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增長出口貿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
1.1單位根檢驗由于宏觀經濟變量的時間序列大多數是非平穩序列,直接對其運用普通回歸分析會產生“偽回歸”問題,為了處理此問題,首先檢驗序列的平穩性。檢驗序列平穩性的標準方法是單位根檢驗。由圖3、圖4可知,序列lnGDP、lnEX呈上升趨勢,變量的數據明顯隨時間遞增,初步判斷該數據不平穩。由表2可知,lnGDP、lnEX的ADF統計值均大于顯著性水平1%、5%和10%的臨界值,所以序列lnGDP、lnEX都存在單位根,是非平穩的。因此,應對序列lnGDP、lnEX的一階差分ΔlnGDP、ΔlnEX再進行單位根檢驗,ΔlnGDP和ΔlnEX的ADF統計值都小于顯著性水平5%的臨界值,所以序列ΔlnGDP、ΔlnEX都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的。
1.2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協整分析為了進一步分析出口貿易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之間是否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下面對出口貿易水平變量與國內生產總值變量進行協整分析。通過上面分析可知,兩變量序列lnGDP、lnEX均為一階單整I(1),滿足協整檢驗前提,故可考慮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現用E-G兩步法對lnGDP、lnEX變量進行協整關系檢驗。第二步,檢驗上述模型的殘差項是否為平穩序列,即檢驗是否是I(0)序列。上述回歸方程估計殘差序列e的取值如圖5所示。由表4可知,ADF檢驗統計量-3.05795小于顯著性水平5%、10%時的臨界值,因此可認為估計殘差序列e為平穩序列,這表明lnGDP與lnEX之間存在協整關系。根據E-G兩步法原理,上述回歸方程不僅揭示了出口貿易對國內生產總值的影響度,且表明它們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從回歸方程可看出,出口總額(EX)增加一個百分點,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0.837個百分點。因此,該協整回歸方程具有現實意義。
1.3格蘭杰因果檢驗從協整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出口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但這種均衡關系是否構成因果關系,還需進一步驗證。下面對出口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的檢驗結果見表5。從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在10%的顯著檢驗水平下,只有出口額的檢驗結果拒絕了原假設。也就是說,安徽省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只存在單向的Granger因果關系,即出口貿易是經濟增長的Granger原因,但沒發現經濟增長是出口貿易的Granger原因。綜上,本文通過對1992-2013年的數據運用協整檢驗和Granger因果檢驗,對安徽省出口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得出:從長期來看,出口額與安徽省GDP的增長具有顯著的正向關系。這表明,擴大出口是安徽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之一。因此,安徽省要想方設法擴大出口貿易,發揮出口貿易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2安徽省出口貿易面臨的問題分析
其一,企業競爭力不足,缺乏自主品牌。目前安徽省的企業規模較小,技術設備落后,加工行業的技術水平低,很少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安徽省的低成本競爭優勢實質上依賴于低價競銷,產品附加值低,不利于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也不能充分發揮安徽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而且容易引發國外對我省產品反傾銷或保障措施的貿易壁壘。我國企業的很多核心技術都是在模仿國外企業的技術,安徽省的一些企業也是跟在外企后面模仿,缺乏自主品牌,得不到高額壟斷利潤,只是微利[10]。其二,出口體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出口服務。安徽省外貿體制不完善,還沒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體制。通常擁有進出口權的貿易公司收購或者事先簽訂訂單獲得貨源,然后經過進一步加工和包裝對外出口。生產與出口主體分離,造成主體利益的不一致,致使交易雙方掌握的信息不對稱。其次政府支持政策不完善,沒有出臺針對相關產品出口的促進措施,不能激發企業出口的動力。再則就是缺乏有效的出口服務,如信息服務。由于安徽省出口企業規模較小,進入國際市場的時間較短,所以還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國際市場信息渠道,缺乏信息收集、處理、分析的能力。其三,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低,缺乏技術創新。安徽省出口以農產品、茶葉、機電產品為主,農產品出口雖然在不斷增長,但是一些農產品生產成本高,缺乏價格優勢,而且結構不合理,出口層次低,創匯率不高;其次是安徽農產品技術含量低,創新產品少,基本上出口的都是傳統產品,所以在世界市場上可能會受到威脅和挑戰。其四,出口市場過分集中,使出口容易受到發達國家保護主義措施的沖擊。安徽省出口市場主要集中于亞洲、北美,而對中東、拉美、非洲等地區出口較少。這種集中的市場格局,容易受到發達國家對出口產品保護主義措施的沖擊。目前安徽省產品難以達到發達國家的要求,如嚴格的技術標準直接限制了產品出口;嚴格的環保標準削弱了農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優勢。
3促進安徽省出口貿易的政策建議
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培育自主品牌。以市場為導向積極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大力發展具有較強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的產品。在大力發展比較優勢的產品同時,要逐步轉變增長方式,由追求產量最大化向追求效益、提高質量的方向調整。適時改變安徽省的出口戰略,要以市場為中心,選準和創造名牌產品,并以名牌產品為產業鏈導向,培育延伸產業和優化支柱產業,拓展市場,從而提高品牌的營運能力,適應產品市場的國家化、品牌化競爭力格局。安徽省企業可以在原有品牌的基礎上增加品種和規格,也可以增加新的產品生產線,創造新的自主品牌,增強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意識,提高產品檔次,實施有效的品牌戰略。改進出口體制,實行有效的出口服務措施。制定和完善相關出口法規制度,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和制度。加大政府對出口產品的支持力度,強化政府對出口產品的服務功能,建立適應國際競爭力的出口產品管理體制。盡快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對貿易伙伴尤其是發達國家的有關法律規范、技術標準、限制措施等貿易壁壘進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要借鑒有關經驗和總結歷史教訓,另一方面對不合理的貿易保護措施要制定相關對策,并根據國際相關慣例和規則據理力爭。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重視技術創新。安徽省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是推進其出口商品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措施,是加快安徽省由貿易小省向貿易大省和強省轉變的根本途徑,是提高安徽省外貿競爭力的關鍵。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術,提高生產科技水平,通過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產品的質量,從而突破貿易壁壘,增強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為了促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提高出口競爭力,必須重視技術創新,加強自身的技術研發[11]。合理分散出口,采取相關措施應對發達國家的保護主義措施。改變貿易方式,合理分散出口,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引進外國先進的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水平。積極調整出口產品的產業結構,完善出口產品的經營方式,加強對出口產品的國際標準認識,出口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從而讓那些實施保護主義措施的發達國家無縫可鉆。
作者:張敏單位:安徽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