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產業結構與煤炭價格波動論文范文

產業結構與煤炭價格波動論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業結構與煤炭價格波動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產業結構與煤炭價格波動論文

一、理論分析

本文從資源部門本身出發,考察其與產業之間的關系,通過借鑒Corden和Neary(1982)提出、經由J.D.Sachs,A.M.Warner(1995,1997,1999)擴展的三部門模型,重點考察煤炭價格變化所引發的區域內要素流動特征,具體通過要素的流動效應、支出效應和擠出效應三個指標來測度煤價波動對于區域內產業結構演化的影響程度,以此來揭示煤炭豐裕地區產業結構演化的內在機制。

(一)基本假定(1)本文將煤炭豐裕省份作為研究對象,采用Corden和Neary的方法,將經濟體系劃分為資源部門、制造業部門和服務業部門,本文中的資源部門限定為煤炭資源部門。(2)假定各部門的投入要素均為物質資本、技術和人力資本(勞動),要素價格分別以各部門的資本報酬率、技術投入率、行業薪資水平表示。

(二)影響效應解析本文主要從要素流動效應、要素支出效應和要素擠出效應三個層次分析煤價波動對區域內產業結構的影響效應。1.要素流動效應Corden和Neary(1982)認為,要素邊際產品價格決定要素運動方向,當某個部門的要素邊際產品價值提升,該部門就會吸引其他部門的生產要素向其流入,從而引發產業結構發生相應地變化,下圖1、圖2和圖3說明了煤炭價格波動引發生產要素邊際產品價值變動,進而引致產業結構演化的機制。從圖1可以看出,在要素市場上,當邊際產品價值從VMP1向右移動到VMP2,要素市場價格相應地會上漲到P2,即,要素市場均衡從E1(P1,Q1)移動到E2(P2,Q2),在E2點,市場均衡要素供給量增加。對于煤炭資源部門來講,如果煤炭價格上漲,其部門的邊際產品價值就會上升,如果經濟體的其他部門各種條件保持不變,且要素價格保持不變,那么,對于煤炭資源部門來講,其投入的要素價格必然小于其邊際產品價值。根據最大化原則,資源部門必然擴大生產規模。當然,煤炭資源部門要獲得增量投入要素,在社會生產條件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它必然采取提高生產要素價格的策略,因為它的邊際產品價值本身高于所投入的要素價格,具備提價空間。當煤炭資源部門提高投入要素的價格,將價格從P1提高到P2,這就會發生原來處于其他部門的生產要素向煤炭資源部門流動。結果會使該區域內其他產業規模逐漸縮小,而煤炭資源部門的規模逐漸擴大。根據Corden和Neary的觀察,在工業化進程中,資源產品價格對于資源富裕地區來講是外生的。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資源需求規模也加速增長,從而資源產品價格通常表現持續甚至是持續大幅度上漲。從而使得資源豐裕地區優先發展資源部門具備了天然優勢,因為其邊際產品價值要高于其他產業部門,這種優勢會引致生產要素逐漸向該部門集中,從而使該部門成為該地區的主導產業。一旦這種局勢形成,即使市場對于資源產品的價格下跌,由于資源部門投入要素具有很強的專用性,其要素流出效應較弱。這就容易形成煤炭資源豐裕地區產業結構的鎖定效應,其主要原因是煤炭價格上升引致要素的流入效應大,而煤炭價格下降所引致的要素流出效應小。

