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經濟林育種發展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目前我國是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2020年前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未來經濟發展主要驅動將由以投資為主導轉向以消費為主導。經濟林育種就是立足生態環境美好的農村,從系統生態學和景觀美學角度出發,根據經濟林的樹種特性和遺傳變異特點,結合科學的育種試驗方案,建立集經濟林育種的種質收集、繁育、子代測和果品及農作物生產的綜合基地,基地兼有觀光、美學、教育及科研功能。
1經濟林育種經營主體選擇
經濟林育種是一個科技含量高,理論性強,時間持續長的系統工程,其經營主體從目前來看普通農民及個人是很難完成的,因此政府主導下非營利性的科研院所和自負盈虧的經營企業是較好的選擇。政府主導主要是有高校和科研院所,或者是國有企業。政府主導也有其局限性,比如研究機構沒有市場壓力,不能有盈利行為,導致育種效率不佳,延續性也存在諸多問題。自負盈虧的經營企業為主導的經濟林育種模式將是未來經濟林育種主要發展方向。從現階段來看,農村土地還不能隨意的流轉,很難形成理想的成片育種基地,所以企業+基地+農戶模式是最可行的模式。
2育種基地位置選擇
林木生長需要一個較好的自然條件才會更好地達到育種目的,因此選擇良好的立地自然環境至關重要,這也是決定整個基地能否產生最大經濟效益的關鍵。基地內可以形成多個小氣候,土壤有一定的變異,這一方面可以栽培更多的經濟林品種,增加物種的多樣性,同時也可以做一些局部的育種試驗。選擇的基地要符合更多目標經濟林樹種的生境,或者較多的目標經濟林適應該基地。基地一般要選擇海拔500~7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及盆地周圍,水質純凈,空氣清新,雨量充沛,溫暖濕潤,土質疏松肥沃,土壤有機質和營養物質豐富。同時要求遠離城區、工礦區、交通主干線、工礦污染源等,基地土壤、水源和空氣符合《GB15618~1995》、《GB3095~1996》、《GB3095~1996》及《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考核管理規定(試行)》,并設立緩沖帶。
3育種基地的具體規劃
育種是基地建設的最終目標,因此任何經濟林育種要嚴格按照育種計劃和育種試驗設計進行布局。根據樹種特性選擇相應的微環境,最終再考慮是否符合空間美學價值及總體經營的便利和有效性。基地的功能區劃有:雜交群體栽培區,種質收集區、引種區、良種繁育區,雜交子代繁育區,采穗圃區,品種區域化試驗區和生活辦公區等。按照經濟林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及育種要求并結合美學要求進行經濟林樹種配置,點綴于整個基地內,以生產種子及穗條為主的經濟林和種質繁育區,則要選擇立地較好,地勢平坦位置,進行高度集約經營。同時建設好基地林間步道設計,各個功能區步道要適合休閑觀光功能,功能區內根據需要設立觀光步道和生產步道。
4經濟林育種基地的經營手段
首先,可以根據環境和生產條件積極開發無公害、綠色及有機果品的生產,比如培育較好的經濟林雜交群體的果品,發展林下蔬菜、藥材、花卉或者其他糧食作物;其次,發展林下養殖,比如散養雞鴨羊,同時也可圈養其他經濟動物,這樣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還可以為基地林木提供有機肥;再次,養蜂,發展蜂蜜是基地高效經營的重要方法之一,因為經濟林樹種一般蜜源豐富,養蜂除可以帶來較高經濟效益外,還可以通過蜜蜂進行花粉傳遞,大大提高了經濟林果品的產量;最后,充分發展基地的觀光、游憩及教育相關功能。基地經營一定要統籌管理,分類經營,基地內的農戶只經營具體的其中一項,在時間和能力允許范圍可以適當增加基地其他經營項目,一旦有與經濟林育種相關工作,基地內的農戶要全力以赴參與經濟林育種的相關工作,這樣就可以保證基地內各種工作有條不紊的順利開展。在營銷手段上可以借助于現代電子商務網絡平臺,盡可能采用B2B模式,充分利用現代物流網絡,對基地生產的果品進行跨區調撥,就近配送,全國24小時內必達,以保證產品的新鮮及滿足顧客對產品多樣性的需求。也可以采用專賣店、特許經營及加盟店的形式建立全國性的營銷渠道。基地經營可以采用直營、加盟、特別許可等方式實現規模效應,同時引入自助和體驗式采摘,并定期開展博覽會、新產品及展示會,舉辦相關學術交流活動。
5經濟林育種基地產權問題
基地建立主要目的除了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并在此過程完成育種目標,產權問題的解決是基地發展的前提,也是實現基地經濟價值的重要條件,因為育種樹種是多年生樹種,子代選育需要很長時間,對高世代育種來說時間是非常漫長的,因此基地的產權問題的解決是實現育種目標成敗關鍵。我國土地是公有的,個人只是土地的承包者,農民收入主要是通過土地耕種和耕種之余其他工作收入。如何從農民手中獲得土地,主要有以下幾種:租賃、一次性購買承包權、農民將土地入股。失去土地的農民,可以成為基地的產業工人,或者經營基地內的某一功能區,比如果品生產、有機作物生產、其他衍生的經營內容;也可以投資成為基地所有人之一。因此基地產權問題解決其實就是解決基地農民生活保障問題,農民土地入股是保障基地產權最有效的辦法。
6基地的技術支撐體系建立
強大的技術支撐體系是保證基地高效運行重要保障,也是基地保持強大市場競爭力并達到高水平的育種目標的前提。在人才方面需要若干遺傳育種及植物栽培技術方面的骨干或者是科研帶頭人,在實驗室建設方面,建立條件完備的總實驗室和分基地的基礎實驗室是技術支撐體系重要內容,同時根據需要建立各個層次的技術支撐體系。主要人員比例:育種方面的人員需要按正常的科研任務進行完整的配備,培育方面人員根據基地培育樹種或者是作物內容進行具體安排,同時需要具有農業知識及經濟學的背景管理人員1~2人,精通財務的總監及電子商務和網絡技術人員各1名,根據企業發展的大小隨時調整相關人員。
7展望
通過上面的描述可以得出如圖1所示的經濟林育種經營的總體構架。我國是林業大國,但不是林業強國,經濟林育種是發展林業強國的重要基礎,也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經濟林育種水平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體現。中國現在雖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中國農村經濟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正處于關鍵期,而以經濟林育種為主導的農村經濟在此關鍵期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以經濟林育種為主導的農村經濟綜合發展模式符合未來人們生活要求,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可充分解決未來人們的生活與發展問題。
作者:黃建華單位:福建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生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