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小議皮革貿易糾紛解決辦法范文

小議皮革貿易糾紛解決辦法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皮革貿易糾紛解決辦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小議皮革貿易糾紛解決辦法

1皮革貿易發展的現狀

中國皮革行業涵蓋了制革、制鞋、皮衣、皮件、毛皮及其制成品等主體行業,以及皮革化工、皮革五金、皮革機械、輔助等配套行業。2010年,輕工行業出口3555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的22.53%,比“十五”末期增長83.12%,“十一五”期間年平均增長12.86%。出貨值20972.8億元,比“十五”末期增長77.66%,“十一五”期間年平均增長12.18%[1]。2011年1~12月鞋類進出口量值同比增長。2011年鞋類出口101.7億雙,總價393.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4%和17.0%平均出口單價3.87美元,同比增長14.2%;2011年鞋類進口4307萬雙,總價12.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1.1%和52.7%,平均進口單價29.94美元,同比增長16.5%。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出貨值比重繼續回落,同時出口增速回落,進口增速加快。就拿毛皮來說,2011年毛皮鞣制及制品規上企業出貨值占銷售產值比重13.86%,比上年回落1.83%;2011年我國毛皮及制品(不含生毛皮)出口26億美元,同比增長31.0%,增速比上年回落21.4%;2011年我國毛皮及制品(不含生毛皮)進口3.4億美元,同比增長36.0%,增速比上年加快11.9%[2]。2011年1~12月,全國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行業(以下簡稱規上企業)企業數5437家,完成工業總產值8578.53億元,同比增長25.06%。其中,2011年1~12月規上制革企業708家,工業總產值為1555億元,同比增長28.12%,增速比上年加快2.35個百分點。2011年1~12月規上皮鞋企業有2448家,工業總產值4186億元,同比增長22.5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26個百分點[2]。2012年1~12月,全國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業企業數7241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0556.01億元,同比增長14.01%,占輕工業總產值5.85%,居輕工行業第七位[3]。隨著皮革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正成為全球制革生產大國,也是皮革貿易最活躍、最有發展潛力的市場之一。中國皮革行業,無論是制造、還是國際貿易,在過去的時段里都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在國際貿易中,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雖然全球遭到了金融危機的沖擊,但我國皮革行業的國際貿易仍在持續的發展。

2皮革貿易糾紛產生的原因

隨著皮革國際貿易的發展,以及現階段國際貿易環境的惡化,皮革行業也像其他行業一樣受到貿易糾紛的影響。皮革貿易糾紛可以分為兩大類:貿易保護引致的貿易糾紛和合同條款引致的貿易糾紛。