對于制造業部門,資源部門的繁榮吸納了更多的要素,從而會使得本來就稀缺的經濟要素變得更為稀缺,產業發展條件趨于惡化,生產要素的流出帶來的邊際產量曲線下移,邊際成本上升,在邊際收益不變的情況下,產品競爭力下降,產量下降,乃至發展停滯(張復明、景普秋,2008)。隨著制造業的萎縮,制造業部門對于物質資本和勞動力等要素的需求會進一步減少,從而造成如圖2所示,制造業部門在要素市場的均衡點會逐漸從期初均衡點E1(P1,Q1)移動到E3(P3,Q3),在此過程中,不僅制造業部門的投入要素價格更高,而且產量更低。由此可見,煤價上漲會強化煤炭資源豐裕地區其煤炭資源部門在經濟結構中的地位。根據前面的分析,沉沒成本的鎖定效應會致使煤價下跌也不會引起生產要素向制造業部門有明顯的回流。與制造業部門不同,服務業部門與資源部門之間有較強的關聯,這主要表現在資源部門會需要服務業部門比如:金融、會計、法律及其他服務需求。因此,資源部門的繁榮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服務業部門的發展。但是,因為資源部門的繁榮會引致生產要素價格的上漲,所以,服務業部門和制造業部門一樣,都要承擔額外的要素價格成本。因此,服務業部門的發展最終取決于煤價上漲后兩種效應相互作用的凈值。根據張復明和景普秋(2008)對山西省產業結構的研究,發現隨著資源部門主導地位的確立,整個區域創新活力呈現弱化特征,資源部門擴張與區域創新活力成反方向變化。因此,資源部門對于服務業部門的拉動效應并不明顯。如圖3所示,煤價上漲引致要素價格上漲,從而生產要素市場均衡從E1(P1,Q1)運動到E4。因為,煤炭價格上漲引致的煤炭資源部門邊際產品價值增加,使該區域收入及消費水平增加,從而引致對服務業的需求增加。由于服務業的需求增加,服務產品價格因此而上升,同時,服務業對要素的需求會從D1移至D2。因為,服務業產品價格上升,從而其邊際產品價值也會相應提升,因此,要素市場對其供給也提高,從而要素供給由S2右移至S3。最終服務業部門在要素市場上的E4(P4,Q4)點到達均衡,而E4點的位置將具體決于資源部門的引致需求和服務產品的價格。2.要素的支出效應Corden和Neary(1982)認為資源部門的繁榮對服務部門會產生支出效應。他們將支出效應解釋為資源部門繁榮引致的真實收入提高會擴大對該區域服務業的需求,從而引起服務業產品價格上漲,進而是要素流動達到新的均衡,使產業結構發生調整。對于煤炭資源豐裕地區來講,煤價上漲將促使資本及勞動等生產要素成本上升,成本壓力必然促使服務業部門面臨減少要素需求,市場的要素供給將如圖3所示從S1左移至S2,即要素流動效應致使服務業部門的要素供給從OQ1減少至OQ2。但是,由于煤價上漲同時具有要素支出效應,也就是對服務業產生引致性的需求擴張,使得要素市場均衡點從E2移動到E3,同時,引起服務業對要素的需求曲線從D1移動到D2。當然,服務業需求增加,必然引起服務產品價格上漲,使其盈利能力提高,邊際產品價值提高,由此可以吸引一部分要素流入,主要就能抵消部分要素流動效應引起的生產要素流出,在圖3中表現為S2右移至S3。3.要素的擠出效應關于資源產品價格上漲對于要素的擠出效應,T.Gylfason(2001)①認為資源部門與制造業部門和服務業部門相比,其具有一個典型特征就是,該部門對于創新技術的需求較少,因此較為缺乏技術進步。這樣一來,如果在資源豐裕地區,資源部門成為該地區的主導產業,那么,其經濟體的創新活力將嚴重弱化。張復明、景普秋(2008)對山西省產業結構的實證分析對這種觀點進行了驗證。他們發現煤炭資源部門就業的人員,主要由勞動技能低的勞動力構成,其生產特征決定它對技術創新需求較弱。由此一來,該部門獲得的巨額收益向科技和人力資本方面的投入動力不足,加上地方政府往往片面強調規模經濟,這樣,大量要素流入煤炭資源部門。從而對技術、人力資本提升和創新形成了多重擠出效應。此外,煤炭豐裕地區形成的財富往往沒有形成當地的資本積累,因為資源部門主導的產業結構使得該區域的消費和投資需求主要在外部獲得滿足,這表現為消費外溢和投資外逃,這進一步強化該地區的資源詛咒。

總之,煤炭作為重要的能源資源,在煤炭資源豐裕地區,其價格波動產生的要素流動效應、支出效應和擠出效應,對該區域的要素在煤炭資源部門、制造業和第三產業的配置具有直接的影響作用。在收入分配機制不完善的條件下,煤炭資源部門生產的要素需求特征,不僅會使資源配置扭曲,而且還會弱化該區域創新活力。因此,煤炭資源豐裕地區的煤炭波動對該區域內的產業結構具有重大的影響。

