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高校留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研究范文

高校留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研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留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校留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研究

摘要:隨著外國留學生在瓊就業創業的政策逐步放寬,高校留學生已是助力海南自貿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外智”力量。然而,由于留學生培養層次偏低,留學生就業指導服務缺失,對外宣介不足等原因,留學生在瓊創新創業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本文擬在此基礎上,對國際學生在瓊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的構建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校;來華留學生;就業創業;服務構建

一、海南高校留學生發展現狀

(一)總體數量逐年上升

近年來,我國教育國際化進程不斷深入和推進,來華留學生數量持續激增。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2018年共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的49.22萬名各類外國留學生在全國1004所高等院校學習,比2017年增長0.62%。1988年,海南自建省來,開始對外招收外國留學生。經歷多年發展,海南省留學生教育的發展規模及教育層次大幅提升。1999年海南留學生人數僅30人。2010年,海南省留學生人數已增長至662人,其中學歷生155人。除此之外,國際旅游島戰略、“一帶一路”倡議的出臺以及“4·13”重要講話的,使海南省留學生教育得以迅猛推進。2018年,有來自近50個國家的各類留學生4923人,較2017年增加約30%。其中學歷生1430人,占比29%。

(二)就業創業意愿日益增強

通過在中國的生活和學習,部分留學生中文流利,對中國文化了解較深,具有較強國際交流能力和創新能力,對中國有著較深的感情,有近三分之一的留學生表示愿意繼續留在中國生活和工作。尤其是與中國往來日益密切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在華留學生留下來就業創業的意愿更為強烈。2018年在華的外國留學生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華留學生人數共計26.06萬人,占總人數的52.95%。其中,泰國位居第一,在華留學生數量為2.86人;巴基斯坦位居第二,在華留學生數量為2.8萬人;印度位居第三,在華留學生數量為2.32萬人。俄羅斯、印尼、老撾、哈薩克斯坦等國分列其后。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對優秀外籍人才有著廣闊前景的吸引力,而這與海南對外國人才的需求也高度契合。根據省人力資源開發局2018年對我省外籍留學生就業意愿開展的調查顯示,約有87.57%的在瓊留學生有意愿留在海南工作。

二、制約高校留學生在瓊創業就業的問題分析

(一)我省留學生培養層次偏低,符合人才條件的人數少

我省高校學歷教育留學生的專業分布主要集中在臨床醫學(MBBS)、中醫、對外漢語、農業經濟等領域,非學歷教育留學生主要分布在語言類等專業,總體來看,以文史類專業為主,理工類專業較少,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三大重點領域”“十二個重點產業”契合度不高。另,來華留學生招生缺少長效機制,沒有明確的部署規劃,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且缺乏立足本省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長期開展人力資源引進的觀念,沒有系統的、全面的分析和判斷招收留學生的目的和意義,缺乏可持續發展和國際化的教育理念。在人才培養上,僅碩士以上學歷的留學生有明確的專業培養計劃及課程設置,本科生與非學歷生的培養方案趨同化,沒有特色及針對性,同時供留學生自主選擇的課內外有效教學資源極度缺乏,這均是來華留學生培養中的短板。

