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住建局工作總結和2020年工作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區住建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下,深化改革創新,狠抓民生落實,全面推進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的各項工作,現將全年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全面完成農村房屋改造工作
一是實施房屋提質改造。我區今年沒有中央、省級資金改造農村危房任務,區財政自籌資金112萬元對生活困難的農戶35戶(其中角山鎮30戶、街道5戶)房屋進行提質改造。二是政策執行情況。按照省、市、區相關工作安排,我局組織專業人員對全區所有“四類重點對象”開展了房屋危險性鑒定并書面告知農戶鑒定結果,逐戶張貼住房安全等級明白卡。三是完成竣工驗收及資金撥付。2017年中央省級資金改造的5戶危房戶和改造的8戶危房戶均已完成竣工驗收,且程序到位、資料齊全,補助資金也足額撥付給相關農戶。四是開展專項治理。我局圍繞危房改造開展了扶貧領域“一季一專題”集中治理。在各鎮街自查的基礎上,我局會同區扶貧、國土、規劃等部門開展了專項檢查。五是全面完成信息錄入。前年中央省級資金改造的8戶危房戶已于2018年全面完工,農戶全部入住。危房改造戶主要信息全部準確錄入省廳信息系統。六是突出問題整改和工作落實情況。按照上級要求,我局組織各鎮街、村對13年以來實施過農村危房改造的近300戶房屋全面開展安全評定工作,嚴格排查質量安全。在省級抽查質量安全時交辦的街道2戶改造戶存在旱廁或無廁所的問題,現已督促街道整改到位。
(二)積極推進棚戶區改造項目
1.市級“兩年清零”的棚改項目。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存量棚戶區兩年清零”工作部署,我局扎實開展摸底工作,把全區點狀城市危房納入棚改范圍。2019年,我區第一批實施公園、蓮湖廣場、青草橋、陜西巷、學宮巷五大棚戶區改造項目,共涉及1670戶,征拆房屋面積21.93萬平方米。目前,公園片棚改項目前期手續已全部完成,9月28日,演武路15.06畝出讓土地以14870萬價格正式摘牌。公園片棚改項目成為市棚改“三合一”土地掛牌示范性項目,打響市棚改“第一槍”。現14棟房屋,共計4000平方米已完成拆遷,公園片15.06畝招拍掛內土地提前凈地交付。下一步,雙元村拆遷也會及時跟進。青草橋片、學宮巷片、陜西巷片、蓮湖廣場片四個項目均已啟動摸底測算、初步規劃方案設計、發改立項、洽談合作等前期準備工作。二是為完成建新書記提出“一年內拆除100萬平方”的棚改任務,我區將雁棲湖片與來雁新城片納入棚改范圍。來雁新城項目總面積13.12平方公里,共需征拆300萬余平方米,涉及8萬余人。截止目前,項目范圍內7000畝集體土地已全部完成征收,累計拆遷114萬平方米,2019年共計完成拆遷33萬平方米。雁棲湖項目已完成團結村范圍內967.24畝集體土地征收,完成朝陽安置房文馨苑項目征地117.53畝。一期團結三組、六組共186戶,已簽約拆遷184戶,實現全部拆除,拆遷面積約10萬平方米。
2.納入省級考核任務的棚改項目。我區進入省級棚改籠子的3個項目,10.93萬平方米,共852戶。三個項目中,雁棲湖棚改項目簽約184戶,完成拆遷面積10萬平方米;學宮巷片與原衡南縣機關棚改項目均已完成摸底測算、初步規劃方案設計、洽談合作等前期準備工作。
3.改擴翻項目。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城區要完成全市歷年遺留未完成棚改任務,按照市住建局分配,我區承接14個項目,2806戶,共計5600萬元,涉及13個社區。目前桑園路37號棚戶區改擴建項目已竣工,其他13個項目已完成設計、預算,現已進入公共交易中心平臺,采取公開招投標方式進行招標,預計12月底完工。
(三)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進展順利
一是精準發放租賃住房補貼。三季度共計發放租賃補貼1582戶、2977人、810402元。二是落實審計整改問題。一方面對2018年27戶不符合條件的家庭下達了《關于取消配租結果的通知》,并全部取消了不符合公租房實物配租條件家庭分房資格。另一方面對審計查出約130余條問題進行了依法依規處理。三是開展申報分配工作。2019年第一批公共租賃住房申報進行了審計核查,符合條件等待輪候的約1300余戶。四是開展互聯網+政務一體化管理平臺工作。積極對接行政審批局,進一步完善平臺信息。五是開展全區公租房全面清查工作。區、物業、街道三級聯動,對是否存在違規違法現象進行全面摸底排查。
