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醫藥衛生體制2014年工作要點范文

醫藥衛生體制2014年工作要點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藥衛生體制2014年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醫藥衛生體制2014年工作要點

2013年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關鍵之年。為明確任務目標,落實工作責任,持續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根據國家總體部署,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工作要點

進一步完善全民醫療保險體系

(一)鞏固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城鎮居民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農村常住人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99%左右。(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各區縣(市)政府負責,市財政局配合)

(二)提高保障水平。市、區兩級財政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水平,人均籌資達到350元左右。(市財政局、各區縣(市)政府負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配合)

(三)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繼續保持在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倍以上,且不低于8萬元。(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各區縣(市)政府負責,市財政局配合)

(四)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75%左右。(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各區縣(市)政府負責,市財政局配合)

(五)積極探索支付方式改革。逐步降低政策范圍外醫療費用,控制醫藥費用上漲。(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負責)

(六)進一步完善門診統籌政策。提高職工門診統籌定點醫院簽約率,將其納入基層醫療機構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與市以上獎補資金掛鉤。(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各區縣(市)政府負責)

(七)進一步加大城鄉醫療救助力度。降低起付線,提高救助封頂線,對于救助對象政策范圍內住院自付醫療費救助比例保持在50%以上。(市民政局、財政局負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配合)

(八)積極開展慈善助醫工作。發揮慈善組織作用,動員愛心企業、人士資助醫院建設和貧困人群就醫。(市民政局負責,市衛生局、各區縣(市)政府配合)

(九)積極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按照《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遼政辦發〔2012〕71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研究制定我市城鄉居民大病醫保實施方案,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與大病保險銜接機制,切實解決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貧問題。(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民政局負責)

(十)提高基本醫療保險管理服務水平。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支預算管理辦法,推進醫療保險支付制度和結算方式改革,探索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與醫藥服務提供方的談判機制,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探索建立異地就醫結算機制,以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為重點改進異地就醫結算服務。(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負責)

(十一)增強醫療保險對醫療行為的激勵約束作用。強化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對醫療機構服務行為的監督制約作用。實施醫療保險信用等級制度,增強定點醫療機構的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探索將監管由定點醫療機構延伸到醫務人員醫療服務行為的具體辦法。(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負責)

(十二)鼓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以政府購買醫療保障服務的方式,委托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經辦各類醫療保障管理服務,滿足多樣的健康需求。(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金融辦負責)

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

(十三)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13〕14號),進一步開展政策執行情況的督查工作。(市發展改革委、編委辦、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各區縣(市)政府負責)

(十四)進一步夯實村衛生室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工作,認真落實對鄉村醫生的各項補償政策,加強督導檢查,確保基本藥物制度執行落實取得實效。(市發展改革委、衛生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有關區縣(市)政府負責)

(十五)鞏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成果。各地區要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項補助以及經常性收支差額補助納入財政預算,及時足額落實到位,實行先預撥后結算。(各區縣(市)政府負責,市衛生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配合)

(十六)完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績效考核制度。進一步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定編定崗不定人員的用人新機制;創新績效考核制度,在平穩實施績效工資的基礎上,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關鍵崗位、業務骨干和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有效規范單位內部分配,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各區縣(市)政府負責)

(十七)加強基本藥物質量監管。對于我市生產的中標基本藥物進行全品種覆蓋抽驗,并將遼寧省增補品種納入藥品電子監管。完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體系建設,基本藥物監測覆蓋率100%。(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十八)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有序改造老舊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就醫環境,提高設施設備配備水平。(各區縣(市)政府負責,市衛生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配合)

(十九)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實施具有全科醫學特點、能夠促進基本藥物使用等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培訓項目。(市衛生局、各區縣(市)政府負責,市財政局配合)

(二十)大力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力爭8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70%的鄉鎮衛生院、5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45%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市衛生局、各區縣(市)政府負責)

(二十一)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采取主動服務、上門服務等方式開展巡回醫療,服務內容向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轉變。進一步規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用藥行為。(各區縣(市)政府負責,市衛生局配合)

(二十二)推行全科醫生與居民建立穩定的契約服務關系。(市衛生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物價局、各區縣(市)政府負責)

(二十三)加強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鄉村醫生和村衛生室的行業管理,重點強化服務行為監管。擴大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試點范圍。(各區縣(市)政府、市衛生局負責,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配合)

(二十四)加強鄉村醫生培訓。對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每年免費培訓不少于2次,累計培訓時間不低于2周。(市衛生局、各區縣(市)政府負責,市財政局配合)

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二十五)全面完成新民市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成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等改革任務,總結改革經驗,評估改革成果,形成新的運行模式。(市衛生局、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編委辦、財政局、物價局、新民市政府負責)

(二十六)加強新民市公立醫院改革運行監測,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做好遼中縣、法庫縣、康平縣公立醫院改革方案制定工作,年內啟動康平縣公立醫院改革。(市衛生局、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編委辦、財政局、物價局、相關縣(市)政府負責)

(二十七)推進縣級公立醫院達標建設,提升縣級公立醫院服務能力。(各有關縣(市)政府負責,市衛生局、財政局、發展改革委配合)

(二十八)加強醫療服務管理,嚴格依法執業,加強醫德醫風考核,推進全市醫療服務質量持續改進。(市衛生局負責)

(二十九)繼續開展“三好一滿意”等活動,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加強就醫流程和醫療服務精細化管理。(市衛生局負責)

