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業能源消費碳排放測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統計科學與實踐雜志》2014年第六期
一、能源消費數據及碳排放計算結果分析
(一)數據來源
采用的基礎數據來自2010-2013年寧波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年報及統計年鑒數據。
(二)碳排放計算結果
根據各能源品種的終端消費量以及碳排放系數,可以測算2010-2013年寧波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的碳排放情況(表3)。
(三)結果分析
1.碳排放量穩步上升由表3可知,2010-2013年寧波市規上工業的能源消費產生碳排放總量為5955.91萬噸,折算成CO排放量為21858.2萬2噸。2010-2013年年碳排放總量分別為1339.68萬噸、1527.86萬噸、1512.37萬噸和1576萬噸,除2012年受經濟不景氣影響略有回落,其他年份呈穩步增長態勢。
2.碳排放強度有所下降“十二五”前三年,寧波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碳排放強度同比分別上升1.8%,下降5.7%和3.5%。由圖1可知,寧波市規上工業經濟發展較快時,碳排放增長較快,增加值碳排放強度也相對較高,同比不降反升。經濟發展較慢時,碳排放增長更慢,碳排放強度下降較快。
3.碳排放源比較集中原煤是寧波市最大的碳排放源。雖然表3中顯示電力的碳排放量最高,但近絕大部分電力碳排放來自原煤燃燒,熱力同理。因此可以視原煤為該市最大的碳排放源,四年累計約占全市工業碳排放的69.3%。其他石油制品是第二大碳排放源。2010-2013年寧波市規上工業累計消費其他石油制品1279.5萬噸標煤,產生碳排放749.4萬噸,占總排放量的12.6%。焦炭是第三大碳排放源。2010-2013年寧波市規上工業累計消費焦炭695.5萬噸標煤,產生碳排放594.7萬噸,占總排放量的10%。原油在寧波市一次能源消費中占了相當高的比例,但由于它在寧波市用于原油加工轉換進行煉油,碳分子進入了石油制品中,并非終端消費,因此原油并非寧波市的主要碳排放源。從趨勢看,四年來,寧波市碳排放量中煤炭等高碳含量能源的碳排放比重呈略有下降。2013年煤炭類能源碳排放占總排放量的80.1%,比2010年下降了2.4個百分點。含碳量相對偏低的油制品類能源碳排放比重有所上升。2013年油制品類碳排放占總排放的15%,比2010年上升了1.4個百分點。含碳量最低的氣類能源占比很小,四年來也略有上升,但總體平穩。
二、節能減排措施建議
在現階段的經濟增長模式中,要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就得依賴能源的消費。經濟的發展是導致碳排放量增加的主因,但減少碳排放并不能通過減緩經濟增長來實現,降低能源消費強度是抑制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從長遠來看,改善能源消費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從近期來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技術改造等節能措施是節能減排的主要途徑。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強回收利用。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火力發電、供熱的碳排放量很高。2010-2013年,這兩項碳排放占寧波市工業總排放超過了55%。由表2可知,2013年寧波市發電、供熱碳排放系數與2010年基本持平。如果能有效提高發電、供熱效率,大力發展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是降低碳排放強度的有效手段。此外,加快余熱、余壓、余氣的回收利用也是抑制碳排放增加、節約能源的有效途徑。
2.加大能源結構調整力度,發展低碳能源和新能源。2010-2013年煤炭類作為高碳能源占了碳排放總量的80.6%,而相對低碳的氣類能源只占4.4%。雖然要在短期內很難改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但若能進一步加大對水電、天然氣、風能及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使用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碳排放量的增加速度。
3.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轉型。產業結構的變化對碳排放強度存在顯著影響。寧波市應嚴格按照國家和省、市產業政策,做好項目規劃控制、行業對標控制,增加高附加值行業比例,積極引進低碳行業,加緊對高耗能行業的改革,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嚴格控制高耗能行業、高耗能項目的低水平擴張。
作者:許海燕單位:寧波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