2.1貿易保護引致的貿易糾紛

貿易保護主義是指在國際貿易中實行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國商品在國內市場免受外國商品競爭,并向本國商品提供各種優惠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的主張和政策[4]。在限制進口方面,主要是采取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兩種措施。前者主要是通過征收高額進口關稅阻止外國商品的大量進口;后者則包括采取進口許可證制、進口配額制等一系列非關稅措施來限制外國商品自由進口。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無論是皮革國際貿易還是其他國際貿易,關稅貿易壁壘被采用的越來越少,大部分為非關稅壁壘,這主要是因為非關稅壁壘有以下特點[5]:(1)具有更大的針對性和靈活性;(2)比關稅壁壘更具有隱蔽性和歧視性;(3)具有復雜性,適應的范圍具有廣泛性;(4)具有十分明顯的有效性和難以超越性。然而關稅貿易壁壘還在,美國整體關稅水平較低,但在一些部門仍然存在高關稅和關稅高峰。自2007年以來,關稅超過15%的稅目約占總稅目的4%。高關稅和關稅高峰主要體現的大類產品中就有皮革。皮革貿易中,由貿易保護引起的糾紛,主要也是以非貿易壁壘引致的,非貿易壁壘中主要是反傾銷、技術性壁壘等引致的貿易糾紛。就拿反傾銷來說,在整個對外貿易中,中國到目前為止仍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根據《2006年全球貿易保護報告》,全球歷年反傾銷立案和對華反傾銷立案情況見圖1。數據表明,即使是在全球反傾銷立案數量逐漸減少的情況下,針對中國的立案仍然呈增長趨勢。據此估計,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件還將繼續增加。近年來的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十一五”期間,輕工業貿易順差占全國貿易順差一半以上。輕工行業作為貿易順差的主要行業,是反傾銷及貿易摩擦的重災區。2006年10月5日,歐盟委員會對中國皮鞋反傾銷案做出終裁,中國涉案企業中除一家因獲得市場經濟待遇被征收9.7%的反傾銷稅外,其余企業均被課以16.5%的反傾銷稅,自2006年10月7日起征收,為期兩年。另一方面,從1995年至2005年,歐盟曾對中國出口鞋類實施長達10年的配額限制。并且在2009年12月,歐盟繼續認定我國輸歐盟鞋類依然存在傾銷行為,繼續征收高額關稅。商務部在2010年2月4日對此公開表示,歐盟對中國皮鞋的反傾銷調查和裁決,違反了WTO相關規定,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同時在由核心企業帶領下的100多家中國鞋類生產企業、材料供應商和鞋機生產商組成的“歐盟對華鞋類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多年來也在一直努力。2006年,該聯盟決定支持中國相關涉案的企業向歐盟法院提起對反傾銷裁決的訴訟。聯盟秘書長代表聯盟提出的抗訴稱:在“輸歐盟鞋”這個案子上,歐盟沒有公平可言,他們是“為裁決而作裁決”。2010年,中國政府就歐盟對中國皮鞋產品征收反傾銷稅的裁決正式向WTO組織提出協商解決的相關要求。聯盟認為,歐盟對鞋類的反傾銷措施忽視了全球鞋業發展的經濟現實,此反傾銷措施甚至傷害了歐盟內部產業的長期利益。經過5年多時間的努力,歐盟于2011年3月31日正式結束對中國的鞋類反傾銷措施[6]。

2.2合同條款引致的貿易糾紛

在國際貿易中,最常見的貿易糾紛是合同條款引致的貿易糾紛,皮革企業也是如此。一份有效的國際貿易合同除了要求當事人必須具有簽訂合同的行為能力、合同必須有對價或約因、合同的內容必須合法、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我國要求采取紙制的形式)、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須真實,還要注意發實盤還是虛盤、還盤的性質、接受的有效性。同時由于此類合同的當事人常處于距離遙遠的不同國家,其文化背景、法律制度各不相同,使得諸如貨物運輸、政府許可、海關手續、價款支付等與國內貿易不同,因而國際貿易合同是最復雜的買賣合同之一。由于皮革行業的特殊性,皮革貿易合同條款中有關產品的規格、包裝、運輸、以及各種指標等都比其他行業要復雜得多,稍微疏忽,就容易引起貿易糾紛[7]。