(二)我省高校對留學生就業指導服務缺失,導向性不強

省內各高校普遍缺少留學生就業指導服務機構,缺少這方面的投入和研究,來華留學生就業指導服務尚未納入留學生日常管理工作范疇,有專門服務于來華留學生的就業指導中心的高校更是屈指可數。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數高校對來華留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的觀念較為落后,認為留學生在華學習結束后應該回自己國家就業,國內政策未放開、大多數用人單位“不適合”外國人工作。所以,高校在留學生的培養體系中有關就業、創業的指導教育過于簡單,甚至有的高校完全沒有開展這類教育。另外,長期以來我省留學教育一直以“擴大規模”為導向,高校競相將來華留學生教育的關注點放在積極擴大招生人數上,無暇顧及來華留學生的就業創業問題,導致來華留學生就業缺少必要的管理部門和運行機制,沒有為他們提供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就業政策解讀、實習就業信息咨詢等服務,也沒有與企業建立外籍留學人才輸送合作,學校和企業合作就業輸送渠道的缺乏為來華留學生的就業增加了阻力。隨著海南自由貿易區(港)建設的持續推進、國家對外國留學生就業創業政策的逐步放寬,留學生亟須從學校了解中國企業的文化、就業政策、獲取就業和實習信息,并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勤工助學不僅是解決學生經濟困難的途徑,更是學生走向社會的預備階段。由于受我國管理機制及法律規定的長期影響,我國對于留學生的在華兼職,持不鼓勵甚至限制、禁止等態度,具有招收留學生的諸多高校,往往對于留學生不會積極引導他們在華兼職。雖然,2018年1月海南出臺了《海南省高等學校國際學生校外勤工助學管理暫行辦法》,海南大學等個別高校也出臺了學校相關管理制度,但是受如今法制規定、高校制度、留學生勤工儉學、助學條例、就業經商多方條例仍然存在諸多未能全面涉及的地方,所致在留學生勤工助學管理工作開展中,未有針對性的實際操作條例依據,所致我省多數高校對外國留學生兼職就業態度保守,勤工助學覆蓋面窄,辦理勤工助學簽證加注手續繁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國留學生就業能力培養。

(三)對外宣介不足,省外高校留學生來瓊就業創業不多

近兩年,國內其他省份近百個城市密集出臺人才引進政策,“搶人大戰”輪番上演,呈現全國遍地開花的局面。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地,作為全國高等教育資源最為發達和密集的地區,外國留學生資源總量位居全國前列,且上述地區自貿區建設起步早,外國留學生就業創業政策較為開放完備,對外國留學生吸引力較強。海南啟動自貿區建設以來,由于引進人才相關政策制度不完善,相關人才政策對外宣傳力度不足,尤其尚未形成較大的在華留學生就業、留居相關問題的到位政策宣傳,同時也并未舉辦針對性的留學生就業專場招聘會,導致大部分省市外國留學生對海南以及對海南引才政策不了解,部分有意來瓊就業創業的外國留學生不能及時獲得與他們切身利益相關的政策和服務信息。

三、留學生在瓊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構建的措施

(一)多渠道加大對省外留學生宣傳推介力度,吸引內地優秀留學生來瓊就業創業

要聚焦服務十二個重點產業發展,赴北京、上海等地策劃舉辦互聯網、油氣、會展、園區等相關專業外國留學生人才大型專場招聘會,加大海南人才政策宣傳推介力度。策劃組織“招才引智招聘月”“外籍留學生就業沙龍”等系列招才引智活動。精心打造引才聚才平臺,全力推動國內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在瓊設立分支機構,推動國內外知名企業總部或區域性總部落戶海南,以一流的平合集聚一流的國際人才。優先支持“五大平合”和若干個專業產業園區建設,做大做強海南生態軟件園,著力打造復興城等一批海南國際離岸創新創業示范區,推動國際知名眾創空間在我省設立分支機構,積極提出并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以考察講學、項目聘用、研發合作,專題培訓多種方式,能夠積極發現各類優秀國際人才,并最大化吸引全面推廣國際人才集聚工程。依托駐外使領館、海外人才聯絡站、海南鄉團聯誼會等多渠道宣傳推介海南,在招商引才工作中更加注重引進國際人才,策劃舉辦中國(海南)國際人才交流會,有計劃、有重點地從海外引進一大批國際入才,進一步提升人才的國際化水平。

(二)提升我省高校外國留學生培養質量和層次,結合我省產業發展方向招才育才

高校需要對教學管理模式不斷創新,不斷探索新型的產品教育設計,自新生入學便開始著重培養明確教育方向,能夠實現課堂、課外、志愿服務、崗前培訓、就業實踐、職業介紹多環節聯動。此種教學聯動不僅能夠對留學生的視野不斷開闊,更能提高留學生所具備的語言、實用技能、組織、團隊、創新及責任意識,以及對不同國家地區的差異化文化具備的包容理解能力,更對留學生的綜合素養水平與就業競爭力不斷提升。一需要從加大宣傳教育工作著手,在留學生最初進入學校時,便應當對勤工助學相關條例制度,以及在華兼職和就業的相關法律條例規定進行宣傳講解;二需要為留學生提供專門的幫助服務,考慮到留學生存在的兼職就業隱患,對于比較集中留學生接收高校,可以采取設立專門負責留學生兼職相關就業問題的處理機構,從而為留學生群體提供可靠求職信息、渠道及就業途徑,予以全面指導從而有效減少求職中留學生發生的不安全事件概率;三是需要對留學生的文化溝通不斷強化同時還要注意實踐培養,多數高校留學生教育,都對語言、專業知識比較看重,忽略了實踐活動開設所致留學生并未深入了解我國的國情、人、事物和中國文化,所致就業求職中存在較大的文化沖突。所以我國高校需要考慮怎樣才能夠在人才培養環節中重視實踐工作開展,促進文化溝通交流對不同國家存在的文化差異問題進一步弱化,從而使得留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我國文化。

