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整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雜志》2014年第十九期
1.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存在目標差異資產管理的直接目標便是“最大限度的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保證其完全與完整”。與資產管理不同,預算管理則是側重于對投入的控制與管理。
2.資產的購置、占用、處置與預算管理相脫節這種脫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在資產形成時,存量調整與增量投入相脫節;在資產占用時,資產的實際投入與資產使用狀態的績效考評相脫節;在資產處置時,資產管理與收入管理相脫節。(1)在資產形成時,存量調整與增量投入相脫節。事業單位的資產通常是由上級財政部門等通過預算安排對其投入。目前,我國財政并未建立統一的資產預算機制,因此,在對各事業單位進行資產預算安排時,多是依據基數增長的方法,而非具體根據每個事業單位的資產存量多寡、質量優劣、資產分布等,從而導致對事業單位資產購置的資金投放存在較大的盲目性。不僅如此,在這一預算管理方式下,對存量資產的優化與盤活等也考慮不足,從而加劇了事業單位對資產的調控難度與資產配置的不平衡性。(2)在資產占用時,資產的實際投入與資產使用狀態的績效考評相脫節。在目前的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資產一旦形成,基本就由其所屬的事業單位和所在部門無償占有并使用。針對這種使用狀況,事業單位目前尚無相關的考評機制。而各事業單位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熱衷于爭經費、購資產,對資產的真實使用狀態和使用效益的關注度則較小,也很少會顧及。容易導致上級財政部門對事業單位的資產預算分配不公平,各事業單位之間的資產配置也會存在不均勻的狀態。(3)在資產處置時,資產管理與收入管理相脫節。當前,我國事業單位資產在處置時,會產生部分處置收益。根據我國目前的制度,上級財政部門僅擁有財政資金與經費的核定與使用權,而作為資產管理部門卻并不擁有資產處置收益的處置與使用權。資產處置收入雖然數額不大,但由于并未納入預算管理,因此對資產管理存在一定影響。同時,這也是我國遲遲難以實現資產優化配置、資產余缺調劑機制難以建立的深層次原因。
3.我國財政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的職能相脫節目前,我國財政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的職能存在相互脫節的現象。首先表現為由于受計劃經濟時代下管理體制的約束,在國有資產管理職能的界定方面,我國財政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的職能界定尚清晰。而且不僅如此,兩部門的職能分工也不夠明確。由于資產購置的資金使用權由各事業單位掌管,因此財政部等上級部門對各事業單位的資產基本不具有約束力。唯一的約束僅在于“投入控制”,而對所投資金究竟形成何類資產,以及所購置的資產是否合理等,則并不了解。于是從客觀上造成了資產無序和資產配置失當等問題。
二、針對我國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幾點建議
由于我國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在制度安排上存在一定缺陷,使二者的管理工作有脫節情況的發生。當前的這種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模式,嚴重影響并制約了我國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自身價值與社會功能的實現,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職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制約。這與我國建立責任、高效、節約型的政府要求不相適應。在此背景下,改革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并使二者進行有效結合,已經迫在眉睫。首先,應從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共同角度出發,建立合理有效的資產配置共享機制。通過該機制的運作,實現對事業單位的閑置資產和臨時性資產進行合理調配,以最大限度的發揮資產使用效益。此外,通過該機制,實現對大型機械設備等資產的共建、共用、共享,降低對資產的重復配置,從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其次,目前隨著我國事業單位改革的進展,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體系都都有了進一步完善??v觀我國事業單位整體,所涉及的資產種類與數量都較多,因此,面對一些新的資產配置預算時,應重點把握重點大型資產的配置。此外,還應針對重點的大型資產(比如房屋、大型設備、車輛等)制定“資產運行費用額度標準”,以此進一步實現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密切結合。面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應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推進,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發展。再者,我國各事業單位應大力宣傳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理念,提高管理者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結合的認識。唯有各事業單位、各部門都充分認識到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巨大作用,方能從主觀上帶領單位上下員工將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并不斷深化改革,從而提高事業單位的整體管理能力。
最后,還應充分發揮事業單位自身審計與財政監督的作用,對所配置的資產的管理情況與預算情況進行審查。凡是未批準的設備等資產一律不得購置;而對前期已有預算,后期需增加預算的資產,則應按規定程序或逐級上報征得同意之后方才可實施購置;而針對超配置、超預算的資產采購,則應予以及時糾正和查處,并強化對責任人的處置。
作者:王卓單位:山東省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