2.2.1合同履行中的交貨(1)交貨數量與合同不符引起的糾紛。數量條款是國際貿易買賣合同的重要條款之一,賣方應當嚴格按照合同的數量條款履行交貨義務。但在實踐中,賣方不按合同約定數量交貨的情形時有發生。如果在皮革貿易中少交貨物,買方可以要求賣方補齊不足部分或者補償損失;如果是多交貨物,買方可以收取也可以拒絕收取多交的貨物。另外,買方一般要按照買賣合同的條款開立信用證,而承運人要按照貨物的實際交運數量開具有關單據,如果交貨數量與合同不符導致了單證不符,賣方還會遭到銀行的拒付,引起與銀行的糾紛。此外,交貨數量與合同不符還會給貨物順利通關過境引致不必要的麻煩,也容易引起當事人之間發生爭議[8]。(2)包裝不符合合同要求引致的糾紛。由于國際貨物買賣的復雜性及特有的風險性,當事人必須十分重視包裝條款的訂立及包裝的質量要求,否則就容易造成糾紛或者貨物損失。最常見的情況是:賣方違反合同規定,提供的包裝不足以保護和保全貨物的安全,造成貨物損壞,例如原料皮到達目的地時發生腐爛,就會引起買方索賠而發生糾紛;包裝不符合合同的規定而且違反了進口國的法律規定或者包裝含有貶損進口國民族風俗習慣的圖案或文字,也會引起當事人之間的糾紛;還有一種情況是包裝標識不符合合同的規定,達不到買方的要求,影響了買方銷售貨物,買方索賠引起糾紛[8]。(3)貨物規格不符合合同條款引起的糾紛。賣方交貨規格低于合同的要求是明顯的違約行為,在相同情況下交貨規格高于合同的要求也同樣構成違約行為。一種情況是,賣方交貨規格高于合同的要求,在貨物辦理進出口手續時有可能要多交關稅。此外,交貨規格與合同不符,往往還會給買賣雙方辦理進出口許可證帶來麻煩,并且貨物通關時會造成“單證不符”,受到海關處罰。同時交貨規格與合同不符,買方有時需要對貨物重加工才能使用或銷售,增加的費用買方就會向賣方索賠;最后,交貨規格與合同不符還會造成買方解約的借口,這對賣方是非常不利的[8]。(4)貨物品質不符合合同條款引起的糾紛。貨物品質糾紛也是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糾紛中最為常見的糾紛之一。一方面,賣方在訂立買賣合同時沒有充分考慮自身的技術力量、設備水平以及工人素質,過分迎合或者遷就買方的過高要求,貨物的品質指標定的太高,交貨時達不到合同指標,引起合同糾紛;或者賣方在貨物的生產過程中,因時間緊迫質量檢驗把關不嚴,交付的貨物中混入不達標產品,也會引起買方的質量異議。另一方面,買方有時為了逃避付款義務[8]。這點對于皮革國際貿易更應該引起重視。因為皮革品質的評判指標有一部分是主觀的,如柔軟豐滿性、手感等,必須要有標樣封樣后作為評判依據。

2.2.2合同履行中的提單(1)買賣雙方當事人因倒簽提單引起的糾紛。《公約》第三十條規定,賣方必須按照合同和本公約的規定交付貨物,移交一切與貨物有關的單據并轉移貨物所有權;第三十三條規定,賣方必須按照規定的日期交付貨物。可看出,倒簽提單實際上是賣方違反了賣方必須在規定的日期內交貨的合同義務。既然賣方未能在合同中規定的裝運日期裝船,買方就有權提出賠償損失的要求。(2)因提單后到引起的糾紛。提單是貨物所有權的憑證,買方沒有提單就無法提貨。如果國際貨物買賣合同項下的貨物已到目的港而買方尚未收到提單,買方就會通過出具保函或擔保的方式預提貨物;等提單到了付款銀行以后,買方往往又會以單證不符或賣方違約交貨為由拒付貸款,引起糾紛。(3)因提單日期不適當引起糾紛。除了信用證內明確規定買方同意接受這樣的單據;以及保險單規定保險責任從運輸單據的出單日期起生效。賣方提交的提單與保險單的出單日期必須適當,否則,就有可能遭到銀行的拒付,引起糾紛。

2.2.3合同履行中的信用證(1)信用證與合同不符引起的糾紛。國際貨物買賣雙方如果出現信用證與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內容不一致的情況,買賣雙方就會為是按合同履行還是按信用證履行發生爭議。如果賣方按合同履行交貨義務,由此開具的提單可能就會與信用證有差異,銀行可能以單證不符為理由拒付;如果賣方是按信用證的內容履行交貨義務,就有可能因為交貨違反了合同規定而遭到買方合同索賠的風險。(2)因單證不符引起的糾紛。信用證交易中有一項嚴格相符原則,如果賣方所提交的單據與信用證的要求不符,哪怕只是極微小的出入,銀行也有權拒收單據拒絕付款。反過來說,如果銀行接受了不符合信用證要求的單據并向賣方付了款,買方就有理由拒絕向銀行付款,銀行將為此自擔風險。(3)有關買方開證義務及開證時間的糾紛。在信用證業務中,買方負有及時開立信用證的義務。如果買方不履行其開立信用證的義務,就是一項重大的締約過失行為,或者是一項重大的違約行為。這就會導致當事人雙方之間根本就不存在買賣合同關系;賣方就可以不履行其交貨義務并有權要求買方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并可宣告解除合同。另一方面,如果買賣合同具體規定了開立信用證的日期,買方必須在規定的日期開出信用證。否則,賣方同樣有權拒絕交貨并追究買方的違約責任,或者要求相應延長裝運期限。

