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力推進轉變土地使用方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月日是國務院確定的第21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是“土地與轉變發展方式——促節約守紅線惠民生”。
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積極運用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切實強化耕地保護開發、保障急需合理用地、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加大土地執法力度,各項土地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土地市場平穩有序健康發展,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更應清醒地看到,我市人多地少,后備資源匱乏,發展與用地矛盾突出。當前,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用地需求依然旺盛,土地違法行為時有發生,粗放濫用土地現象仍然存在。嚴峻的資源壓力警示我們,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協調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關系,倍加珍惜寶貴的土地資源,努力在加快轉變土地利用方式上出實招、破難題、出成效。
轉變土地利用方式,要力行“促節約”之路。大力促進節約集約用地,是突破我市用地瓶頸的根本出路。“促節約”,要堅持有保有壓,區別供地,把有限的土地用在刀刃上。“促節約”,要堅持眼睛向內,深挖潛力、盤活存量,高效用地。“促節約”,要堅持開拓創新,加快處理轉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堅決杜絕閑置土地行為。“促節約”,要加快建立節約集約用地的激勵、責任、考核和監管機制,切實優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結構。
轉變土地利用方式,要恪盡“守紅線”之責。到年,全國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是黨中央、國務院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也是地方各級政府的重要使命。“守紅線”,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不動搖,落實行政一把手負總責的制度不動搖,落實現行法律法規和土地調控政策不動搖。“守紅線”,要認真落實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確保規劃確定的基本農田和耕地面積不減少,確保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守紅線”,要完善土地管理共同責任機制,嚴厲查處亂占基本農田、濫占耕地的違法行為,嚴格土地違法問責。
轉變土地利用方式,要牢記“惠民生”之本。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惠民生”,要完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管理,優先安排民生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實現保障性住房用地的應保盡保。“惠民生”,要進一步推進征地制度改革,依法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惠民生”,要加強農村集體土地產權制度建設,深化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大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力度,讓農民真正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土地資源是世世代代共同擁有的寶貴財富。轉變土地利用方式,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持和共同努力。我們要進一步樹立與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統籌城鄉土地管理,切實轉變用地觀念和經濟發展方式,不斷提升統籌保障科學發展和保護土地資源的能力和水平,為促進我市“十二五”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日上午,市領導王同志一行走訪慰問了肖同志、林同志、趙同志、呂同志、陳同志、張同志等老同志和困難老黨員,在建黨90周年之際,送上美好的祝福與問候。每到一處,王同志都簡要介紹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詳細詢問老同志的生活起居情況,關心他們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并叮囑他們保重身體。老同志紛紛感謝組織在政治上、生活上給予的關心和照顧,對當前良好的發展勢頭感到高興,并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意見建議。王金財表示,老同志們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作為后來人,我們不應忘記老同志為革命和建設事業所作的巨大貢獻,不能丟棄老同志所傳承的精神,不能改變關心尊重老同志的傳統。我們一定要關心、照顧好老同志,想方設法解決好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他希望老同志在保重身體的同時,一如既往地為的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發揮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