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服務貿易發展前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達成的“服務貿易總協定”,服務貿易是指:“從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境內提供服務;在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員境內以商業存在提供服務;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員境內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務?!狈詹块T包括如下內容:商業服務,通信服務,建筑及有關工程服務,銷售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與旅游有關的服務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運輸服務。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服務貿易的發展越來越快,1980至2004年,全球服務貿易規模已經從3600億美元擴大到21000億美元,其間增長了5.8倍。國際服務貿易結構正在走向高級化。2004年,通信服務、建筑服務、保險服務、金融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以及特許權使用和許可、專業服務等現代服務的貿易已占到整個服務貿易的將近一半。在這一過程中,發達國家占據國際服務貿易的絕對主導地位,已占全球服務進出口總額的75%以上,其中,美、英、德三國就占了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差不多30%。
對中國而言,只有在服務貿易方面取得更大的進展,才能更多地參與WTO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并且分享DDA的成果。
對于國內的經濟來說,發展服務貿易有以下作用:
1.解決國內就業問題
服務貿易中的對外勞務輸出、承包工程等服務出口可以直接帶來就業機會。同時,與貨物進口不同,由于服務進口往往與服務業的外資流入結合在一起,也可以吸納勞動力就業。由于中國人口眾多,就業問題一直是中國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
2.更好的利用外資
服務進口和服務業的發展可以改善投資環境,降低商務成本。從長遠看,服務業將成為中國吸收外資的主要領域。
3.提升中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服務貿易與服務業的發展,特別是金融、保險、物流、信息、會計、法律等服務的發展,可以降低農業和制造業的運輸成本和交易成本,促進整個國民經濟效率的提高。
二、上海服務貿易現狀:發展較快,差距不小
上海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市之一。進入21世紀以來,上海的產業結構正面臨重大的轉型,服務貿易和服務產業將在上海社會和經濟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綜合性世界博覽會將于2010年在上海召開,為國內外服務企業在上海的投資和發展提供巨大的商機。
目前,上海的服務業已占到全市經濟總量的48%。2003年和2004年,上海服務貿易規模位居全國首位,年增長率分別達到29%和52%,而且可以預見,這個勢頭還會保持多年。
但是,與城市型國家或地區相比,上海不僅在服務貿易的規模而且在競爭力上差距仍較大:在服務貿易的進出口總額上,新加坡是上海的5倍,香港是上海的6倍。
根據2002-2003年上海服務貿易TC指數[(服務出口-進口)/(服務出口+進口)]的分析,四年來上海的TC指數?O.088~-0.033,顯示上海服務貿易的逆差呈縮小趨勢;但負的TC指數表明,上海服務貿易的總體競爭力仍然偏弱。特別是體現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運輸(-0.088)、金融(-0.607)、保險(-0.116)、專利和特許(-0.965)、教育、醫療和保健(-0.727)等領域,目前競爭力不高。
根據2001年香港統計數據,香港商貿服務及與貨物貿易相關服務產生順差最多,為946億港元,其TC為0.8;其次是運輸服務,產生順差428億港元,其TC為0.3;金融服務產生順差166億港元,其TC為0.6。
這些情況表明,上海在服務貿易上離國際型大都市尚有差距。
三、上海服務貿易存在問題:人才缺乏,基礎薄弱
人才是服務貿易企業的第一資源。例如,上海房地產業雖然蓬勃發展,但叫得響的房地產估價師卻沒有幾個;上海的文化產業要實現國際化,就需要"國際演出經營管理"和"藝術品國際市場營銷"等方面的人才;上海要在國際工程承包中取得競爭優勢,就需要有熟悉國際工程的項目經理、合同專家、財會專家、工程技術專家等,要既懂商務、外語、技術,又要懂項目所在國的法律及國際慣例,而這樣的人才上?,F在十分缺乏。
而對上海的政府機制而言,根據世貿組織列出的服務行業高達150個,分為12個部門,而由于政府以往對服務業的管理是按行業分割的,缺少一個統一的協調機制;而相當多的行業主管部門對服務貿易的認識深淺不同,因此,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和監管方法促進服務貿易的發展,有待進一步探索。
另外,上海缺少本土服務貿易知名品牌。在會計、審計、咨詢、計算機服務、廣告、公關、金融、保險和電訊等專業服務業領域沒有出現,以至于證監會曾指定對上市公司的審計必須由外資"五大所"來操作。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服務業中有不少行業過去是國有壟斷企業,品牌意識不強;民營企業則由于起步晚、規模小,創品牌有心無力;另一方面因為缺乏市場的評價體系和監管方法,所以服務業品牌的建設既缺乏內在的動力,也缺乏外部的良好環境。
四、上海服務貿易發展前景:努力調整,前景誘人
目前,上海的目標是確定了建設"四個中心"國際大都市的戰略,到2010年實現服務貿易總額500億美元左右,順差10億美元的發展目標應該是非常有保障的。具體分析來看,2010年世博會――世界最大的服務貿易項目的龍頭效應,以及北京舉辦奧運和CEPA實施帶來的機遇,以及上海在2004-2005年實現服務貿易25%左右的增長率,實現服務貿易收支基本持平,這些都是確保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保障。
1.建立政府的協調機制。
由于服務貿易跨行業、部門的特征給管理帶來了相當難度,因此建立市一級的協調機制是非常重要的。從政府方面來說,由主管副市長牽頭,組織相關部門、行業負責人定期舉行聯席會議研討部署具體工作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從行業協會方面來說,服務業的行業協會組成"服務業聯盟",以實現"資源共享、交流協作、優勢互補、形成合力",是美、加、澳、日本、歐盟、印度和香港等國家或地區的成功經驗,上海應積極進行這方面的探索。
2.培育服務貿易的知名品牌
發展服務貿易必須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有信用的知名品牌企業。這就需要通過市場誠信體系、認證體系的建設和評選服務業獎項的方法,在今后若干年內,為上海服務全國,走向世界打造出一批響當當的金字招牌。
3.建立服務貿易培訓平臺
培育國際化的貿易人才是發展服務貿易的主要措施之一。建立良好的培訓平臺,促使人才健康的發展才能有效的促使人才不再貧乏。
從服務貿易的第四種形式――“自然人流動”來看,高素質人才跨境服務,就是最直接的服務貿易出口。自然人流動創匯包括:計算機軟硬件、通訊、教師、醫生、護士、家傭、中餐師、點心師等不同專業和不同層次的人才的輸出。這其中,姚明就是最杰出的代表,據測算,姚明在NBA的籃球生涯中,創造的商業價值可達幾十億。
作為中國最有實力的經濟城市之一,上海有著良好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江蘇和浙江的依托為服務貿易提供了良好的資源環境和人才資源。服務貿易和服務產業將在上海社會和經濟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際服務貿易的良好發展將為國內外服務企業在上海的投資和發展提供巨大的商機,為上海服務貿易提供良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