(四)有序推進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
一是積極推進五大片區棚改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公園片棚改項目現已完成14棟房屋26戶共計約4000平方米的征拆工作,15.06畝招拍掛內土地完成凈地交付。老干所和青草橋片棚改項目積極開展前期調查摸底等工作,為下步征收做好準備。二是有效化解遺留問題。通過完善的征收程序和政策宣傳,配合街道完成了一村7棟項目剩余2戶的征收拆遷工作。對接市國征辦對長湖堤4號市裕隆泰貿易有限公司征收項目通過公開抽簽的形式選定評估公司,組織做好入戶評估。三是全面助力來雁新城項目征拆工作。完成國有土地上房屋563戶征收補償協議審核蓋章,對39戶國有土地上房屋被征收人開具貨幣化安置證明,以見證方身份為市港務公司11戶企管公房搬遷安置協議蓋章,完成市港務公司楊家坪港區資產征收補償協議、區環衛停車場2個企業的征收補償協議審核蓋章,對電瓶車廠安置點、中石油衡港加油站、二環北路、南方化工廠家屬區4個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房屋調查摸底結果公示,對金雁路、草后街24號至108號、歡樂海岸、科技館4個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入戶勘察評估公告,與市征收辦聯合北香苑、草后街24號至108號、科技館、新三館ABC片區、二環北路、市有機玻璃廠家屬區6個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分戶評估結果公示、簽約時間通告,代擬草橋風情街一板塊24戶征收補償決定書和征收補償決定公告并報市征收辦、市司法局、市政府審核行文。
(五)鄉鎮污水處理設施設備建設
一是角山集鎮污水處理項目。該項目覆蓋角山鎮的角山村、三星村及利民村,納污區域人口約6000人,污水管網提質改造約5000米,溝渠修整約10000米,土方工程約30000m³,格柵池5座,調節池5座,水解厭氧池5座,一體化設備5座,建成后處理能力達到650m³/日。目前污水收集主管網項目完成4500米,土方完成30000立方,達到了總工程量的95%,四城區考核排名領先。二是旱廁改造及配套管網等設施項目。經核查摸底,我區需要新建或改建的旱廁共有4629個,2019年省市下達我區改廁任務指標2005戶,為了更好的推進改廁工作,特向上級申請增加改廁任務指標1500戶,現3505戶已全部完成。做到應改盡改。同時,靈官廟村、青石村、團結、旭東村、利民村等村配套管網已完成約15000米。處理工藝積極引入“三格式化糞池+污水處理終端”、“三格式化糞池+人工小微濕地處理”等多種環保處理模式,實現“前端收集入管網、管網入污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
(六)全面實施黑臭水體整治
1.爭取上級資金情況。雁棲湖黑臭水體治理工程項目一期爭取資金344萬元,省住建廳獎勵576萬元;二階段雁棲湖清淤及駁岸整治工程爭取資金893萬元;三階段雁棲湖水體生態修復與水質生態凈化工程的可研批復,正在申報。2.雁棲湖水體治理情況。雁棲湖通過兩個階段的治理已初見成效,沿湖主排污口實現封堵,水質持續改善,實現雁棲湖“長制久清”目標。3.全區黑臭水體治理情況。我局現場核查和街道上報共發現黑臭水體共55處,經過每6天一周期,2輪集中處理,水體得到較大改善。部分池塘的排污收集管網建設也基本完成。其中:角山填埋水體6處,合江填埋水體3處,五一填埋水體3處;池塘石灰處理36處;水溝疏通和清理7處;污水收集管網建設三處共850余米,化糞和沉淀池5處。目前浮萍基本打撈干凈,水體清澈,初步解決了水體黑臭現象。同時,安排專人對雁棲湖截污工程和周邊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運行情況進行日常監控,對因暴雨天氣原因造成的截污口護坡塌方問題進行緊急修復,并督促有關部門對湖面垃圾進行打撈,確保雁棲湖達到創衛要求。
(七)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
