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蠶桑服務中心2020年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圍繞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蠶桑、中藥材工作實際謀劃全年工作,走好新時代蠶桑、中藥材產業發展新征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三篇光輝文獻”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縣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全面構建桑-蠶-繭-絲綢-附屬產品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重塑蠶桑品牌”,推進中藥材上檔升級,進一步提高站位,踐行初心和使命,對標一流,敢想敢干,干出成績,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二、目標任務
1、新建桑園1萬畝,提升0.5萬畝優質豐產桑園的規范化管理。新種植連翹、山茱萸等優質中藥材2萬畝;
2、飼養原蠶200張,生產一代雜交種2.8萬盒;
3、全年養蠶2.8萬盒,生產優質蠶繭126萬公斤;
4、培樹鞏固小蠶集中共育點25個;
5、鞏固建設3個市級現代蠶桑園區,打造3個高標準“工廠化”養蠶示范基地。建設3個標準化藥茶原料生產示范基地,培育3家藥茶龍頭企業,培樹20個中藥材新型經營主體;
6、蠶桑、中藥材技能提升培訓200場次。
三、工作重點
圍繞“12345”工作目標,做好全年工作。即:“突出一條主線,主抓兩大工程,聯合三大主體,創新四項技術,打通五個環節”。
突出一條主線。即突出“做精做大蠶桑中藥材產業”這一主線。以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認真做好產業發展規劃,科學調整政策扶持方向: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新建優質豐產桑園、桑園機械化管理、原蠶繁育、小蠶集中共育、標準化養蠶大棚、紙板方格蔟和中藥材種植等進行扶持,加快新技術的推廣運用;二是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轉機制,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等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鼓勵桑園、中藥材產業園向有能力、有技術的蠶農、個體經營者合理流轉,發展栽桑養蠶大戶、中藥材實體經營者;三是用活財政專項資金,對從事桑葉、桑枝、桑葚、蠶沙、蠶蛹、蠶蛾、藥茶等衍生產品研究開發的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及個體戶進行扶持,延伸下游產業。
主抓兩大工程。標桿項目。利用1000萬元“省級農業標桿項目資金”,2022年底建成次營、寺頭、芹池、東冶四個規模化核心生產示范區,培育一批蠶桑副產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推動蠶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重構和上檔升級,真正將蠶桑產業園打造成示范引領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先行區。同時,鞏固提升次營鎮、寺頭鄉2個市級蠶桑產業園區,協助河北鎮完成市級蠶桑產業園區的申報工作;脫貧攻堅。按照中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要求,下大力氣,持續鞏固所包橫河鎮桑園村的脫貧攻堅工作,本著“抽硬人、硬抽人”的原則,加強駐村工作力度。圍繞蠶桑、中藥材產業自身優勢,繼續抓好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產業扶貧工作,確保貧困戶通過科學種養,實現收入增加。
聯合三大主體。充分考慮企業、合作社、農戶三方利益,依托禹珈豪、晉桑、博宇、桑多樂、晉岳、綠源林果等企業,在寺頭、次營、西河、北留等重點鄉鎮,逐步建立“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從土地合理流轉、優質優價等環節著手,建立一套企農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市場化運行機制,實現土地集約化、種養機械化、生產標準化、市場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創新四項技術。提質增效。加強對現有桑園、中藥材的施肥、耕作、除草、采葉、養型、病蟲害防治等科學管理措施,提高畝均效益;品種創優。抓好高絲量、強健性優良蠶種“蘇豪×鐘曄”的普及推廣,引進試驗三眠蠶、雄蠶、彩色蠶等新蠶品種,引進鑒蛹機,提高原蠶繁育的科技含量和生產效率。抓好連翹、潞黨參等優質中藥材種植;小蠶共育。瞄準現代蠶業發展方向,大力推廣商品化小蠶集中共育模式,解決蠶農年齡老化、小蠶飼養難等現實問題;大棚養蠶。借鑒廣西“工廠化”和四川“組裝式”養蠶模式,結合本地實際,以晉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禹珈豪繭絲有限公司等創建的現代蠶桑產業園區為示范,總結經驗,創新科技,加快建立適宜本地生產發展的省力、高效、規模養蠶模式。
打通五個環節。深度挖掘桑葉、桑枝、桑果、蠶蛹、蠶沙、蠶蛾、中藥材資源在食品藥品日用品的精深利用,全面構建“桑-蠶-繭-絲綢-附屬產品”的蠶桑全產業鏈和中藥材深加工發展格局。一是推進果桑種植,為桑果采摘、桑葚干和桑葚酒加工創造條件;二是推進桑葉茶、桑葉菜、桑葉飼料、蠶蛹食品、藥茶的深加工項目,提升功能品位;三是做大中藥材、蠶沙藥枕,擴大加工規模,做到副產品資源利用最大化。四是結合全域旅游、中國農業公園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開展“蠶桑研學·蠶寶寶領養”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實現蠶桑產業由賣產品向賣文化的轉變。五是積極推進中藥材大健康產業園建設,通過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中藥材提取、中藥材飲片生產、功能性食品生產加工線,創立中藥材產品研發中心。
四、工作保障
(一)深化學習教育,提高政治站位
始終堅持把學習作為中心不變的主題,在持之以恒抓好政治理論學習中提高政治站位,全面系統、及時跟進、聯系實際,持續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三篇光輝文獻”學思踐悟,全面掌握其內涵、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充分運用“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成果,增強擔當使命,提高履職本領,敢于突破,勇于創新,不斷拓寬深化改革思維,主動對標國內蠶桑、中藥材發展一流水平先進示范區,確定標桿、正視差距、因地制宜,逐步探索出符合我縣縣情的特色產業發展之路。
(二)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擔當
一是嚴格落實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主體職責,推進班子成員“一崗雙責”,通過壓力傳導和責任落實,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運行機制,以管黨治黨的新成效推動機關工作順利開展;二是嚴明紀律,注重監督管理,做到抓在日常、管在經常、嚴在平常,形成勤政廉政、奮發有為的工作氛圍;三是明確2020年蠶桑、中藥村生產目標任務,建立機關崗位工作和技術人員包聯重點項目和鄉村技術服務的工作考核機制,掛鉤績效工資,嚴格考評,激發干事創業激情,做到落實工作高效率,完成工作高標準。
(三)改進工作作風,樹立良好形象
持續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帶頭深入基層一線,了解村情,摸透實情,增進感情,包鄉駐村技術人員要做好蠶桑、中藥材生產技術培訓、指導、服務工作,實事求是,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自覺樹立中心良好形象,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心里。
(四)廣泛宣傳引導,營造發展氛圍
按照中央、省、市、縣安排部署,在認真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突出工作重點,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業務工作,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會議、報刊、電視、微信、網絡等多種渠道,及時傳遞蠶桑、中藥材生產市場信息、生產動態、政策決策等各類信息,做到信息傳遞及時、暢通,堅定干部群眾發展信心,共同營造人心穩定、秩序井然、文明健康的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