二、實證分析

(一)模型設定及變量說明1.基本模型設定根據前面的假設,本文借鑒Sachs,Warner(1995)和Papyrakis,Gerlagh(2004)②的研究經驗,重點研究煤炭價格波動對煤炭豐裕省份產業結構的影響機制。為此,本文選取山西、內蒙古、安徽、河南、貴州、陜西等煤炭資源省份的煤炭業部門、制造業部門、第三產業部門為研究對象,以1999年至2011年為樣本期間。2.變量說明本文選用煤炭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來表示Cit,以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來表示Mit。如果Cit增加Mit下降,說明區域經濟的煤炭產業逐步擠壓制造業的發展,出現反工業化發展傾向。用第三產業占地區GDP的比重來表示Sit。fit為向量集,由模型根據需要所加入的控制變量組成。本文選取資本、人力資本、科技三個要素的投入量作為向量集的元素,相應地資本投入指標用K表示,人力資本投入用L表示,科技投入用RD表示。3.總效應回歸模型構建基于基本模型,通過加入控制變量,可以構造以下(4)至(6)的總效應回歸模型。因為樣本中各個省份在資源分布面積、經濟發展水平及其人口規模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直接使用絕對指標進行分析必然產生較大的誤差。因此,本文對絕對指標進行處理,將各類變量用相對指標表示,價格指標除外。模型(4)中,Kcit代表煤炭業固定資產總投資占工業固定資產總投資的比例;Lcit為煤炭業從業人數占工業部門從業人數的比例;RDcit代表煤炭產業中規模以上大中型企業科技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比重。模型(5)中,Kmit為制造業固定資產總投資占工業固定資產總投資的比例;Lmit為制造業從業人數占工業部門從業人數的比例;RDmit代表制造業產業中規模以上大中企業科技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比重。模型(6)中,Ksit為第三產業固定資產總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的比例;Lsit為第三產業從業人數占全社會從業人數的比例;RDsit代表第三產業中規模以上大中型企業科技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比重。4.構造傳導機制的面板回歸模型根據前面的理論分析,煤炭價格波動首先影響各產業的生產要素價格,使各產業的投入產出的經濟效益水平發生變化;其次,各個產業經濟效應水平的變化影響各個產業部門對要素投入需求的變化,進一步影響各產業的產出規模;最后,各產業的生產特性將決定各產業對于創新投入的動力水平,產業的創新動力水平影響要素在各產業間流動的難易程度。為此,本文通過要素流動效應、支出效應和擠出效應來衡量煤炭價格波動對于產業結構演化的影響路徑。具體操作上,建立相應替代變量與煤炭價格之間的模型。

(二)數據來源說明本文研究數據來源于:《各樣本省份的統計年鑒》《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年鑒》《中國勞動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本文采用1999年至2011年共13年間的6個截面單位的78個樣本數據。

(三)檢驗方法與步驟1.面板模型的選定考慮截面數據的差異,變截距模型是Paneldata模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形式,該模型允許個體存在截面的差異,并以截距項的差異來說明。根據個體影響的不同形式,變截距Paneldata模型又分為固定效應(FixedEffects)和隨機效應(RandomEffects)模型。大多數文獻在確定固定效應(FixedEffects)或者隨機效應(RandomEffects)模型時,先建立隨機效應(RandomEffects)模型,然后檢驗該模型是否滿足個體因素與解釋變量不相關的假設。如果滿足假定,選擇隨機效應(RandomEffects)模型。反之,選擇固定效應(FixedEffects)模型。本文選取Hausman檢驗,該檢驗方法是Hausman在1978年提出的一種較為嚴格的實證檢驗方法。因為對于面板數據,考慮其差異,一般運用變截距模型。變截距模型又分為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從大多數研究的文獻來看,通常先建立隨機效應模型,然后檢驗該模型是否滿足個體因素與解釋變量不相關的假設。如果滿足假定,選擇隨機效應模型;反之,選擇固定效應模型。2.檢驗步驟本文根據變量之間的邏輯關系,首先,利用模型(4)、(5)、(6)進行煤炭價格波動對區域產業結構的整體性效果檢驗。通過采取依次添加控制變量的方式,逐個檢驗每一個控制變量加入的效果,以便觀察控制變量對煤炭價格與產業結構關聯效應的影響。其次,利用模型(7)分三個層級對煤炭價格波動的傳導機制進行檢驗,第一層級是檢驗煤價波動對生產要素價格的影響;第二層級檢驗生產要素價格變動將引致各要素如何在各個產業部門間流動;最后,考察煤炭價格變動對于各部門科技創新投入的影響,以及對產業結構演化的作用機制。