一是結合創衛工作,區級投入約100萬余元對宰門市場周邊道路提質改造、建設村黑臭水體疏通、學宮巷管網疏通、望城路和雁棲湖安置小區路燈項目、光明社區三清三建路燈項目。對下放鎮街以后的微工程進行日常檢查和考核,完成市直部門和區創衛辦等部門交辦件共20余次,1000余件。同時,我局會同區城市辦、區城管執法局和鎮街等部門對轄區內市華源商務綜合樓、鼎興·印象天璽、雁棲湖玫瑰園小區、北城公館、利全大廈、來雁名都建筑圍擋和創衛要求進行了聯合執法,所有項目整改后已經市級驗收通過;對合江街道辦公樓后、原衡南縣武裝部大院、公園西南角共約30畝城市菜地進行了督辦,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對107國道中億汽貿城路口處和海森物流園門口爛路進行了督辦,目前相關單位已經全部進行了整改。配合區領導對轄區內所有36個在建開發項目進行了100余次的督察督辦。目前在全市排名中區在建項目考核名列前茅,特別是市直部門對奧園二標作為全市示范點進行推廣和全市現場觀摩學習,華耀廣場考核排名全市最高分。二是2019年爭資跑項立項10余個,爭取資金共計5000萬余元。城市管網提質改造、城市內澇治理和提質、污水管網改造及配套設施建設一期、角山鎮污水處理項目、江雁機械廠“三供一業”分離項目、楊嶺、茅茶亭安置房配套設施建設、雁棲湖駁岸整治等等,其中城市管網和安置房配套設施建設、三供一業、雁棲湖駁岸整治均已下達資金文件。
(八)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2019年,經我局全面摸排,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共120個,涉及戶數26671戶,住宅704棟,建筑面積約203萬平方米。其中,申報2019年中央補助支持計劃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34個,涉及5639戶居民,157棟房屋,建筑面積49.14萬平方米,預計投資額8458.5萬元。
(九)不斷提高物業服務管理水平
一是緊緊圍繞一個中心“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開展工作。先后組織轄區所有物業服務項目召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會議共8次,認真部署,扎實推進,出動人員50余人,30余批次。聯合市住建局供排水辦、市水務投、區疾控中心、區衛健局、病媒生物防制專家,對全區的所有物業服務小區創衛工作進行督查,共督查物業服務小區44個,物業服務項目60個,發現問題200個,下達整改通知書70余份。現全區95%的物業服務小區均已進行水質檢測并辦理二次供水衛生許可證,90%以上的物業小區落實了創衛宣傳工作“一牌兩欄”和LED屏滾動播放,90%以上的物業服務項目與專業病媒防制公司簽訂承包合同書。二是積極開展業務培訓、指導及行業學習交流活動。組織轄區所有街道(鎮)物業分管領導和物業專干、社區(村)物業聯絡員、業主委員會成員代表、部分物業企業從業人員開展物業管理法律法規知識培訓,通過培訓逐步提高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管理服務能力。幫助耀江花園東湖居小區“135”+小區黨建模式試點工作的推進,指導其進行業主委員會的換屆、成立業主監督委員會等工作。三是扎實開展物業小區掃黑除惡工作。多次組織轄區所有物業服務企業(項目)召開掃黑除惡工作部署會,傳達學習上級文件、指示精神,布置安排物業小區掃黑除惡宣傳和線索摸排工作,共懸掛橫幅100余條,海報2萬余張,摸排上報線索2條。四是積極化解信訪突出問題。今年以來,先后穩控“慶龍新視界”通市電問題、“江景”業主辦理產權證、“銀源春天”業主辦理產權證等上訪問題。多次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召開協調會議,并定期與重點群體、重點人員進行聯系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隨時掌握人員動態,做到有的放矢。五是加強宣傳引導,構建文明和諧小區。結合文明創建工作要求,大力宣傳《物業管理條例》《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指導規則》《市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等物業相關規章制度進小區,共發放宣傳資料2萬余份。
(十)狠抓落實安全生產工作