2.2.4合同履行中的知識產權問題(1)域外搶注產品商標糾紛。當某種產品預計將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好的前景并且開始準備向某國出口時,這種產品商標在進口國被他人搶先登記注冊,使得產品出口到該國時構成商標侵權。這樣,產品出口人將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很可能陷入長期的侵權訴訟之中。(2)出口貨物侵犯他人專利權。出口產品系出口國自行研制生產,但未在進口國獲得專利權,而進口國貿易商卻擁有相同或者類似技術,并且在該國申請獲得了專利權。這樣,此種產品出口到該國便會引起專利權侵權糾紛。(3)進口貨物侵犯他人專利權。即進口商進口的產品在客觀上實施了他人的專利,并構成侵害行為。一種情況是進口了專利產品,侵害了他人的專利權。另一種情況是進口了以某種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侵犯了他人的方法專利。3.2.5合同履行中的不可抗力事件并不是任何一種意外事件都可隨意稱作不可抗力事件。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圍很廣,它包括自然力量引起的水災、旱災、冰災、雪災、雷電、暴風雨、地震、海嘯等和社會原因引起的戰爭、暴動、騷動、政府頒發禁令、封鎖禁運和調整政策等。關于不可抗力事件的性質與范圍,交易雙方商定合同時應達成共識,并具體寫明,以免事后引起糾紛[9]。

3皮革貿易糾紛的解決方式

皮革貿易糾紛解決的方式通常有:一是協商;二是調解;三是仲裁;四是訴訟。

3.1協商的方式

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糾紛,是指糾紛的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約定,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達成和解協議,自行解決合同糾紛的一種方式。合同簽訂之后的履行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容易產生糾紛,我們可以通過協商求得糾紛的解決,因為在此方式下,雙方懷著互讓、互諒的態度,可以在較短的時間解決糾紛。對于糾紛,盡管可以用仲裁、訴訟等方法解決。但這樣解決相對來說不僅費時、費力、費錢財,而且也不利于團結,不利于以后的合作與往來。用協商的方式解決,程序簡便,及時迅速,節省費用,有效地防止經濟損失的進一步擴大。同時也有利于增強糾紛當事人之間的友誼,有利于鞏固和加強雙方的協作關系,擴大往來,推動經濟的發展。由于這種處理方法好,在涉外經濟合同糾紛的處理中,也相當盛行。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自行協商解決糾紛,應當遵守以下原則:一是平等自愿原則。不允許任何一方以行政命令手段,強迫對方進行協商,更不能以斷絕供應、終止協作等手段相威脅,迫使對方達成只有對方盡義務,沒有自己負責任的“霸王協議”。二是合法原則。即雙方達成的和解協議,其內容要符合法律和政策規定,不能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否則當事人之間為解決糾紛達成的和解協議無效。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在自行協商解決糾紛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問題:第一是分清責任是非。如果雙方都以為自己有理,責任在對方,則難以做到互相諒解和達成協議。第二是態度端正,堅持原則。在協商過程中,雙方當事人既互相諒解,以誠相待、勇于承擔各自的責任,又不能一味地遷就對方,進行無原則的和解。第三是及時解決。如果當事人雙方在協商過程中出現僵局,爭議遲遲得不到解決時,就不應該繼續堅持協商解決的辦法,否則會使糾紛進一步擴大,特別是一方當事人有故意的不法侵害行為時,更應當及時采取其他方法解決。

