與到國際競爭中,而我國產品在進入世界市場后,越來越多的出現被禁止生產和銷售的情況,原因則是產品面臨“綠色壁壘”,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必須采取各種政策導向,引導企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減少產品生產所帶來的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突破綠色壁壘,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
1.3發展循環經濟是滿足消費者綠色消費需求、增強產品生命力的重要保證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創造了世界經濟奇跡,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改善,人們不再僅僅只考慮生存的問題,而是開始更加關注健康、關注生活環境,逐漸有了綠色消費意識。所謂綠色消費,其含義很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在人們的綠色消費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企業必須轉變觀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迎合人們的需求,適應這一時展的趨勢,才有可能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
循環經濟是現代資源型企業發展的全新模式,也是主要模式。但發展循環經濟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企業、社會、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企業、環境友好型企業,實現企業、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從各個方面全方位、系統地推進。
2.1轉變觀念、增強意識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首要前提
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與企業的利潤最大化目標不是直接的聯系,而是一種間接的、長遠的、戰略的聯系,其實踐存在一定的難度?,F代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提高對循環經濟的認識,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只有走循環經濟發展之路才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長久之計,才能使得企業獲得長遠的、可持續的發展;只有走循環經濟之路,將企業的利益建立在社會效益的基礎上,才能使得企業的發展有堅實的社會基礎;只有走循環經濟之路,企業才有可能提升其核心競爭力。反之,企業就會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中得不到長遠和可持續的發展,失去生存與發展的社會基礎,削弱其核心競爭力??傊?現代企業發展循環經濟,首先就是要強化循環經濟意識,轉變發展觀念和思路。
2.2加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先導力量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較弱,尤其是高端智能密集型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不強。我國在國際市場中,具有一定競爭力的是一些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比如紡織、服裝行業,而這些行業的競爭優勢主要靠大量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的投入獲得,這些優勢也終將隨資源的逐漸消耗而逐漸削弱。必須發展循環經濟,依靠循環經濟先進的處理技術,使得企業獲得源源不斷的競爭優勢。循環經濟的處理技術主要表現在三方面:第一,污染治理技術,這是循環經濟的事后處理模式,主要通過建立凈化裝置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有毒有害的物質得到凈化處理;第二,廢物利用,即再利用技術,這是循環經濟的過程處理模式,即通過該技術將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得到資源化處理,是一種廢棄物再利用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源稀缺的問題;第三,清潔生產技術,這是循環經濟的事前處理模式,即通過生產技術的改進,實現少量廢棄物或無廢棄物的生產,是從源頭上治理污染的方法。
2.3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根本保證
全面推進清潔生產是指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科學方法,是發展循環經濟的根本,尤其是重污染、高能耗的大型現代工業企業,更要進一步加大生產工藝的技術改進,加大研究與開發的投入力度,因為生產技術的改進和生產工藝流程的完善是全面推進清潔生產的技術支持,也是企業提升其競爭力的基礎;同時,必須要全面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我國人口眾多,尤其資源相對匱乏,現代企業是構成國民經濟的細胞和基礎,無論從微觀企業還是宏觀國家的角度,都必須全面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F代企業的終極目標就是獲取利潤,而資源的綜合利用也是現代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重要手段,是提升經濟實力,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2.4建立健全相關體制機制、法律法規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制度保障
現代企業發展循環經濟,企業自身是內因,社會、政府是外因,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企業發展循環經濟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之外,也需要外部社會環境的支撐,主要包括政府各項政策的扶植,必須將企業的循環經濟轉型納入到政府的各項制度和重大決策之中,利用各種優惠政策鼓勵、支持企業進行循環經濟的轉型,比如通過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手段,給予清潔生產、循環型企業各種支持,鼓勵企業向循環型轉變,同時增加對于循環型轉變企業技術改進和創新資金的投入力度,幫助企業解決在技術改進和創新過程中的資金瓶頸問題。國家金融機構要給予環保、節能型企業、循環型轉變企業各種金融優惠政策,支持企業開發綠色、環保產品和服務。最后,必須要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良好的法律法規體系,可以使現代企業的循環經濟發展之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更有保障。
3結語
總之,發展循環經濟是現代資源型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全社會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發展循環經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各個方面、各個層面進行。思路決定出路,首先要有發展觀念、發展思路的轉變,同時還要有各種技術的支撐,最后要有政府、社會機構各項政策的大力支持。
作者:朱鎮斌單位:安慶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貿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