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國際競爭力服務貿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國際競爭力較弱
采用最常用的貿易競爭力指數來評價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其計算公式為:TC指數=(出口―進口)/(出口十進口),其取值范圍為(-1,1)。如果TC指數大于零,表明該類商品或服務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TC指數越接近于1,表明該類商品或服務競爭力越強;如果TC指數小于零,則表明該類商品或服務不具國際競爭力;如果TC指數為零,則表明此類商品或服務的競爭力與國際水平相當。2001—2008年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雖為正值,但數值都比較小,表明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不強。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響,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明顯下降,降至2002年的1/2,表明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減弱。2004—2006年,雖然體情況有所好轉,但總體來看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仍偏弱。2006年之后,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TC指數不斷下降,從0.17一直降至-0.43。特別是2009年,入境消費額比2008年明顯下降,而出口消費額比2008年增加了21%,旅游服務貿易進口首次超過出口,TC指數由多年的正值轉變為負值,表明微弱的競爭優勢已經轉變為微弱的競爭劣勢。2011—2013年,出口只增長6.6%,而進口增長了77.1%。在逆差增大的情況下,旅游服務貿易TC指數呈現向-1接近的趨勢,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下降明顯(詳見表4)。
二、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影響因素
(一)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帶動出境游消費持續增長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持續增加,使居民出境旅游消費需求日益旺盛。我國出境人數增長與GDP、人均GDP增長保持同步,出境人數與GDP、人均GDP的相關系數高達0.98;而出境旅游支出的增長雖然落后于出境人數、GDP和人均GDP的增長速度,但增長趨勢仍保持一致,出境旅游支出和GDP、人均GDP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80和0.88。可見,我國出境旅游的發展與經濟發展高度正相關,出境旅游支出與人均GDP的相關度要高于出境旅游支出與GDP的相關度,說明隨著居民個人收入的增長,出境旅游消費的欲望明顯加強。近些年,我國旅游服務貿易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經濟下滑明顯,失業率劇增,居民可支配收入明顯下降,入境游客消費意愿降低,這些因素使得我國旅游服務貿易出口轉為負增長。
(二)國外對我國出境游限制減少,出境游手續辦理愈加簡便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居民出境游范圍不斷擴大,并得到多國和地區的政策扶持,出境游限制越來越少,程序愈加簡便。在出境旅游方面,我國境內居民可以通過“自由行”等方式赴香港、澳門、臺灣以及歐洲、美國等地旅游,滿足了居民旅游多樣化需求。同時,部分周邊國家為吸引我國游客,也紛紛推出免簽或落地簽政策,簡化了出境游簽證辦理手續[1]。
(三)人民幣持續走強和銀聯卡結算便利化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公布的對我國出境旅游市場消費特征的調查發現,從2004年開始,境外購物一直是我國出境旅游者花費最高的項目,而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到旅游者在境外的購買力,因而人民幣匯率成為我國游客在境外消費的重要影響因素[2]。2005年我國實行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對主要出境目的地的貨幣(例如美元、港元)升值幅度較大,如2001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為1美元=8.2770元人民幣,而到了2013年該匯率為1美元=6.1932元人民幣,升值幅度約為33.6%;2001年人民幣兌港元的匯率為1港幣=1.0608元人民幣,而到了2013年該匯率為1港幣=0.7988元人民幣,升值幅度約為32.8%。人民幣的大幅升值導致旅游服務貿易進口(出境游)價格降低,對整個出境旅游形成較有力的推動作用。此外,人民幣實現跨境結算,在境外使用和接受的范圍越來越廣,接受銀聯卡的商家越來越多,便利了我國游客的境外購物消費。我國公民出境主要集中在港澳臺地區、東南亞國家、韓國、澳大利亞等,這些國家和地區均開通了ATM(自動取款機)/POS(銷售終端),接受中國所有的銀聯卡。隨著中國游客購買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推出諸多針對中國游客的服務,包括提供中文導購員、中文購物標識等[3]。
三、對策建議
(一)高度重視旅游購物,增加入境旅游消費與發達國家相比,旅游購物占我國旅游總體消費的比重偏低,僅為28%~30%,而發達國家此比重高達50%~60%。其原因在于,我國旅游業仍處于大眾化旅游發展的初期階段,發展方式較為單一,對于門票經濟的依賴性較強,而旅游購物仍是旅游產業鏈中比較薄弱的環節。[3]因此,首先要重視和發展旅游購物,促進入境旅游消費。將地域文化與時尚元素相結合,將地方特色與現代文化、現代工藝相結合,創新研發旅游產品和紀念品,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從而不斷提高旅游購物占旅游消費的比重。其次,可借鑒韓國樂天、新羅免稅店以及臺灣升恒昌免稅店的營銷方式,在有條件的城市打造國際購物天堂,注重購物場所的人性化設計、經營服務水平、營銷網絡構建、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為境外游客購物提供免稅或退稅便利,并提供信用卡支付、網絡支付等便捷服務。
(二)大力發展旅游業,夯實旅游服務貿易基礎我國旅游服務貿易逆差的出現以及不斷擴大,從根本上反映出我國旅游業基礎薄弱,發展滯后。因此,促進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發展,提高其國際競爭力,首先應大力發展我國的旅游業。一是大力完善連鎖酒店體系、餐飲、交通等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增加有效供給,提高旅游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二是整合旅游資源,優化旅游產品結構和旅游線路,在保持傳統觀光旅游優勢的基礎上,加快開發休閑度假旅游、商務旅游、歷史文化旅游、地域文化體驗、民俗旅游、主題公園等旅游產品和旅游路線,以適應多樣化、多層次的市場需求;三是構建與國際接軌的旅游服務標準體系,強化旅游企業的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四是加大對旅游宣傳和旅游營銷的投入,建立多語種的國家旅游宣傳推廣網站,加強對國家旅游形象和優秀旅游品牌的宣傳推介。
(三)加快我國旅游企業“走出去”步伐要進一步擴大旅游業對外開放,支持和促進我國有實力的企業到海外投資旅游業,鼓勵企業做大做強。通過合資或并購的方式獲得國際知名品牌及其先進的管理理念、商業模式、產品研發技能、國際化管理人才,實現旅游企業的品牌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提高我國旅游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進而實現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四)提高入境旅游服務質量為了更好地開拓入境旅游市場,針對近年來我國入境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2014年8月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從完善出入境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改進措施。要不斷完善并實施規范旅游市場,提高外國人簽證、出入境等環節的便利化程度,擴大外國人在華包括旅游在內的各項服務消費等多方位措施,以擴大我國旅游出口,彌補不斷擴大的旅游服務貿易逆差[4],促進我國旅游服務貿易均衡發展。
作者:張帆荊雪峰粟翌單位:大連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