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外貿企業發展瓶頸及對策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溫州國際貿易的發展現狀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2009年溫州國際貿易企業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32.z75億美元,比上年下降5.1%。其中進口總額23.39億美元,增長11.9%;出口總額109.36億美元,下降8.1%。
溫州進出口總額從2001年的27.18億美元增長到2009年的132.72億美元;溫州出口總額從2001年的20.08億美元增長到2009年的101.48億美元;溫州進口總額從2001年的7.1億美元增長到2009年的21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總額順差從2001年的12.98億美元增長到2009年的45.08億美元。金融危機對溫州外貿造成的影響較大,2008年出現拐點,2009年進出口總額比2008年下降了7.17億美元,出口總額比2008年下降了9.68億美元。
溫州進出口增速從2001年的34.9%下降到2009年的-5.1%,增速呈曲線下滑的趨勢;溫州出口增速從2001年的33.9%下降到2009年的-8.1%,增速呈“M”型下滑的趨勢;溫州進口增速從2001年的37.9%下降到2009年的11.9%,增速呈“波浪”型前行,略有下降的趨勢。(資料來源:溫州統計局)
截止到2010年10月,溫州經濟有好轉跡象,但前景未明;溫州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溫州國際貿易企業面臨改革開放以來少有的困境。
2溫州國際貿易企業成長力瓶頸
2.1金融瓶頸
溫州國際貿易企業規模小、起步低、實力弱,不少企業沒有充足資金進行投入,信用額度也比較低,無法承擔高投入、高科技含量產品的生產。
2010年以來,國家實施有保有壓的信貸控制措施,銀監會要求各行2010年四個季度按照3:3:2:2的比例進行放貸,全國的各大銀行隨之改變了自己的政策,貸款規模變得緊張,中小貿易企業因為所有者權益小,抵押物少,銀行經濟資本占有高,所以最先受到貸款控制,經常出現月末貸款歸還后而無法續貸的現象。這樣就造成了國際貿易企業銀行貸款的融資渠道變窄,導致國際貿易企業規模和發展受到限制。
2.2創新瓶頸
溫州國際貿易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發展后勁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溫州大多數國際貿易企業是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產品本身科技含量不高,其核心技術層次較低,主要的競爭力靠廉價的勞動力資源,靠價格優勢和成本優勢。第二,企業忽視自主創新。溫州國際貿易企業主在思想上對自主創新重視不夠,對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第三,研發費用投入偏低。大多數溫州國際貿易企業研發費用不超過產品銷售收入的0.2%。投入不足,自主創新缺少源頭活水。第四,產品主要靠模仿。不少溫州國際貿易企業的產品仍停留在模仿國內外大企業,來料加工、OEM業務比重較高,原創性、自主性產品偏少。產品更新周期慢。開發的新產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不多,產品附加值不高。
2.3人才瓶頸
由于歷史的原因,溫州的國際貿易企業主大都文化程度較低,沒有經過系統的現代管理知識培訓,而家族企業的“排異”性使得國際貿易企業對外來人“天生”排斥。高房價、高教育成本、低人文環境成為溫州引進人才,使人才能夠安居樂業,留在溫州持續發展的阻礙。吸引人才難,留住人才更難,人才嚴重缺乏是溫州國際貿易企業發展的主要絆腳石,企業成長缺乏動力。
2.4資源瓶頸
溫州已面臨資源要素嚴重制約的挑戰,這已開始影響國際貿易企業發展的活力和后勁。概括起來有:一是原材料成本不斷攀升,二是能源成本增加明顯,三是溫州國際貿易企業用地成本大幅上升,四是企業環境成本趨向上升。如何破解企業成長力瓶頸,這是溫州國際貿易企業面臨的共同課題。溫州的國際貿易企業家要以科學發展觀作指導,在挑戰中尋找機遇,在困境中尋找出路。
3溫州國際貿易企業成長力提升對策
3.1改善環境
為促進溫州國際貿易企業成長力提升,我們應當結合溫州市情,吸收、借鑒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成功經驗,制定振興溫州國際貿易企業的政策措施。
3.1.1推動企業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
人民幣升值階段,企業如何有效地與金融企業合作,共同規避匯率風險至關重要,現階段,企業應在四個方面加強與銀行合作:
(1)申請外匯貸款或者外匯融資業務。進口企業在進口付匯時可申請銀行外匯貸款,出口企業在提單交付后可申請出口商票貼現等外匯貿易融資業務。貸款利率一般在LIBOR+300個點左右,折合月利率在千分之3.5左右,遠低于人民幣貸款利率。更可以幫助出口企業規避國外應收賬款的匯率風險,幫助進口企業增加財務盈利。
(2)借助外匯理財產品增加盈利。進口企業可以到銀行申請進口匯利達,出口企業可以申請出口匯利通產品,即以人民幣質押申請外匯貸款,用于進口支付或出口商貼現業務,企業可以同時做一個遠期結售匯業務,鎖定匯率風險,賺取無風險的收益。