(四)結果分析1.整體性實證結果分析根據以上三張表的估計結果,可以看出:第一,煤炭價格與煤炭部門之間存在正相關性,相關系數為0.093,而與制造業和第三產業存在顯著負相關性,其相應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075和-0.129,由此可知,煤炭價格上漲對煤炭資源豐裕的樣本省份的煤炭產業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而明顯制約制造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對于第三產業的制約作用大于對制造業的制約作用。根據前面的理論分析,資源部門繁榮引致的支出效應會對服務部門產生正的效應。而造成本文實證結果與理論差異的原因可能在于,樣本省份煤炭業繁榮所引致的服務業發展主要局限于低層次,比如餐飲及商貿服務,涉及技術性、創新性的如:信息技術、金融等的新興服務需求較少。第二,加入資本和人力資本投入的控制變量后,實證結果依然呈現:煤炭價格波動與煤炭業發展表現為正相關性,而與制造業、第三產業發展保持負相關性,相關系數分別為0.083、-0.065、-0.131,這說明了煤炭價格上漲促使煤炭業投資增長。根據第3行相應估計參數表明,對于制造業來講,資本投資的影響效應大于人力資本投入的效應,但對于第三產業,則剛好相反,即:人力資本投入效應遠遠大于資本投入效應。說明樣本省份制造業是資本密集型,而其三產業依然是勞動密集型。此外,從參數估計效果來看,資本投入與煤炭資源部門產出之間的正相關水平不是很顯著,這意味著,資本投入與煤炭部門產出并不一定保持完全的同向發展變化關系。第三,表1至表3中第4行表示加入了創新變量后的估計結果。根據所顯示的結果,可以看出,雖然創新變量與各產業都表現出正相關性,但相關度存在較大差異。從相應數據可知,制造業對于創新的依賴程度最高,其次是第三產業,而煤炭資源部門最低,且其參數估計的顯著性水平不高。這說明經濟內生增長的關鍵性因素———科技創新對于制造業及第三產業發展的貢獻較大,而對煤炭業發展的作用較小。2.煤炭價格波動對于產業結構演化的傳導機制分析利用模型(7)進行相關檢驗,結果顯示如下表4、表5和表6。第一,煤炭價格波動對各產業生產要素價格的影響。從表4可以看出:a.各產業的生產要素價格變動與煤價波動表現出顯著的同向變化。這表明煤價上漲引致煤炭產業繁榮的同時,也增加了樣本省份生產要素的需求。但是,同等條件下,制造業和第三產業對生產要素的支付成本增加,從而使這兩個產業的發展環境受到了破壞,引致其產業競爭力相對下降;b.從各產業部門的反應程度來看,煤價波動對第三產業的影響程度要大于對制造業的影響。這說明煤價上漲所引致的生產要素比價優勢,與煤炭資源部門相比,制造業部門要大于第三產業部門。這就造成了第三產業部門吸引生產要素的能力被削弱了,進一步說明了煤價波動對第三產業影響大于制造業;c.從對不同生產要素的影響來看,煤價波動引致的資本價格變化程度要小于勞動力價格。但實證結果顯示較低的擬合度,這是因為資本價格的影響因素要比勞動力多,尤其是政策因素。張復明(2006,2007,2008)對山西省的研究發現,該省煤炭行業工資主導其他產業工資變動方向,采掘業平均工資長期高于制造業,在2005年后,甚至超越了IT行業和金融業。從而說明,煤價上漲對制造業、第三產業產生了強大的擠出效應。第二,生產要素價格對各要素在各產業間配置的影響。從表5可以看出:a.煤炭資源部門的勞動力價格與勞動數量的正相關關系顯著,而資本價格與資本數量之間的正向關系并不顯著。這可能因為,煤炭資源部門繁榮,從而價格上漲,這樣吸引資本要素大量流入,當煤炭價格下跌,由于資本投入具有沉沒成本的特征,導致煤價下跌,資本流出現象并不顯著。Corden和Neary(1982)將其解釋為煤炭資源部門對資本要素的鎖定效應。加上地方政府的政策助推,這種鎖定效應會放大。b.制造業部門的勞動力價格和資本價格與各自的均衡數量呈現顯著的正相關性,與資本相比,勞動力價格和勞動力數量之間的相關程度表現出更高的水平。這可能是因為資本價格除了受市場供求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受非市場力量,如政府政策的影響。相比較,勞動力價格受政策的影響較弱一些。c.制造業各要素價格與其要素均衡數量也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制造業部門一樣,其勞動力價格和數量的相關水平要顯著高于資本的價格和數量的相關水平。第三,煤炭價格波動對各產業創新投入的影響。從表6可以看出,煤炭價格波動對于煤炭業科技創新投入的影響系數為0.8798,對制造業的影響系數為0.8012,對第三產業的影響為0.7403。從估計系數來看,煤價上漲對制造業和第三產業部門的科技創新投入影響系數分別為0.0339和0.0071,而且擬合效果較差,尤其是第三產業。這原因可能是,煤炭部門的持續繁榮,促使該部門專業設備的更新升級需求增加,而且,該部門的繁榮使其具備設備更新升級的能力。此外,煤炭資源部門的繁榮會強化該部門在樣本省份科技創新需求的主導地位。這樣一來,其他產業部門的科技創新需求因為產業不平衡發展的結構而弱化,從而呈現出煤炭價格波動對科技創新的顯著擠出效應。

