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藥資本結構對財務風險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時間較短,國內學術界對資本結構的認識和研究也相對遲緩。目前,大多數研究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學者普遍認為:我國上市公司嚴重依賴于外部籌資,內部籌資所占比重平均最多不超過9%,且外部籌資中又以權益籌資為主(主要是股票籌資),權益籌資比重一般高達51%以上。關于資本結構的定義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資金來源中所特有的負債資本與權益資本之間的比例,狹義的資本結構則是指企業各種長期資本的比例。國外學者主要傾向于狹義的定義,這是因為:與負債比率、杠桿比率相比,資本結構通常嚴格地與公司經營所需的永久性或長期資本有關,所以,國外一般采用長期負債率這一指標來研究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國內學者的研究則采用廣義的定義,所用的衡量指標是資產負債率,主要研究資本結構的特點以及資本結構、財務風險、企業價值的關系等。
(一)醫藥行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定量分析。
本文選取我國醫藥行業中最具代表性的5家上市公司進行分析,包括北京同仁堂、哈藥集團、國藥股份、東阿阿膠和南京醫藥,并分別從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結構比和債務結構這兩個角度分析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前者采用資本負債率來衡量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結構比,后者采用銀行借款債務率來衡量債務結構。
1.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結構比分析。
資本負債率是反映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結構比的重要指標,該指標值的高低能說明企業的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比例是否合理,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資本負債率為1時的資本結構是最合理的,比較成熟的企業資本負債率可達到1.5,但是不同行業對資本負債率的要求也不同。從表1可以看出,2010-2012年5家上市公司中,資本負債率低于1的有3家,分別是北京同仁堂、哈藥股份和東阿阿膠,資本負債率高于1的有2家,分別是國藥股份和南京醫藥。其中,資本負債率最低的是東阿阿膠,資本負債率最高的是南京醫藥。由此可見,很多醫藥行業的上市公司仍然以穩健型的資本結構為主,認為權益融資具有永久性,無固定到期日,也無償還的上下限,還可以減少利息的支出,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而債務資本利息確定,到期還本付息,給企業帶來財務負擔和經營風險。因此,在籌集資金時,大多數上市公司視權益融資為首要選擇,對于負債過于謹慎,表現為上市后極力擴大股票發行額度,而且分配方案也多以配股為主,很少支付現金股利。
2.債務結構分析。
企業債務包括銀行借款債務、企業債券、融資租賃、商業信用等。一般情況下,企業取得銀行借款的限制條件較多,比如規定企業的資金用途,要求到期償還本金支付利息,企業若不能及時償還,便會陷入財務危機。2010-2012年5家上市公司的債務結構中,北京同仁堂和南京醫藥的銀行借款債務所占比重較大。其中,南京醫藥的銀行借款債務率最高,三年來均超過30%;變化比較明顯的有北京同仁堂和國藥股份,北京同仁堂的銀行借款債務率呈現下降趨勢,這主要是由于該公司近年來考慮采用企業債券籌資所致,而國藥股份在2010年和2011年均未涉及銀行借款業務,直至2012年開始采用銀行借款方式籌資。
(二)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呈現的資本結構特征。
綜上所述,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表現為以下特征:一是資本負債率較低,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除南京醫藥外的4家上市公司的平均資本負債率為0.75左右;二是負債結構不合理,很多企業的流動負債所占比重較高;三是長期融資中更傾向于股權融資。我國的資本市場尚處于成長階段,市場秩序和金融監管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不合理的資本結構必然會引起一系列的財務風險,這對企業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筆者認為,我國企業債券市場相對落后,企業債券發行的審核方式還停留在行政審批制,企業債券利率與銀行利率掛鉤,企業債券無法根據市場需求來確定利率,這大大降低了企業債券市場的籌資效率。而股票市場的投機者較多,使上市公司的管理缺少有效的監督機制。
二、醫藥行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對財務風險的影響分析
衡量資本結構對財務風險的影響程度可以通過計算財務杠桿系數來分析,財務杠桿系數(DFL)是用來反映企業稅后利潤的變動率相當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具體計算公式為:DFL=稅后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年利息)由上述公式所計算的財務杠桿系數較大時,說明企業的財務杠桿效應和財務風險越高;當財務杠桿系數較小時,說明企業的財務杠桿效應和財務風險越低。下面以5家上市公司2010年和2012年的平均資本負債率為例分析醫藥行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對財務風險的影響。假設某公司的銷售收入為135000萬元,固定成本21600萬元,變動成本102000萬元,息稅前利潤11400萬元,非流動資產135700萬元,債務年利率8%,公司所得稅稅率25%。1.2010年平均資本負債率為1.7時,資產負債率約為63%。DFL=11400/(11400-135700×63%×8%)=2.5當息稅前利潤增長1倍時,普通股每股稅后利潤將增長2.5倍,這就表現為財務杠桿效應,當息稅前利潤下降1倍時,普通股每股稅后利潤將下降2.5倍,這就表現為財務風險。2.2012年平均資本負債率為1.8時,資產負債率約為64%(其他因素不變)。DFL=11400/(11400-135700×64%×8%)=2.56當息稅前利潤增長1倍時,普通股每股稅后利潤將增長2.56倍;反之,則降低2.56倍。由此可見,資本結構的變化將引起財務杠桿效應的變化,隨之產生一定的財務風險。從上述計算過程可以看出: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資本負債率變動0.1個單位時,財務杠桿系數就會變動0.06個單位,也就是說產生財務風險的概率變大了,因此企業應該通過優化資本結構,以更好地規避即將產生的財務風險。
三、優化醫藥行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控制財務風險的對策建議
(一)對公司的資本結構實施戰略化管理。
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應對資本結構實施戰略管理,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為提高企業競爭力,保證有充足的資金投入,需要對企業資本構成的發展方向進行全局性、長期性和創造性的謀劃。對資本結構的戰略化管理可以幫助公司制定長遠的發展戰略,支持公司的良性運行及穩定發展。
(二)對資本結構進行合理設計以實現成本與收益的平衡。
政府可以通過大力發展企業債券市場,鼓勵醫藥行業上市公司進行債權融資。一方面可以健全公司債券的發展,為投資者提供一種較好的投資方式;另一方面使公司的資本結構趨于合理,有利于投資者的長遠利益和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另外,上市公司應結合自身情況充分考慮負債的利息抵稅效應和財務杠桿效應,合理安排債務結構和融資次序,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資金成本和財務風險。
(三)對財務人員加強意識教育,樹立風險管理觀念。
上市公司需要對企業的所有財務人員進行風險防范意識的教育,樹立正確的風險管理觀念。為了有效防范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從長遠利益著眼,建立和健全企業財務風險防御機制。
四、結語
企業的籌資活動是一項系統化的財務工作,上市公司所面對的宏觀經濟環境和自身所處的微觀經濟環境也是復雜多變的。筆者認為,企業最終所確定的資本結構只能是次優的,因此,對我國上市公司而言,應該理性地比較資本結構調整的收益、成本與風險之間的關系,以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
作者:孫慧單位:江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