(三十)繼續推進市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第一人民醫院二期、兒童醫院二期、精神衛生中心二期等項目建設。(市衛生局負責,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配合)

(三十一)有序實施市屬醫院改造建設。利用現有醫療設施,改造建設老年病區,提高老年患者就醫專業化服務水平。(市發展改革委、衛生局負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老齡委配合)

(三十二)啟動實施遼寧省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市部分建設項目。研究建設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有序開發全域醫療(健康)網絡服務功能,提高基層醫療信息化應用水平。(市衛生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負責,各區縣(市)政府配合)

(三十三)嚴格規范公立醫院建設行為,控制醫院舉債建設和超標準、超規模建設。(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衛生局、各區縣(市)政府負責)

(三十四)繼續開展標準化、規范化的病患陪護員隊伍建設。擴大規范化持證上崗陪護員數量,重點解決家庭護理難問題。(市衛生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物價局負責)

(三十五)鼓勵發展非公立醫療機構。進一步開放醫療服務市場,放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準入范圍,鼓勵社會資金和有實力的企業、慈善機構、基金會、商業保險機構等參與公立醫院改革和舉辦醫療機構,對舉辦發展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給予優先支持。采取境外招商等方式,吸引國外知名醫療機構來沈合資合作。(市衛生局負責,市外經貿局、發展改革委配合)

(三十六)建立并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城市大醫院的對口合作關系。逐步探索可視遠程會診平臺和網絡醫療服務,加大城市大醫院對縣級醫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醫院管理等方面的幫扶力度。計劃派出1500名城市大醫院醫生實施對口支援,加快推進縣級中心醫院服務能力建設。(市衛生局負責)

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

(三十七)研究制定《市區域衛生規劃》,以資源調整為主線,構建看病就醫新格局。(市衛生局負責)

(三十八)繼續做好10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提高到30元。提高服務質量、居民知曉率和滿意度。城市居民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70%,60歲以上老年人建檔率達到100%。(各區縣(市)政府、市衛生局、財政局負責)

(三十九)繼續實施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做好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重性精神病、重大地方病等疾病防治。(各區縣(市)政府、市衛生局負責,市財政局配合)

(四十)完善專業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加快推進農村院前急救體系和縣級衛生監督機構建設。(市發展改革委、衛生局負責)

(四十一)創新衛生人才培養使用制度。加強急需緊缺專門人才培養。(市衛生局、財政局負責)

強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宣傳與培訓

(四十二)舉辦區、縣(市)政府領導政策培訓班,深化基層領導干部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十二五”規劃和政策的理解,增強改革的責任感和主動性。(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四十三)加強調研。結合推進重點工作,開展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完善改革工作。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主要成員單位要結合工作職責,完成至少1個調研課題。(市發展改革委、衛生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民政局負責)

(四十四)加強醫改信息工作。暢通國家、省、市及區縣(市)信息溝通,辦好醫改簡報,及時宣傳各地區醫改信息。(市發展改革委負責)

(四十五)總結推廣改革經驗,調研發掘基層醫改成果,組織推廣交流,指導改革深化創新。(市發展改革委、衛生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民政局負責,各區縣(市)政府配合)

(四十六)健全各部門協調工作機制。研究制定2013年醫改宣傳工作計劃。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廣泛宣傳我市醫改成果。(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市衛生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民政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各區縣(市)政府配合)

(四十七)做好改革宣傳。各地區、各部門要積極運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容易接受的形式,多角度、多方位開展宣傳,營造正面積極的改革氛圍。(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市衛生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民政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各區、縣(市)政府配合)

進一步健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組織實施機制

(四十八)進一步強化醫改領導機制。繼續強化各區、縣(市)政府主要領導對本地區醫改工作負總責,分管常務和衛生的領導抓具體工作的機制,保持推進改革的領導力和協調力。(各區縣(市)政府負責)

(四十九)進一步發揮醫改辦統籌協調作用。建立健全醫改辦工作協調和信息溝通機制,完善辦公室主任會議和專題會議制度,加強各部門間協調配合。(市發展改革委負責)

(五十)強化醫改目標責任制。完善醫改工作推進機制,繼續實行重點工作市級領導包片分工制,明確和落實部門責任。(市發展改革委負責)

(五十一)開展基層醫改政策執行綜合評價工作,將評價結果納入各地區政府年度績效考核范圍,并作為市以上獎補資金分配依據。(市發展改革委、衛生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編委辦、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各區縣(市)政府配合)

(五十二)加強醫改辦工作作風建設。嚴格按照國家、省、市有關要求,以更嚴標準和更高要求,努力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市發展改革委負責)

(五十三)加強各區、縣(市)醫改辦建設。充實醫改工作隊伍,提高推進改革的協調力和執行力。繼續加大對各區、縣(市)醫改辦系統培訓力度,提升工作人員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根巨茎走天下小说|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加勒比| 亚洲天堂一级片| 精品久久伦理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www.5any.com|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亚洲精品你懂的| 青青草综合在线|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爽天天弄| 久草资源福利站| 欧美日韩国产网站|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点| 香蕉啪视频在线观看视频久| 成人韩免费网站| 亚洲人成电影院|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黄色网站小视频| 天天影视综合网| 一级一级女人真片| 手机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最新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伊甸园在线观看国产| 精品香蕉久久久午夜福利|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大学生日嘛批1|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午夜视频免费国产在线| 久久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91原创视频在线|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丝袜制服欧美另类|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吃女邻居丰满的奶水在线观| 要灬要灬再深点受不了好舒服| 国产成人精品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