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城市化進程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范文

城市化進程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化進程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城市化進程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摘要:經濟發展需要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會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發展。本文從實證的角度論證中國城鄉結構的轉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并進一步展望隨著城市化水平和勞動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中國的創造力和綜合國力將是無比巨大的。

關鍵詞:城市化;經濟增長;貢獻

一、我國城市化的路徑

1955年,我國GDP800億元,第一產業占51.6%,人均130元,城鎮人口比重為13%,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從此,新中國領導人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艱難的工業化建設,城市化就此發展。六十多年來,我國城市化路徑可以從圖1中明顯地反映出來。我國城市化路徑的階段性是很明顯的。改革開放以前城市化進程很緩慢;改革開放以后發展很迅速。改革開放以前的城市化路徑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1951-1958年發展較快,城市人口占比由1951年的11.5%%提高到1958年的16.1%;(2)1959-1961年發展迅猛,城鎮人口占比達19.9%(3)1962-1979年的城市化幾乎停頓,1979年城鎮人口比重為18.1%,比1961年還低。總之,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城市化發展較緩慢。究其原因:第一,“一五”期間,我國以發展重工業為主。此階段,重工業的基建投資占全國基建總投資的比重高達49%;第三產業發展嚴重滯后,農村勞動力進城速度十分緩慢。第二,管理制度僵化。由于受戶籍管理制度限制,農村勞動力很難進入城市,城市化路徑嚴重受阻。改革開放以后,經濟發展空前高漲,城市化路徑非常明晰和寬廣,城鎮人口比重由1979年的18%迅速提高到2009年的46%,每年平均提高0.94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前的3倍多。此期間,我國城鎮人口增長速度居世界前列。1979-2009年中國城市人口年均增長率為4.39%,而1979-2009年世界城市人口的年均增長率低收入國家為2.9%,中等收入國家為2.38%,高收入國家為1.5%。總之,2009年中國的城市化水平仍不夠理想,比2008年49.6%的世界平均水平低3.79個百分點。2009年之后中國城市化發展較快。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7年多項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城鎮常住人口達8.1億人,比上年末增加2382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億人,減少1279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中國城市化率)為58%。我國城市化水平數據顯示,2017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8%,比2012年末提高4.9個百分點,2009-2017年城鎮人口每年增加2000多萬人,投資和消費需求空前活躍。戶籍管理制度改革,農業人口進城加快。2017年末,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2%,比2009年末提高6.5個百分點。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末,我國的城鎮化率平均為58%,有十個省份的城鎮化率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北京以城鎮化率87.6%排全國第一,天津、上海排在第二、三名,但是由于北京、天津、上海其本身只是一個城市,所以不適合和其他省份做比較。2014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指出將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作為新型城鎮化戰略的主戰場,三四線城市在城鎮化過程中,將成為政策、資金的密集區,釋放大量土地,產生很多需求和機會,這將吸引更多人口回流三四線城市。

二、我國由鄉村社會進入城市社會的經濟考量

(一)我國正由鄉村社會向城市社會的轉變

我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帶來了巨大的城鄉發展的變化,城鎮人口比重由11.5%提高到58%。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主要發生在1979年以來的30年中。1979年是中國城鄉人口增長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的一年。在1979年以前的大部分時間中,從人口的增長規模來看鄉村大于城鎮;在1979年以后經濟數據看,人口的增長規模在多數時間里城鎮大于鄉村。到1996年城鎮人口增長2130萬人,而同年鄉村人口出現負增長,中國正在實現由鄉村社會向城市社會的轉換。中國國家統計局2018年2月28日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逾13.9億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億多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58%,比上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有戶籍的城鎮化人口占比也提高了。2017年末,有戶籍的城鎮占比為42.35%,比2016年末提高1.15個百分點。此外,數據顯示,2016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出生率為12.43‰;死亡人口986萬人,死亡率為7.11‰。2001-2017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37.66%增長到58%,平均每年增長1.2%,意味著平均每年2000萬農村人口流入城鎮。專家認為,目前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距離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仍有較大差距,這也意味著巨大的城鎮化潛力將為經濟發展持續釋放動能。目前中國仍在經歷快速城鎮化時期,城鎮化對需求有很強的拉動作用。“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45%左右。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此前預測,2030年,中國城鎮化水平將達到70%,屆時中國城市人口總數將超過10億。中國社會科學院也在此前的一本藍皮書中預測出相同的數字。

(二)城市化水平提高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

經濟增長和發展需要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將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對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成就充分證明,城市化水平越來越高,對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就越來越大。下面就改革開放以來不同時間段GDP的增加、從業人員和勞動生產率的變化的具體數據看出城市化水平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三、結論

城市化與經濟增長互為促進,經濟增長需要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又會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4]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健康和快步,城鎮化的增速必將越來越迅猛,第二、第三產業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第二特別是第三產業對勞動者的吸納也會越來越多。不過,對生產效率的提高應常抓不懈,我們不能滿足于現有的生產效率,必須正視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目前還沒有過渡到城市化社會,人們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準離城市化社會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但向城市化社會發展的滾滾洪流是不可阻擋的。據有關媒體報道,到2020年(以15億人口,60%多的城市化水平計算)我國城市人口將達到10億人,超過歐美城市人口的總和。如果我們有與現代化城市相匹配的生產效率,那么我國的創造力和綜合國力將震撼整個世界。

參考文獻

[1]孫久文,葉裕民.區域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葉裕民.中國城市化之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3]宋棟.中國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實證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4]王嗣均.中國城市區域發展問題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李揚林 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久久久久久| 在线麻豆国产传媒60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四虎影视884aa·com| 香蕉大伊亚洲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aaa毛片在线|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嘿嘿嘿视频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黄色91香蕉视频|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aaaaa毛片| 好男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看片|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xxxxx免费视频| 斗鱼客服电话24小时人工服务热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本免费精品视频|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动漫美女被免费漫画| 色婷婷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小说专区图片专区| 丝袜诱惑中文字幕|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特一级黄色毛片| 免费a级毛片高清在钱| 香蕉高清免费永久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网红鹿女神厨房被饥渴的|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37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757| 中文字日本乱码|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