(3)開展遠期結售匯業務或遠期外匯買賣業務。遠期結售匯業務能有效地鎖定出口收匯的匯率風險,通過遠期外匯買賣,化解大幅波動貨幣(如歐元、日元等貨幣)的匯率風險。
(4)積極推進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以本幣支付業務在2010年6月22日已經在浙江試點,企業借之化解匯率風險。外貿企業可以積極與國外客戶溝通,努力爭取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
3.1.2推廣出口信用保險
金融危機下,國外進口商和銀行的付匯風險加大,如何防范收匯風險,做到既做大出口又控制風險,如何有效識別并做大優質客戶群,這是貿易方式問題,轉變溫州傳統貿易方式已至關重要。進一步推廣出口信用保險業務,以幫助出口企業規避收匯風險。一旦出現收匯風險,則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賠付給出口商,這為溫州出口企業創造了新的市場機會。政府應在三個方面加大推動中信保業務:費率補貼,一些地區的費率已補貼到80%;政府主導,推動中信保加大保險企業覆蓋面;鼓勵金融機構在企業投保中信保保險的基礎上發放信用貸款。
3.1.3政府引導企業轉變經營戰略
(1)引導企業增加進口
浙江的進出口企業,出口遠大于進口,外匯應收賬款很多,外匯資產大于外匯負債,應收賬款匯率風險較大,企業可以增加進口業務,使資產負債表上的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得到平衡,可減少匯率風險。
(2)引導企業開拓市場實施“走出去”戰略
在人民幣對國際主要貨幣不斷升值的情況下,我國出口企業應積極開拓其他市場,如非洲、東盟等潛力巨大的市場。開拓多元化市場,不僅能擴大出口量,給出口企業帶來新的利潤來源,而且能緩解人民幣對主要貨幣的升值壓力,從而更好地在傳統出口市場上競爭。除此之外,出口生產企業要加快轉變對出口市場的過度依賴問題,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學會兩條腿走路,順應國內需求增長的趨勢。
3.2實施提升計劃
3.2.1明晰企業戰略
企業要制定明晰的企業戰略。逐步形成獨特和有效的企業文化。明晰企業戰略、構建企業文化是溫州國際貿易企業刻不容緩的事情。如樹立正確的品牌營銷理念,把一個以產品銷售為中心的企業,轉變為一個以品牌經營為主要經營理念的企業。第一,塑造品牌的獨特核心理念。第二,創新性的差異化概念。進行一定的科技含量和技術創新,仍然可以迅速與其他產品區別開,占領到一個比較高的品牌制高點。第三,實施雙品牌戰略。避開競爭激烈的低價位區間,全面導入現代品牌管理體系,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提升價格,進入中高檔市場。第四,打造區域性強勢品牌。選擇一處戰略性基地市場,作為海外根據地,再向其他地區輻射。第五,品牌形象的本土化。以親和性的品牌形象獲得當地消費者的認同,通過創建自主品牌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3.2.2實施科學管理
溫州國際貿易企業成長力中,管理能力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企業要想真正的走上不斷發展的新路,必須要有與企業實際密切結合的管理模式。同時,企業領導者要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當機立斷的決策能力。企業如果是一顆參天大樹,那么企業的領導者就是整個主干,他主導著企業生長的方向。因此,企業領導者不僅需要掌握必要的經營管理知識,還要具有靈活正確的頭腦和分析能力,將政策、形勢、經營、實踐等因素綜合而成,要長期關注經濟動態,能夠正確把握企業發展的方向。
3.2.3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溫州國際貿易企業要改善軟硬環境,構建一個富有團隊精神和正確企業文化的組織,根據自身特點,依靠組織行為,建立一套有效的引進和留住人才的機制,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想方設法解決人才住房、下一代教育等實際問題,使溫州國際貿易企業在新一輪的創業中再創輝煌。
3.2.4重視匯率風險防范
根據我國出口企業的現狀以及在新的匯率機制下出口企業面臨的問題,提出以下途徑和對策,這些途徑和對策可相互配合和協作,形成一整套防范匯率風險的綜合體系。
(1)提高企業風險意識。企業管理層思想上要提高對防范匯率風險的意識。今后的人民幣匯率是由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人民幣對美元不再像過去一樣穩定,所以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都存在大幅波動的可能。企業管理層要牢記日元“廣場協議”后的表現,努力防范匯率風險。
(2)主動選擇結算貨幣。匯率改革前,人民幣一直盯住美元基本不動,我國大多數出口企業為了便于計算成本、核算收益,在國際貿易結算中一直主要以美元進行結算,而不愿用匯率變動頻繁的歐元、日元等結算。目前,人民幣參考籃子內其他貨幣并不必然升值。因此,在出口貿易中,出口企業可根據自己對外匯匯率的預測,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貨幣計價,把匯率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