3.2調解的方式

糾紛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自愿在第三者(即調解的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由第三者對糾紛雙方當事人進行說服勸導,促使他們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協議,從而解決糾紛的活動。調解有以下三個特征:第一調解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進行的,這與雙方自行和解有著明顯的不同;第二是主持調解的第三方在調解中只是說服勸導雙方當事人互相諒解,達成調解協議而不是做出裁決,這表明調解和仲裁不同;第三是調解是依據事實和法律、政策,進行合法調解,而不是不分是非,不顧法律與政策在“和稀泥”。發生合同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在通過第三方主持調解解決糾紛時,應當遵守以下原則:第一是自愿原則。自愿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糾紛發生后,是否采用調解的方式解決,完全依靠當事人的自愿。另一方面是指調解協議必須是雙方當事人自行達成。調解人在調解過程中要耐心聽取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耐心勸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促使雙方當事人互相諒解,達成協議。調解人既不能代替當事人達成協議,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當事人。如果當事人對協議的內容有意見,則該協議不能成立,調解無效。第二是合法原則。根據合法原則的要求,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的內容不得同法律和政策相違背,凡是有法律、法規規定的,按法律、法規的規定辦;法律、法規沒有明文規定,應根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并參照合同規定和條款進行處理。

3.3仲裁的方式

仲裁就是指糾紛當事人在自愿的基礎上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非司法機構的第三者審理,第三者就糾紛居中評判是非,并作出對爭議各方均有約束力裁決的一種解決糾紛的制度、方法或方式[10]。合同仲裁有以下幾個特點[11]:第一,合同仲裁是合同雙方當事人自愿選擇的一種方法,體現了仲裁的“意思自治”的性質。如果一方當事人要求仲裁,而另一方當事人不同意,雙方又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則不能進行仲裁;另外,仲裁地點、仲裁機構以及需要仲裁的事項,也都根據雙方當事人的意志在仲裁協議中自主選擇決定。第二,合同糾紛仲裁中,第三者的裁斷具有約束力,能夠最終解決爭議。雖然合同糾紛的仲裁是由雙方當事人自主約定提交的,但是仲裁裁決一經做出,法律即以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其實施。合同糾紛經濟仲裁做出裁決后,即發生法律效力,雙方當事人都必須執行,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執行裁決,對方當事人則有權請求法院予以強制執行。第三,合同糾紛的仲裁,方便、簡單、及時、低廉。首先,我國合同仲裁實行一次裁決制度,即仲裁機構做出的一次性裁決,為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雙方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決都必須履行。不得再就同一案件起訴。因為,既然當事人自主、自愿協議選擇仲裁來解決合同糾紛,就意味著當事人對于仲裁機構和裁決的信任,就應當服從并積極履行仲裁裁決。其次,仲裁可以簡化訴訟活動的一系列復雜程序和階段。例如起訴、受理、調查取證、調解、開庭審理、當事人的雙方進行辯論及提起上訴等程序上的規定,這些往往是要花費數月或更長的時間,加重當事人的負擔。再次,合同糾紛仲裁的收費也比較低。所以它和訴訟相比,具有方便、簡單、及時、低廉的特點。在皮革國際貿易中,企業簽訂合同時,如果選擇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是理性的,應該充分考慮到仲裁的特性,趨利避害。當然選擇了仲裁,就要本著誠實的態度解決糾紛。當然,在合同中要簽訂好仲裁條款。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仲裁條款,通常包括仲裁地點、仲裁機構、仲裁規則、仲裁裁決的效力和仲裁費用的負擔。交易雙方在商定買賣合同時,為了明確合理的約定仲裁條款,就要注意以下事項:

(1)選擇合適的仲裁地點。仲裁地點的約定與雙方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故在商定仲裁地點時,應考慮適用的法律和費用負擔等問題。關于仲裁地點通常有三種選擇:一是約定在本國仲裁;二是約定在被申請人所在國仲裁;三是約定在雙方同意的第三國仲裁。仲裁地點的不同,適用的法律不同,不同的法律對同一問題的解釋和處理結果是不同的,因此,企業在約定仲裁條款時要盡量選擇法律環境比較利于己方的地點仲裁。同時,仲裁地點與合同當事人所在地距離遠近以及在該處仲裁所花費的開支大小等,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若糾紛金額不大,一般應選擇與自身距離近的地點仲裁,最好爭取在本國仲裁,其利于節省開支和避免出現得不償失的情況。此外,交易雙方如約定在雙方同意的第三國仲裁,則應選擇允許受理雙方當事人都不是該國公民的糾紛案、而且態度比較公正并具有一定業務能力的仲裁機構。