三、結論及政策建議

本文對于所選樣本省份的實證研究表明:a.煤炭價格上漲引致的要素流動效應突出,但支出效應并不顯著。即使加入資本、勞動力、技術等控制變量,煤價與煤炭業依然呈現正相關性,而與其他產業持續保持顯著負相關性。這說明了煤炭價格上漲促使樣本省份煤炭資源部門的主導優勢強化,而對制造業和第三產業發展形成了制約。b.煤炭價格波動與各產業生產要素價格基本上保持同方向變化,但是,在各要素中,勞動力要素價格受到的影響最大。這是因為勞動力要素價格相比資本和技術,受政府政策、技術要求、管理水平等其他客觀因素的影響程度較低。c.資本要素價格與煤炭部門產出水平并不表現為完全的正向變化關系。這是因為煤炭業具有較強的資產專用性,煤價即使下跌,巨大的沉沒成本使得該部門轉移產能的可能性小,鎖定效應明顯。d.煤炭業對其他產業科技創新的擠出效應顯著。煤炭價格波動對煤炭部門的科技創新效應系數最大,且對制造業及第三產業部門的科技創新投入影響微弱,且擬合度很低。這說明了煤炭價格上漲促使煤炭資源部門成為區域經濟創新需求的主體,這進一步抑制了樣本省份制造業、高端服務業等部門對科技創新的需求及供給,強化了煤炭部門對其他產業科技創新的擠出效應,形成了反工業化的產業演化路徑。綠色經濟、循環經濟是我國未來能源經濟的發展方向,改變煤炭依賴型的經濟發展方式不僅對于優化樣本省份的產業結構,甚至對于優化全國的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本文根據以上分析結論,提供以下政策啟示:第一,運用政策手段規范和優化煤炭配置的市場秩序。充分運用綠色經濟、產業結構升級、價格、稅收杠桿等政策工具重新調整該產業的進入門檻,從而提高其產業集中度。尤其是對安全生產條件缺失、生產工藝落后的中小煤炭企業進行重點的整頓治。通過提高準入門檻,一方面可以遏制煤炭產業內低水平重復建設,有利于避免行業內惡性競爭及煤價波動所引起的要素流動及擠出效應,從而防止生產要素向煤炭資源部門過度聚集,以此來改善制造業等其他產業部門的生產要素條件;另一方面產業集中度提高,煤炭資源部門在國際煤炭市場的競爭力將得到增強,也會強化其在國際煤炭市場的定價話語權,這有利于防范煤炭價格異常波動使區域經濟受到過度影響。第二,用創新驅動煤炭產業向下游及相關產業領域延伸發展,從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產業鏈在當前網絡經濟時代已經向價值網絡推進,要拓展經濟發展中任何部門的發展空間,必須對產業鏈或價值網絡中的各個節點進行創新,通過創新提升各產業鏈環節的專業化效率及專業化協作能力,使其不僅具備內部的生產效率,而且能夠充分通過外部經濟來獲取長期發展的長效機制,從而形成煤炭—電力—冶金—建材—鋼鐵—機械設備—金融—法律—貿易—IT等有機的綠色經濟循環網絡。第三,根據綠色環保、循環、節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發展思路,優化煤炭外部成本治理機制。環境壓力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尤其是樣本省份面臨的棘手問題。因此,在進行煤炭產業轉型升級的改革中,應當充分考慮煤炭企業所帶來的環境成本及其可耗竭的特征,綜合環境保護、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三個層次來構筑完善煤炭資源收益的分配制度,尤其是如果將該部門收益反哺環境治理、民生和科技創新,這一方面有助改善內需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科技創新水平,提升其經濟增長的內生力量。

作者:姚延婷陳萬明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研究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欧美精品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 eeuss中文字幕|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噜噜噜噜噜在线观看视频| 99re热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 中文织田真子中文字幕|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 成人免费福利电影| 亚洲娇小性色xxxx| 美女跪下吃j8羞羞漫画|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欧美性受xxxx狂喷水| 噜噜高清欧美内射短视频| 黄网免费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婷婷婷| 日本不卡免费新一区二区三区| 任我爽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美女极度色诱视频国产| 国产看午夜精品理论片| 一个人免费播放在线视频看片| 最近高清日本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v| 国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 无限韩国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精油按摩| 欧美乱色理伦片|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欧美精品xxxxbbbb|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老师开嫩苞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91手机视频在线| 在线观看老湿视频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