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發展加工貿易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寧波加工貿易現狀
寧波加工貿易始于1987年12月,寧波繡服廠與香港維大洋行簽訂了寧波第一個來料加工絲綢繡衣的合同。截至1988年底,有9家企業與40多家外商開展了加工貿易業務。此后,寧波加工貿易不斷發展。
(一)加工貿易以進料加工為主加工貿易早期是以來料加工為主,發展到今天,進料加工成為寧波加工貿易的主要形式。2011年寧波市進料加工項下進出口總額為162.5億美元,比2010年增加10.66億美元,占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的76%。2011年,全國進料加工項下進出口總額為11039.24億美元,比2010年增加1578.42億美元,占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的85%??梢?,寧波進料加工貿易比重仍有進一步提高的可能性。
(二)以傳統行業為主,新興行業正在起步寧波地區加工貿易主要分布在化工、紡織、機電等傳統行業,主要加工的原料是羊毛、原油、磁頭零部件和空調部件。同時,以保稅區、科技園區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群正在興起。保稅區已經初步形成以液晶光電、集成電路、計算機為主體的電子信息產業,以及現代物流業、國際貿易集群發展的產業格局。
(三)以外商投資企業為主,民營經濟增長迅速加工貿易發展穩步增長,外商投資企業與民營經濟尤為突出。其中,外商投資企業所占比重最大。2010年,外商投資企業加工貿易進出口額143.33億美元,占全市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的72.16%。隨著企業所有制改革和私營企業的發展,私營企業從事加工貿易的數量激增。2005年,私營企業在加工貿易項下進出口總額為0.93億美元,到2010年,私營企業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17.43億美元,在各類企業中增長速度最快,成為加工貿易的生力軍。
(四)加工貿易區域呈梯度性在寧波市加工貿易的區域分布中,北侖新區(包括開發區)、慈溪、鄞州區等經濟較為發達地區加工貿易業務量較大,加工貿易規模企業多。鎮海區、保稅區、科技園區加工貿易后來居上,加工貿易量逐步增加。由奉化、寧海和象山組成的“南三縣”加工貿易業務相對較少。2009年,除出口加工區外,慈溪、開發區、北侖區和保稅區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也較大,貿易值分列第二至五位。象山,江東、海曙、大榭位列末四位,江東和海曙區貿易總值同比增長、進出口值同比增長均為負。大榭雖居末位,但發展勢頭強勁。
(五)加工貿易進出口市場具有明顯的傾向性,外部環境有惡化趨勢寧波加工貿易原材料主要來自亞洲地區,出口主要面向歐美市場,貿易伙伴相對集中。貿易伙伴的相對集中使貿易不斷受到貿易糾紛的影響。歐盟對中國頻繁發起反傾銷調查,涉及家電、服裝、化工等,而這些恰恰是寧波的主要出口產品。此外,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一些與中國產業結構相似、經濟互補性差的新興發展中國家也紛紛效仿發達國家行為,使寧波加工貿易所面臨的外部環境進一步惡化。
二、加工貿易對寧波經濟的作用
發展加工貿易對寧波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使寧波經濟揚長避短。寧波礦產、原材料和技術等生產和技術性資源比較匱乏,僅憑自身難以實現經濟的跨越發展。但寧波港口毗鄰上海,流通資源相對發達,為加工貿易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條件。近年來,寧波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通訊設備、電子信息、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等外資企業到寧波落戶,以此提升寧波出口產品檔次,加速了工業化進程,促進經濟快速發展。此外,加工貿易能夠有效利用跨國公司先進的管理、技術,以及充足的資金,為寧波經濟加快發展提供了捷徑。
(一)加工貿易有利于擴大對外貿易和吸引外資首先,加工貿易對寧波外貿總量有著顯著貢獻。1981-2004年,加工貿易出口對全部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58.3%,加工貿易進口對全部進口增長的貢獻率為43.7%,如果考慮到外商投資企業設備進口中相當多也與加工貿易有關,則加工貿易進口對全部進口的貢獻率會更高。其次,由于實施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資,同時采取鼓勵出口的措施,刺激外商生產的產品出口到國際市場,加工貿易成為寧波吸引外資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加工貿易有利于創造就業機會加工貿易有利于擴大就業,培養熟練的產業工人,有利于推進工業化進程。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對員工的受教育程度和勞動技能要求并不太高,能較多地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和下崗職工,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可以說加工貿易的發展為緩解就業壓力,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三)加工貿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業結構升級加工貿易是伴隨新型國際分工而產生的,它的發展與國際產業轉移的趨勢同步。中國目前屬于半工業化國家。