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際貿易摩擦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國際貿易摩擦表現(xiàn)形式多樣化。2008年10月以來,我國遭受的貿易救濟調查涵蓋了“兩反“”兩保”全部4種形式。除此之外,還涉及了知識產權調查、技術性貿易壁壘、反規(guī)避、匯率摩擦等形式。
2)貿易摩擦涉案產品種類不斷增加。目前,我國鋼鐵、鞋類、玩具、鋁制品、輪胎、紡織品等行業(yè)仍為“重災區(qū)”,并不斷向彩電電信等產品轉移。
3)貿易摩擦涉及領域廣泛。根據(jù)商務部的統(tǒng)計,迄今為止,國外對我國發(fā)起的貿易調查涉及到紡織、輕工、機電、醫(yī)療保健、食品等行業(yè),已從貨物貿易領域拓展到了知識產權、投資和服務貿易領域。
4)與我國發(fā)生貿易摩擦的國別范圍擴大。據(jù)商務部統(tǒng)計,2008年10月以來,全球5大洲有17個國家對我發(fā)起貿易救濟調查。其中,美洲25起,涉案金額53.25億美元;歐洲6起,涉案2.5億美元;亞洲36起,涉案35.05億美元。
5)低碳經濟將使我國面臨新的更頻繁的貿易摩擦。現(xiàn)在適逢全球經濟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關鍵期,從保護本國新興產業(yè)出發(fā),發(fā)達國家紛紛采取各種形式的技術貿易措施和綠色貿易措施,貿易摩擦發(fā)生更為頻繁。低碳經濟時代,碳關稅、碳配額交易、碳審計與信息披露等各種制度層出不窮。
2我國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策略
2.1建立和完善我國貿易救濟制度
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有關國家肆無忌憚地對我國濫用貿易救濟措施,重要原因就是我國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貿易救濟體系,使得外國在對我國產品采取歧視性做法時,不必擔心會遇到我國相應的報復。因此,我國應根據(jù)WTO規(guī)則,進一步完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以及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法律體系,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和國際慣例的貿易救濟體系。這樣可以形成一定的威懾,使國外不敢輕易挑起貿易爭端,變被動為主動。
2.2改善外貿出口結構,提高商品市場競爭力
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摩擦之所以不斷升溫,直接原因在于我國外貿出口結構嚴重不合理。中國出口企業(yè)要擺脫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需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首先,充分利用國內勞動力和原材料市場,保持價格優(yōu)勢。除此之外,創(chuàng)立自己的品牌或者通過兼并國外知名品牌,建立自己的品牌優(yōu)勢,改變外貿加工的局面,開拓具有中國品牌效應的市場。改變勞動密集型和低科技含量的商品出口結構,擴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產品的出口;減少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的出口,加速資源的有效利用。
2.3運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抑制摩擦升級
中國已經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我們應熟練掌握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規(guī)則,為抑制國際貿易摩擦,打贏國際貿易摩擦做好準備。一旦發(fā)生國際貿易摩擦,解決爭端的一種辦法就是拿起世界貿易組織這個武器。
2.4培養(yǎng)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國際型復合型人才
目前,我國正缺乏一批熟悉國際貿易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專業(yè)人才,這些人必須英語流利,可以與外國進行談判交涉。擁有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對于我國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具有重要作用。在反傾銷國際貿易摩擦中,由于我國此方面的人才奇缺,企業(yè)反傾銷應訴不利。所以,政府、企業(yè)、教育界應該積極重視這類人才的培養(yǎng)。
2.5開征碳稅,降低中國在貿易摩擦中受損風險
一些發(fā)達國家已在討論開征碳關稅,如《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規(guī)定,美國有權對不實施碳減排限額的國家進口產品征收碳關稅。但如果我國已在國內征收碳稅,其他國家再征碳關稅就涉嫌雙重征稅,違反WTO協(xié)議。因此征收碳稅可以降低我國在國際貿易摩擦中受損的風險,并增加我國的稅收收入。
3結語
綜上所述,對國際貿易摩擦的新形勢的把握,有助于我們最大限度地避免國際貿易摩擦,或減輕在國際貿易摩擦中可能受到的損失。面對貿易摩擦日益增多的情況,我們要理性對待,在總結以往貿易摩擦處理方式的基礎上,積極探討貿易摩擦的應對機制,從根本上化解貿易摩擦的困擾,切實維護國家企業(yè)的合法利益,促進我國對外貿易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