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聯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統計與咨詢雜志》2014年第四期
一、能源總量和經濟增長的描述統計
能源消費總量能源消費總量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一定時期內物質生產部門、非物質生產部門和生活消費的各種能源(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氣、電力等)的總和,通常分為終端能源消費量、能源加工轉換損失量和損失量三部分。由圖3可以看出,能源生產總量與能源消費總量的總體趨勢呈現增長模式,且生產與消費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以從未有過的增長速度迅速增長,與此同時,我國的能源消費也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自1992年起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都要比生產總量高,在2002年開始能源供應速度遠遠趕不上能源的消費速度,且缺口逐年擴大,這與中國在2001年12月加入WTO有一定的原因,加入WTO有利于擴大出口,生產加大,消費的能源就會增加,但同時能源的存量有限,且能源生產的技術尚未達到較高水平,無法供應能源消費的速度。近年來能源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阻礙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未來的能源存量能否支撐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源消費和經濟增長之間有何規律性和特征,這些都是國家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因素,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由圖4可以看出,我國的能源結構中,煤炭的消費量在65%—80%之間,占據很大的比重,這也決定了煤炭在中國能源生產的主導地位還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從1990年至2002年,我國的煤炭消費量所占比重逐漸減少,在2002年至2007年所消耗的比重開始增加,2007年至2012年又出現下降趨勢,達到最低比重為66.6%;我國的石油消費量比重在1990年至2002年是逐年增加的,在2002年達到最大比重為22.3%,在2002年至2012年總體呈現下降趨勢;水電、核電、風電的消費所占比重逐漸增加;天然氣所占比重最小,總體趨勢逐漸增加,特別是在2008年至2012年。
3.國內生產總值經濟增長用國內生產總值來衡量,并經去除價格影響后得到實際GDP值。由圖5可以看出,能源消費總量和國內生產總值是逐年遞增的。且GDP的增長速度要大于能源消費總量的速度,那么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呢,這是我們主要研究的問題與方向。
二、能源消費總量與經濟增長的模型研究分析
通過《中國統計年鑒》中,我們選取的變量為中國能源消費總量(EC)、國內生產總值(GDP),中國能源消費總量(EC)、國內生產總值(GDP),且在分析中把能源消費總量記為X,國內生產總值記為Y。同時為了消除變量異方差的影響,對能源消費總量(EC)、國內生產總值(GDP)進行了自然對數變換,記為LNX、LNY。由檢驗結果可知,LNX的原始序列和一階差分序列均為非平穩的,二階差分的ADF檢驗值為-3.466208,小于所有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則拒絕原假設,即LNX的二階差分是平穩序列;LNY的原始序列和一階差分序列均為非平穩的,LNY的二階差分的ADF檢驗值為-3.457801,小于所有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則拒絕原假設,即LNY的二階差分是平穩序列;因LNX、LNY的平穩序列都是二階單整序列,可以進行協整分析,判斷他們之間是否存在著穩定的長期均衡關系。首先用OLS法估計長期均衡方程對GDP和EC進行回歸,得到協整回歸方程如下:LNY=2.216622LNX-3.969362+ξt(17.75***)(-10.92***)為避免出現偽回歸現象,我們進一步判斷殘差序列是否平穩,檢驗結果顯示殘差序列ξtADF的檢驗值為-2.140791,小于顯著水平5%的ADF臨界值-1.9574,表明殘差項是平穩的,則說明我們的方程擬合效果是合理的,兩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中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協整檢驗的結果表明中國能源消費總量和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但是協整分析不能確定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進一步的,采用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方法對其進行檢驗,檢驗結果顯示,原假設“LNYdoesnotGrangerCauseLNX”發生的概率為0.81733,此時我們不拒絕原假設,即認為經濟增長不是引起能源消費總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原假設“LNXdoesnotGrangerCauseLNY”發生的概率為0.00223,此時我們拒絕原假設,即認為能源消費總量增加是引起經濟增長的Granger原因。因此,可以得出結論:中國能源消費總量與經濟增長之間僅存在單向Granger因果關系,即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的增加會促進經濟增長,反之則不然。
三、建議
根據前面對能源消費和能源生產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議:
1.調整和優化能源的消費結構。根據分析1990年至2012年的能源消費數據進行的分析研究,發現,煤炭在能源消費中占據的比重最大,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所占比重很小,我國能源優化結構不合理。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石油、天然氣等清潔高效能源在未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將會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應提高天然氣、水電等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另外應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2.節約能源資源。能源資源有許多非再生資源,在開發、使用過程中,以最小的資源代價發展經濟,以最小的經濟成本保護環境,積極采用有利于能源節約的先進技術。
3.提高能源利用率。在有限的能源總量情況下,提高能源利用率顯得尤為重要,政府可以采取政策鼓勵企業重視對能源的利用率,通過引進技術,加快發展技術市場,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從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作者:劉曉華劉瑞瑞單位:山東工商學院統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