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區域經濟的增長、產業結構的優化、環境保護等具有重要的影響,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城市基礎設施的功能及其先進程度也是影響區域經濟活動正常進行和區域經濟不斷發展的前提。樹立城市基礎設施與區域經濟發展相聯系的觀念不僅有利于各城市認清本城市在城市區域中的地位,并發揮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強化城市間的功能聯系。有利于各城市從區域的角度去考慮城市的發展與布局,樹立城市發展的“大區域”觀念,打破就區域論區域、就城市論城市的陳舊發展觀念,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城市基礎設施;區域經濟發展;東西部發展差距
1相對發展關系概述
1.1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加強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對該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不僅有利于提高區域經濟效益,還能有效提高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最終促使區域經濟長久良性的發展。而要想使區域經濟正常健康地發展,首先,就必須做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基礎設施涉及社會生產部門較多,其中包括水、電、氣、通信、供暖、交通等,這些對相關企業的生產具有直接的影響。除了這些直接影響以外,還有一些間接或者隱性的影響,例如,提高道路設施建設可以促進城市與其他地區的經濟交流,間接地提升自身城市的經濟活力。其次,城市經濟的發展還為城市基礎設施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例如,城市基礎設施依據經濟發展情況來規劃城市布局,在經濟的保障下,城市基礎建設得到穩定發展。
1.2區域經濟發展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
在大力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并及時地了解和掌握現階段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結合該地區的實際發展狀況來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才能夠使經濟保持平穩快速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該區域生產發展結構,所以說,該區域的資源分配情況直接影響了該地區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和諧統一。此外,若在發展的過程中,某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協調,則該地區的城市建設程度將必然受到影響,反之亦然,他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所以,在經濟發展持續穩定的地區,其城市的基礎設施肯定是規劃合理的,其資源必定是沒有被浪費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區域經濟才能夠得到持續穩定的增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2現階段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以往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主要的經濟來源靠是政府撥款或貸款,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金撥款速度慢或者不到位等現象,從而為其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此外,由于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其是一種長期的投資建設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才能夠順利地進行,若在建設的過程中資金的投入力度減弱,那么就會阻礙其發展。近些年來,雖然國家加大了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各種需求的與日劇增,現有的城市基礎設施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了,其建設工作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2.2城市基礎設施的維護投入相對薄弱
數據表明我國在城市基礎設施維護上的投入是相對薄弱的,現有的維護工作無法滿足城市運行需求。城市基礎設施維護工作費時耗力且無法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所以在城市基礎設施管理中形成重新建輕運營維護的現象。再者,基礎設施維護工程需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使用,在維護的檢測上也需要現代化的綜合設備,這就要求此項工作消耗大量資金及人力,且需要提前計劃,滿足時效要求。優化城市基礎設施維護工作,需要政府下大氣力,系統籌劃。
2.3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較多問題未得到解決
首先是交通建設。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口的增多,城市車輛與日俱增,交通問題和停車問題是現階段我國交通建設所面臨的極大挑戰。這些問題不解決,勢必也會對城市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此外,軌道建設也屬于交通建設的一部分內容,相對而言,軌道建設具有投入大、回報慢等特點,這就決定了其發展相對于其他產業會比較滯后,這些交通設施的缺陷極大阻礙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其次是設計、布局等不規范。在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中,由于相關設計和布局的不規范導致許多基礎設施建設推倒重來,這就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太晚采用規劃建設的方式,這就使得很多工程在建設中缺乏目的性,從而導致能力有所欠缺、體制上還有待健全等,最終極大地阻礙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再次,有些工程在資金與時間的提前預估上操作不健全,從而使其在建設過程中出現較多的問題,這不僅直接影響了竣工時間,還使資源不能得到較好的利用,最終浪費時間。最后,有關管理部門的運行機制不健全,存在低效的問題,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市場壟斷的現象。長期在這種機制下會使整個發展缺乏創新和活力,從而加重社會和政府的負擔。此外,政府管理部門的職責不明確,這就導致在管理的過程中出現不正當的行為,最終阻礙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
3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策略
從經濟理論分析看,不足的供給必將影響整體有效運行,所以,若一個地區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需求,將會對這一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譬如一些企業的發展需要足夠的能源供給才能夠確保其正常運行,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能滿足其供給需求,則不利于企業的發展。此外,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還對經濟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響,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不配套,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還不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對經濟發展極為不利。對此,為了促使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區域經濟之間協調發展,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優化。
3.1重視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
應該轉變思想觀念,認識到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并重視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對此,首先,在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還應該認識到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并根據城市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狀況來制訂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不斷地滿足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其次,在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不能盲目建設,而是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目標,并對建設過程進行嚴格的監控,杜絕出現資源浪費現象。此外,設計人員也要在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之前提前制訂好建設方案和相關的應急預案,并對其進行綜合的考量后,選擇最優方案。
3.2利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要想加快區域經濟向前發展,亟須形成合理的生產模式,這樣才能夠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生產結構的多樣性,從而實現對其生產力的科學布局。而要做到這些,就應該加強對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其滿足不同產業的發展需求,這樣才能夠提升區域的整體水平,使其利用整體力量來極大地提高區域經濟的發展。
3.3加大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
充分考慮到基礎設施的發展對經濟發展帶來的總體利益,著眼于城市長遠發展,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使其能滿足整個區域發展的需求,從而使區域經濟快速有效地發展。然而我國的發展并不平衡,所以應加強對薄弱地區的支持力度,才能促進整體平衡,讓生活在城市基礎設施薄弱的居民也能享用到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各種服務。同時還應加強對設施的維護,建立健全相關政策,盡快縮短東西部發展差距。
3.4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所以在此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這樣才能確保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順利進行。對此,我們首先要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嚴格規范和監督其建設環節,這樣才能提升效率,避免重復建設造成大量資源浪費。此外,相關的建設人員還應該明確自身職責,對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進行研究,通過多注意群眾的反映、積極引入市場競爭等方式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建立良好的發展軌道。
4結論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任重而道遠的事業,所以,我們一定要在明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關系的同時,認識到現階段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曹萍.城市基礎設施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21(S2):451-453.
[2]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中國社會科學管理科學研究中心.東北老基地振興與管理現代化[M].北京: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2005.
[4]張遠.城市道路設施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J].中國商論,2016(20):132-133.
作者:胡志林 單位:榆林市城市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