一是積極落實城市危房和防汛防澇工作。7月份強降雨期間,我局組織對全區基礎設施、城鄉危房、城市內澇點、工地隱患、突發性地質災害等展開全面排查,并組織勸離危房居民搬遷至安全地帶。嚴格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取消假日雙休。重點對雁棲湖耀江花園進行蹲點守候,要求應急搶險隊伍人員在崗待命隨時處置突發事件,確保了抗洪救災有條不紊。二是加強對建筑工地的安全生產監管及消防安全檢查。結合創建工作,我局與區城管執法局聯合開展建筑工地迎檢專項督查,重點對區內36個在建工地施工安全制度、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工地食堂和生活區的安全管理等進行檢查和指導,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其整改落實到位。并要求各項目自行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開展警示教育展、事故責任人現場說法、安全教育大討論等各種形式活動,剖析典型事故,深刻吸取教訓,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二、存在的問題
(一)棚戶區改造。一是區里決策權限太少。棚改工作涉及國土、規劃、住建、財政、發改等眾多部門,各部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形成整體合力,是確保按時完成棚改工作的關鍵。但各部門形成共識,統一思想很難,下放到區里決策權限又太少,導致工作效率很低。二是手續辦理難。棚改工作手續多,時間跨度長,需要市直部門辦理,盡管市棚改辦要求“一站式”辦理規劃、國土、報建等審批手續,但實現困難。三是資金籌集難。我區2019年第一批交辦的五個項目收支難以平衡。盡管收支平衡由市財政兜底,但是我們棚改資金沒有兌現,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承諾我區300畝土地匹配遲未兌現。
(二)物業管理工作。一是物業管理工作人員、編制沒有落實。目前,我局從事物業管理工作僅有1人,編制在局二級機構,全區共有44個物業小區,7個物業服務項目,工作壓力較大。二是物業招投標工作監管難依然存在。主要體現在二輪物業招標中缺乏硬性制度制約,業主委員會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的程序隨意性較大。三是業主大會的召開及業主委員會的成立難,指導和監管難度大。召開業主大會及成立業主委員會的相關要求較高,主要體現在人數及交付使用的建筑總面積上,有的小區很難召開業主大會及產生業主委員會;對已成立的業主委員會缺乏制約措施。四是住宅維修基金的監管與使用困難。區級無物業維修基金的監管職能;當前使用住宅維修金的程序較復雜,審批時間較長,而達到啟用住宅維修基金條件的情況都是較急需處理的事項,住宅維修基金的使用矛盾較為突出。
2020年,區住建局將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總體方針。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緊扣全局目標,突出重點、統籌推進,促使城建工作再上新臺階:一是扎實做好為民辦實事工作。加快2019棚戶區改擴建項目施工進度,積極開展2020年棚改計劃項目前期工作。對農村危房改造實行動態管理,做到應改盡改。通過棚戶區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最大限度地改善轄區居民的居住條件。二是切實加強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工作。加大公租房政策宣傳力度。按時足額發放住房補貼資金,做到應保盡保。三是依法、依規推進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全面加大政策宣傳解釋力度,做好信息公開,依法依規、積極推進國有土地上征收項目。四是指導幫助老舊小區和安置小區推行物業管理。組織區相關職能部門、街道、社區、居民代表,對老舊小區全面推行物業管理及安裝電梯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制定出合適的物業管理方案,力爭在全區范圍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