(2)擇優選擇適當的仲裁機構。選擇時,不僅要考慮成交金額的大小,也要考慮到下列各種因素:該機構的歷史沿革和背景;審理案件的態度是否公正;辦案效率和業務水平高低;裁決的權威性和對外影響程度等。若雙方當事人采用臨時組建的仲裁庭來解決糾紛,買賣雙方應當在合同仲裁條款中,就臨時仲裁庭的組庭人數、是否需要首席仲裁員和指定仲裁員的辦法等做出明確規定。

(3)合理約定仲裁費的負擔。在仲裁條款中,關于仲裁費由何方負擔有各種不同的規定,有的只約定由敗訴方負擔,也有的約定由仲裁庭裁決。鑒于有時出現糾紛雙方均有違約情況,雙方都負有不同程度的責任,有時雖屬一方違約引起糾紛,但由于勝訴方“獅子大開口”,索賠金額過高,而仲裁費用是按索賠金額計收的,加之默許費用開支又不合理,致使仲裁費用加大,若這些不合理的加大部分費用,也由敗訴方負擔,顯失公平。因此,在約定仲裁費用的負擔時,最好同時約定:由敗訴方承擔或由仲裁庭酌情覺得相互承擔的比率。這種約定辦法,既符合實事求是的原則,也體現尊重仲裁庭的裁量權。

(4)仲裁條款的規定應當明確具體。約定仲裁條款應當明確具體,以利于糾紛的解決。例如:有的合同在約定仲裁地點時,規定“在中國或外國仲裁”,或者規定“在進口國或出口國仲裁”;有的合同約定“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同時又約定“在香港仲裁”;有的合同規定“發生糾紛在中國的仲裁機構或法院依法解決”;還有的合同約定“若雙方發生糾紛,通過仲裁解決”,但仲裁地點、仲裁機構和仲裁規則等內容,都未具體規定。上述這些模凌兩可或含糊其辭的規定,都不利于解決糾紛。因此,訂立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簽訂仲裁協議,應使其內容明確具體,以利于及時解決糾紛。

3.4訴訟的方式

解決爭議糾紛的4種方式中,仲裁方法由于比較靈活、簡便,比較快,費用又比較低,所以很受當事人歡迎。但是,如果當事人一方不愿仲裁,則不能采用仲裁的方式,而只能采用訴訟的方式來解決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所以,訴訟是解決合同糾紛的最終形式。訴訟與其他方式特別是與仲裁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訴訟是人民法院基于一方當事人的請求而開始的,當事人不提出要求、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主動進行訴訟。第二,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它是通過國家賦予的審判權來解決當事人雙方之間的爭議的。第三,人民法院對合同糾紛案件具有法定的管轄權,只要一方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法院就有權依法受理。第四,訴訟的程序比較嚴格、完整。第五,人民法院依法對案件進行審理做出的裁判生效后,不僅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而且對社會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作者:吳天峰李正軍單位:四川大學制革清潔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 黄无遮挡免费网站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国产在线2021| 538免费视频| 日本xxx片免费高清在线|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色吧亚洲欧美另类|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被男按摩师添的好爽在线直播 | 久久精品女人毛片国产|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www.狠狠干| 最好看的最新中文字幕2018免费视频| 午夜电影免费观看| 100部毛片免费全部播放完整| 我想看一级毛片|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国产成人在线网站| aaa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漫画囗工番库本全彩| 人人妻人人澡av天堂香蕉|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馆精品推荐在线观看| www.伊人.com| 忘忧草日本在线播放www|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视频| 黄色aaa级片|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jjzz亚洲亚洲女人| 日本在线观看免费看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男女高潮又爽又黄又无遮挡| 国产区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