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允價值在固定資產計量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企業對自身資產價值估值不準確可能引起財務危機,導致企業經營陷入困境,而固定資產往往占據企業資產總額的大部分,尤其是一些大型生產加工企業,因此,企業實時準確地判斷自身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有著重要意義。但由于企業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都是以歷史成本為基礎進行計量的,歷史成本的可靠性會隨著市場變動而降低,具有很強的不相關性,因此僅從賬面價值不能準確估量企業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由此可見,尋找能夠實時判斷企業固定資產真實價值的方法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大幅提高企業對財務風險的承受能力,加快反應速度。
1使用歷史成本為基礎對固定資產進行計量的優缺點分析
1.1歷史成本為基礎進行固定資產計量的優點使用歷史成本為基礎對固定資產進行計量具有較強的可靠性。在歷史成本的計量下,固定資產是按照購置它們時所付出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是按照購置它們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來記錄的,這種計量方式以交易時可靠的原始憑證作為依據,且企業在該資產后續計量期內一般不作調整,可防止隨意改變會計記錄。
1.2歷史成本為基礎進行固定資產計量的缺點使用歷史成本為基礎計量固定資產也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在物價變動劇烈,通貨膨脹嚴重的時期,固定資產的歷史成本的可靠性會大幅下降,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賬面價值不能真實反映固定資產的實時價值,造成企業財務狀況失實。此外,歷史成本自身所具有的強不相關性與使用者決策所需的相關性是矛盾的。
2使用公允價值為基礎對固定資產進行計量的優缺點分析
2.1公允價值為基礎進行固定資產計量的優點以公允價值為基礎對固定資產進行計量更加符合資產的本質定義。公允價值是公開市場上的交易價格,在此計量法下,固定資產的價值按照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交易形成,是站在交易雙方的市場角度來衡量市場價值的,側重于衡量固定資產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所以,公允價值的概念從理論上解決了資產定義中“預期會給企業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的本質定義。
2.2公允價值為基礎進行固定資產計量的缺點公允價值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可靠性問題,公允價值的可靠程度在會計實踐中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對于固定資產的計量而言,尤其是在該固定資產缺乏活躍市場的情況下,主觀判斷是使用公允價值對固定資產進行計量的主要手段,主觀程度強有可能高估或者低估該項資產的實際價值,人為操縱空間較大。公允價值的可靠性不容置疑的前提是具有活躍市場。同時信息成本較高也是運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的阻力之一,運用公允價值計量的過程要求財務人員在每個會計期末分析各種影響公允價值的因素,這個過程往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幅增加企業的信息成本。
3通過統計假設檢驗法比較分析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
由于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以歷史成本為基礎計量的,與其公允價值具有一定差異,財務人員需要對這種差異進行分析以確定該差異是否具有顯著性,但當企業持有的固定資產種類和數量繁多時,逐一確認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程序繁雜,用時過久。所以財務人員可選擇合適的統計抽樣方法,通過合理抽取樣本,應用適當的統計分析推斷方法,根據樣本數據推斷整體數據,本文采取的統計推斷方法為假設檢驗法,即先大致認識總體情況,然后對總體提出假設,總體假設的正確性是利用樣本資料進行檢驗的,具體過程分為三步:第一,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作為兩個研究總體,通過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在兩個研究總體中抽取樣本,利用樣本推斷總體;第二,使用假設檢驗方法推斷總體之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如果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由樣本推斷整體說明企業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不大,二者基本保持一致;第三,如果由樣本推斷總體的結果表明存在顯著差異,則說明企業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差異較大,需要引起管理者注意并進一步探究其原因。
4實證研究
以一個實例來說明假設檢驗在固定資產價值判斷工作中的應用。某廠固定資產明細表中記錄357個固定資產明細賬,從這357個固定資產明細賬中使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擇15個固定資產明細賬戶作為初始樣本。這15個固定資產明細賬的情況如表1所示。雖是對同一固定資產的兩種數據,在此可將賬面價值及公允價值分別作為兩個總體(樣本)來觀察。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均來自于同一客觀對象,因此兩者總體方差必然相等,但因為總體方差未知,故采用t統計量進行檢驗,運用SPSS數據分析軟件進行分析,選取置信區間為0.05,先根據方差方程的Levene檢驗,sig=0.998>0.05;說明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和實際價值的方差是齊性的,再根據均值方程的t檢驗sig(雙側)=0.996>0.05,可以得出該企業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和實際價值在置信區間為0.05的前提下存在顯著性差異,需要引起該企業財務人員的注意,并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
作者:趙宜晨 張麗風 單位:中原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