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茶葉產業出口貿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出口數量少、貨值低。多年來,河南茶流通體系不健全,經營和交易方式落后,出口依賴浙江等省轉口,這使得河南茶產業在出口數量和貨值上不僅難以與安徽、福建等產茶大省抗衡,也落后于江西、湖北等省份。根據國家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公布的數據,2014年1~5月,河南茶葉出口的數量在全國排名第11位,出口貨值在全國排名第12位。
(二)品牌創建力度不足。眾所周知,信陽毛尖作為河南信陽當地的著名土特產,和西湖龍井一樣,是一個地理標志,是證明商標。由于地理商標不是某個機構或者個人刻意宣傳的結果,而是由于地理條件和歷史原因形成的,所以沒有明確的權利主體。大量經營者共用一個品牌,使得大家都缺乏維護商標聲譽的積極性,以致很多低質劣質甚至假冒產品出現,嚴重影響信陽毛尖的聲譽。目前,信陽毛尖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基本局限在河南,在外省乃至國外很難見到信陽毛尖的影子。品牌創建力度不足成為制約河南茶葉出口貿易的一個重要障礙。
(三)綠色貿易壁壘的壓力。近年來,隨著全民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茶葉質量安全受到廣泛關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不斷提高茶葉檢測標準。2008年8月1日起歐盟將對殘留在茶葉中的農藥硫丹限量從30mg/kg調整為0.01mg/kg,把檢測標準提高了3,000倍。同年9月1日,對出口到歐盟的茶葉檢驗由原來的100多項增加到200多項。2011年10月1日起歐盟對我國出口茶葉采取新進境口岸檢驗措施。2012年12月20日,歐盟法規(2012/1235/EU),調整來自非歐盟國家進口非動物源食品與飼料進境抽查比例,其中涉及我國的茶葉。日本于2009年5月實施的新《食品衛生法》將設限農藥殘留由83種增加到約144種。2013年2月20日起,日本實施新的食品、添加劑等規格標準,對殺蟲劑三唑磷的限量由前的0.05ppm/kg修訂為0.01ppm/kg,除草劑芐嘧磺隆的限量由前0.02ppm/kg修訂為0.01ppm/kg。愈發嚴苛的檢測標準,使得河南出口茶葉被檢出不合格率風險大大提高,出口壓力倍增。
二、河南茶葉出口貿易對策
(一)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拓寬出口渠道。河南茶葉出口,要堅持鞏固歐洲、開發日本、非洲和北美洲市場的原則,積極完善市場流通體系。一方面要利用多方力量推動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轉型,從目前在國際市場影響有限向跨國集團邁進。政府、企業和行業組織應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大型茶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延長產業鏈,最終成為具有影響力的跨國集團;另一方面要進一步促進茶葉外貿企業發展,支持茶葉外貿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盡快形成若干家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茶葉外貿企業和企業集團。鼓勵茶葉外貿企業發展在線外貿等現代外貿方式,不斷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銷售價格,擴大外貿額。鼓勵茶葉外貿企業開拓新興市場,對茶葉外貿企業面向非洲、北美等新興市場的拓展,以及取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產品認證等國際認證項目予以優先支持。
(二)加大產品宣傳力度,創建國際知名品牌。政府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茶企赴境外參展,宣傳河南茶葉品牌。對企業當年參加重點境外展覽會的前若干個標準展位的展位費給予全額或一定比例的補助,將企業參加由省外經貿廳組織舉辦的境外大型綜合展覽會發生的運輸展品的海運費納入補助范圍,并適當提高對單個企業的年度補助限額。茶葉企業則應在包裝、茶產品加工、茶保健品等領域進行創新,從精神、文化和情感上充分挖掘茶文化的內涵。要結合中國傳統茶文化及河南茶文化,再融入國外文化理念,創新出合適且有效的河南茶文化國外特色宣傳,通過茶葉保健功能的宣傳來擴大歐美國家的銷路。還應該大力宣傳河南茶葉的優質、無污染和保健效果,樹立河南茶葉的良好國際形象,搞活茶經濟、推動茶文化,以茶文化來推動茶消費,提高河南茶葉國內外知名度,創立國際知名品牌。
(三)引用國際先進質量標準,進行綠色生產。相對于歐盟、日本等目標市場對農產品進口的高標準,我國的茶葉生產和檢測標準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河南茶葉要擴大出口,必須引用國際先進質量標準,狠抓茶葉生產質量要求,從而達到國際市場規定的質量要求。河南政府要全面建立茶葉質量可追溯體系,研發替代農藥,建立出口茶生產基地;制定茶葉出口統一標準,規范企業經營活動,保證行業健康發展。河南茶企則應視綠色為發展的生命線,對所收購、流轉、合作的茶園進行無公害改造:翻土,施菜籽餅做成的有機肥,噴灑生物農藥、嚴格控制農藥殘留。把制茶車間建成與生產藥品差不多的極凈車間,員工要戴頭套、穿專用潔凈服、套鞋套,風淋系統吹干凈后,方能進入。茶企還要帶領茶農致富,讓茶農從內心認同高標準種茶,這樣才能實現高標準的質量管控。
作者:樸蓮花單位:周口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