一方面,中國接受從發達國家轉移出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少量資本密集型產業和少量一般技術含量產業;另一方面,也從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移入在此類國家和地區已經失去成本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一國由傳統經濟向現代化工業經濟過渡的初期,這種產業轉移方式對提升一國產業結構,建立現代化工業部門等方面都有積極意義。從實際效果來看,近年來,加工貿易對寧波高新技術產業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從事加工貿易的外資企業技術水平普遍高于寧波原有水平;二是寧波出口產品中高新技術產品所占的比重逐漸上升,傳統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額有所下降。但是,應該看到,目前出口的高新技術加工貿易產品,很少具備核心生產技術。究其原因,我們在商品的國際化生產中并沒有占據“戰略性生產環節”,即對生產技術、勞動力素質有較高要求的中間品生產環節,尤其是產品的研發環節比較薄弱。因此,目前的加工貿易雖然規模大,但絕大多數是簡單的加工裝配,對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帶動作用有限。可以看到,寧波的加工貿易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對經濟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外方嚴格控制關鍵技術,把技術產品的開發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參與簡單的加工裝配環節,技術水平低、資源消耗大,有的還對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此外,以外商投資企業為主體的結構也造成了寧波市原有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基礎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影響了整體加工能力的發揮和提高。材料質量及相關工業水平的低下,削弱了寧波市加工貿易向深、高環節挺進的能力。
三、寧波發展加工貿易的政策建議
在近20年的時間里,寧波的加工貿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總的特點是穩步、迅速。迄今為止,寧波加工貿易成為寧波地區外貿發展的新亮點。但在發展中也存在很多不盡人意之處。例如,寧波市的加工貿易仍處于產業鏈低端;加工貿易規模相對較小,配套產業發展程度緩慢;加工貿易企業對環境資源消耗過大等。針對以上弊端,結合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要求,對寧波市的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一)促進加工貿易的技術創新一方面,要吸引跨國公司將更高技術含量的生產環節向中國轉移;另一方面,要引導與促進從事加工貿易生產的企業,積極開展技術創新。為此,要充分利用國家出臺的促進外資企業在華展開研發活動的政策體系,促進在寧波外資企業增強其研發能力,提升研發成果,從適向性研發向創新性研發轉化;結合國家的自主創新戰略,積極支持從事加工貿易的本土企業,加強技術創新。
(二)促進加工貿易產業鏈的發展要改變加工貿易“一進一出、單一工序”型發展模式,支持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和配套協作型企業發展,提高產品加工程度,延長加工鏈條,增強與國內企業的關聯度,帶動產業升級和產品換代。因此,培育本土跨國公司,積極鼓勵國內企業參與加工貿易十分重要。促進國內企業進行“國際采購”、“國際銷售”,實現國際資源配置,這將有利于中國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在制造方面,要增強企業間的協作配合意識,提高寧波地區加工貿易整合程度,對兩頭在外的中間產業進行培育和引導。在服務方面,要促進企業向分銷、配送、倉儲、運輸、金融、保險、貿易和國際營銷等服務環節延伸??衫帽6愇锪鲌@區的政策,提供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的國際物流服務,加工貿易企業在園區即可完成加工結轉和出口退稅,降低加工貿易企業的成本,方便上下游企業間的深加工結轉。
(三)促進加工貿易配套服務產業發展在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中,要適應高端制造活動和加工貿易相關服務產業發展的新要求,改善監管模式,完善相關政策。一是調整結構,不斷優化企業結構和出口產品結構,提高加工貿易產品的技術含量,加強產業鏈的配套能力。二是充分發揮各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載體功能,引導加工貿易企業進入各類園區,特別是進入出口加工區,使之成為發展加工貿易產業集群的重要載體,并且培育加工貿易中介市場,引導出口企業利用本地資源形成本地區的加工貿易產業鏈。
(四)促進區域優勢作用的發揮,為加工貿易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工貿易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牽涉面廣,政策性強,能否形成一個良好的環境至關重要。要進一步強化工作合力,各部門積極協調配合,真正形成分工協作、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協調運作的工作機制。要進一步強化政策動力,繼續將促進加工貿易發展作為外貿扶持政策的重要內容,用好財政資金。要進一步強化輿論宣傳,為寧波加工貿易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寧波出口加工區與寧波保稅區在地域上連成一體,在政策功能上聯動互補、資源共享,形成保稅區、出口加工區政策疊加效應,這是中國大陸出口加工區中唯一擁有這一獨特優勢的區域。要把出口加工區作為加工貿易的新基地,在有限區域內,集聚一批高質量企業群,引進資金技術密集型企業,充分發揮出口加工區的“免證、免稅、保稅”優惠及國內料件進區退稅等特殊政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