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世界經貿發展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全球金融危機導致金融業損失慘重
次貸危機爆發最初本屬美國境內的問題,然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資本市場緊密相連,當房貸與金融商品捆綁在一起,成為資產抵押證券由全球金融機構認購時,一旦源頭次級房貸出現問題,效應就會往外蔓延。由于次級抵押貸款發放的高峰多在2(X)5年底和2以拓年,還貸或拖欠高峰則在2一3年后的2008年。今年以來,美國投資銀行和房地產貸款機構接二連三的出現問題。3月份,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7月份,美國房貸兩大巨頭一房利美和房貸美股價暴跌,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被迫接管“兩房”;9月份,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前五大投行中僅剩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被美聯儲批準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總資產高達1萬億美元的全球最大保險商美國國際集團(AIG)告急、美國最大儲蓄銀行華盛頓互惠銀行也宣布破產。截至9月底,美國金融機構的損失總計7600億美元。IMF預計,全球金融業由于次貸危機造成的損失將達1.4萬億美元。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播對此次美國金融危機的評論是“百年一遇”、“還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還將誘發全球一系列經濟動蕩”。
2.金融市場動蕩將進一步拖累實體經濟
受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的拖累,世界經濟正經歷著嚴重的下滑風險,特別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美國方面,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長環比折合年率由上季度增長2.8%轉為下降0.3%,其中消費下降3.1%,私人投資下降1.9%。9月份,美國制造業指數為43.5,為2001年ro月份以來最低,表明制造業萎縮加快。ro月份失業率升至6.5%,為14年來的最高水平,失業集中部門由建筑業、金融業向制造業零售業擴散。在歐洲,歐元區經濟已經陷人衰退,ro月份經濟景氣指數由上月的87.5降至80.4,降幅創歷史最高水平,消費者信心指數由一19降至一24。日本第二季度GDP環比下降0.7%,9月份實際家庭支出同比下降2.3%,零售下降0.4%。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雖然繼續承擔著世界經濟增長助推器的作用,但也顯現出后勁不足的趨勢,特別是出口依存度高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受到的影響會更加明顯。
3.世界性的聯合救助行動效果尚待觀察
由于資本市場投資者恐慌情緒彌漫,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劇烈動蕩,個別利好消息出臺可能會緩解一陣市場情緒,但市場一旦稍有異動,股市拋售情緒就占據上風。為了緩解市場這一局面,各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聯手行動。一方面,通過調整財政政策,各國政府直接為金融機構注人資本。自從美國國會通過白宮提出的7(X)0億美元救市計劃后,其他國家政府也相繼出臺了各自的救市方案。迄今為止,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奧地利和葡萄牙準備用于向銀行注資、收購銀行和為銀行再融資債務提供擔保的總金額已達1.%萬億美元。
另一方面,通過調整貨幣政策,各國央行也在盡可能加大各自金融市場的流動性。10月8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歐洲中央銀行以及英國、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國的央行均宣布將基準利率降低0.5個百分點。ro月29日,美聯儲再度將聯邦基金利率調低0.5個百分點,達到1%,貼現率降至1.25%。ro月31日,日本央行將其銀行間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下調至0.3%,這是日本央行自2001年3月以來首次降息。除了降息之外,各國央行還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適時增加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目前為止,歐洲央行已經向瑞士、丹麥和匈牙利央行提供了流動性。
IMF10月7日了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在肯定各國采取具體救市措施的差異性的同時強調指出,協調一致的解決方案有利于全球金融系統的穩定恢復。為了更有效地解決問題、走出困境,避免在恢復過程中產生新的其他問題,IMF提出五項原則:一是采取全面、及時的措施,集中解決信貸緊縮問題。各項措施的目標應明確,操作程序應透明;二是措施應當協調一致,避免對其他國家產生負面影響;三是對于發生的緊急情況要及時處理、迅速應對;四是雖然在危機發生時需要動用公共資金,但干預機制應盡量減少納稅人的損失,確保讓責任人承擔風險和納稅人分享將來的好處,政府行動也應有問責制;五是加強監管,力爭在長期內建立更加穩健的全球金融體系。上述措施和方案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穩定投資者信心,但其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