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知識經濟與國有煤炭企業轉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引言
我國當前煤炭企業所面臨的主要任務就是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調整,其是關系國家乃至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議題。煤炭企業作為資源可耗竭的行業,轉型發展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的,而研究、開發和快速發展知識經濟,加快人才和技術資源的大量應用,是實現轉型的源動力。只有發展知識經濟,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推動技術創新和進步,才能真正實現轉型,才能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贏得話語權和主動權。
二、以知識經濟為坐標,探索國有煤炭企業在轉型當中所面臨的問題
首先,主觀因素講,鎖定效應在長期專業化當中的形成。國有煤炭企業以資源優勢為依托,一直從事的都是比較單一的生產、經營模式,因此也就形成了具有牢固單一氛圍的鎖定效應。而在鎖定效應的具體分類上可以將其分為認知性鎖定、功能性鎖定以及行政性鎖定。所謂認知性鎖定就是在舊的思維模式框架下受到一定的計劃經濟的影響和制約,無論是企業的領導層還是員工都緊緊把煤炭生產和經營作為其唯一的運行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完備的思想觀念。對于功能性鎖定來講,就是煤炭企業與自身下游的相關產業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并形成了在產業價值鏈以及供應鏈上的依賴關系,雖然能夠實現聯合當中的共贏發展,但是在一定條件下卻被牢牢的鎖在其原有的產業鏈條當中。所謂行政性鎖定就是國有煤炭企業的轉型受到了國家或者地區政府部門在相關經濟或者政策等方面的制約因素影響,在具體的專業化形成上形成了一定的鎖定效應,從而不利于企業真正有效地實現轉型;其次,客觀角度講,在資金以及人才方面的制約因素影響。雖然近些年來,煤炭市場形勢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是大部分國有煤炭企業從根本上來講也僅僅是恢復性好轉,特別是最近兩年煤炭市場持續疲軟,導致資金實施不足以及具有創新性人才短缺等情況更加凸顯。煤炭企業這些年來還存在著人才流失嚴重的現象,反映在管理層、專業技術層和操作層三類員工的素質不高等方面,導致企業轉型缺少人才技術支撐;最后,在傳統的職能分配上存在不合理現象。從傳統的管理職能來看,主要是圍繞在具體的煤炭生產經營方面。雖然經過了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公司制初具模型,但是由于受計劃經濟所形成的管理慣性影響較深,相關的領導層對內部的生產經營等方面投入的精力過多,而在具體的市場環境、區域經濟、國家相關政策以及知識經濟影響等方面的研究卻存在不足的情況,從而不能較好的實現國有煤炭企業的轉型發展需要。
三、在知識經濟背景下實現國有煤炭企業轉型的措施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一種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經濟形態。創新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動力,教育、文化和技術研究開發是知識經濟的先導,知識和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是最為重要的資源,而科學技術、管理及行為科學知識是重要的部分。知識經濟的興起對投資模式、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教育的職能與形式產生深刻的影響。
(一)運用知識力量樹立多元思維打破產業鎖定針對國有煤炭企業轉型當中所遇到的產業鎖定的制約因素,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產業鎖定進行解鎖。首先,以知識為依托加強在思想方面的引導作用,對轉型工作的超前性意識思維要不斷加強。煤炭企業的發展需要經歷一定的形成、發展、成熟和衰落等過程,到成熟期以后就應該著手進行轉型考慮,如果在衰落期才開始考慮轉型,整個企業就會失去發展動力。因此,要學會運用先進的知識理念增強積極的思想引導作用,無論是領導層、管理層乃至普通員工,都需要具有轉型所需要的超前思維意識,并把有效轉型融入到企業的未來發展戰略當中;其次,企業的領導層要善于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善于營造具有創新意識的思維方式,樹立有利于實現轉型的具有開放性的多元思維,并根據多元發展的相關具體要求,對企業未來的發展進行定位,對發展思路進行擴寬,對傳統的產業聯合要善于打破,從而建立適合企業發展需要的產業價值體系;最后,以發展知識經濟為背景,努力實現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形成具有團隊精神的學習氛圍,從而為企業內部補充吸收更多的有用信息和知識,為轉型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內部動力。
(二)在知識能力的作用下實現企業的改革和結構優化首先,對于國有煤炭企業來講,要善于利用改革發展的優越環境,借助于國家相關政策對企業進行改革和創新,為企業轉型在體制上提供保障。國家在政策層面對煤炭企業的轉型承擔了大部分的改革成本,因此這樣的機遇是很難得的。另外,在轉型過程中要對相關輔業加快改革步伐,要善于運用三種資產對輔業員工的身份進行替換,要加快對企業辦社會職能的分離步伐,醫院、后勤物業、托幼、消防等職能要盡快的轉交出去,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運行成本和負擔。還要對企業的管理機制進行有效的轉換,建立領導能上能下和員工能進能出的運營機制;其次,對于那些資源快枯竭的礦井要及時的破產退出,從而最大限度地消滅虧損源。再次,要善于運用投資領域的發展優勢,使投資主體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探索利用債轉股等方式,對企業進行多元化和深層次的改革;最后,人才的培養和技術創新的投入是關鍵,要加大對三類員工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力度,強化人力資源管理,實施科技興企和人才強企戰略,為企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和人才支撐。
(三)理順管理職能,促進企業的轉型發展德國魯爾區是煤炭企業轉型的代表,其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能是要求政府給予政策支持,通過市場研究發展客戶。他們特別注重對能源未來發展的研究,為此聘請了大量的專家,不僅對煤炭資源的有效利用進行研究,而且深入探索上下游相關聯行業的發展。對于國有煤炭企業來講,要善于對國外優秀的經驗和方法進行借鑒和吸收,對內部的管理職能進行創新,改革機構設置,優化管理體系,充分利用好“互聯網+”等新興事物,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并有效利用知識經濟所帶來的發展動力和科學力量,對企業的政策研究、戰略管理以及技術支撐等方面進行合理利用,并在知識經濟的框架下引用和培養一批具有高層次的專業化的綜合型人才,抓住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和機遇,加快知識經濟發展步伐,從而使企業實現真正轉型,能夠跨越發展永葆活力。
四、結語
煤炭開采業是關系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行業,因此,對煤炭企業有效轉型關系到國家的未來發展和安全。在國有煤炭企業轉型的過程中要善于運用發展知識經濟所帶來的作用和力量,并將其有效的利用在企業的轉型當中,從而更好的推動國有煤炭企業轉型的有效實現。
作者:蘆超 單位: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