(三)搭建省級層面留學生就業服務指導平臺,為市場主體用人和來瓊留學生求職提供專業化服務

在政府層面,應為外國留學生在瓊就業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搭建外國留學生來瓊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平臺。要建設一支強大的留學生就業服務隊伍,為他們提供專項、專業化的就業服務。要拓寬服務渠道,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多途徑、多方式地搭建留學生實習就業服務信息平臺,考察周邊企事業單位,了解對方人力資源信息和對外籍畢業生的需求,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為在校留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和就業信息,為來瓊外國留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就業信息、就業指導。全面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擴大教育開放合作,需要大力引進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最大化滿足國際人才對高品質公共服務的需求。深入推進外國高端人才服務“一卡通”試點,為國際人才提供優質的政務服務。推動建設國際人才社區,積極推廣中英文服務和標識,著力營造宜居宜業的國際人才生態。在高校層面需要重視來華留學生的“出口”工作,列入教育總規劃方案中,重視來華留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成立留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將就業指導服務與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相連,促進留學生的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就業指導等有機結合,幫助留學生了解專業特點和就業方向,培養他們的職業意識和做好職業選擇。要實施全方位的就業指導基礎性教育、專業性教育和技能性教育,在設計和開發留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時,要注重創新性和實效性,要建立在與用人單位的需求相一致的基礎之上,結合專業特色、行業特征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并且可以開發實習基地、人才推介交流會,與重點用人單位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全面調研社會的人才需求,也可以國際校友展開訂單式人才培養,拓寬高校人才與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的對接,這樣一來便可有效提升留學生的綜合就業能力。與此同時高校還需要順應國際間共同創業創新的熱潮,創業共同帶動就業,以創業課程、政策、心理、孵化等多層面,為來華留學生予以針對性的創業指導和幫助,使來華留學生教育為海南自貿區港建設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軒騫,徐婧玲.齊魯文化在非洲留學生中的傳播情況調查與研究——山東師范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J].傳播力研究,2019(27):16.

[2]李罕南.“一帶一路”背景下來華留學生產教融合培養模式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2):263-264.

[3]朱延寧.國際學生在華創業的路徑與策略初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0):143-144.

[4]鄭海燕,張瑩,趙玉娟.留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培養研究——基于誠信德育角度[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13):57-58.

[5]童依然,馮琰棣.發達國家留學生創業服務體系的構建及啟示[J].中國集體經濟,2019(05):167-168.

[6]吳丹.高校構建來華留學生就業服務機制探究[J].大學教育,2018(02):37-39.

[7]魏敏.新時期外籍高校畢業生在華就業問題研究[J].管理觀察,2017(09):110-112.

[8]李琳莎,孟令春.發揮高校留學生在青年創新創業中的“火石”效用[J].新疆社科論壇,2016(03):70-73.

作者:劉亮 單位:海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男人www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国产人与动zozo| 18美女腿打开无遮挡| 女人把腿给男人桶视频app| 久久久久久久伊人电影| 最近高清日本免费| 国产精品水嫩水嫩| www.色午夜| 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日本japanese丰满奶水| 久久青草91免费观看| 欧美在线一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在线观看| 香蕉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www.精品在线|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娱乐网| 日韩一级免费视频| 五月婷婷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第一页| 亚洲图片欧美小说|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真实国产乱子伦在线视频不卡| 午夜黄色福利视频| 美女黄色一级毛片|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青娱乐在线视频盛宴|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国产最新在线视频| 日本三级做a全过程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