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縣農業部門工作打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是“十一五”規劃的第二年,做好明年農業工作,意義非常重大。為此,我們繼續以抓工業的理念組裝農業要素,用新思想武裝農民,用新科技武裝農業,實行工農聯動,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總的思路是:抓住一條主線,主攻兩個重點,做好三篇文章,搞好四項服務,為建設和諧、富裕、強盛的新而努力奮斗。
1、抓住一條主線
我們將圍繞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這根主線,以“調”字作先行,發揮比較優勢,不斷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一是調清思路。根據我縣縣情特點,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明確提出“農業穩縣,特色富民”的思路,以確保糧食安全為底線,把調整產業結構作為培育特色優勢的關鍵來抓,著力構筑兩大農區,兩大產業格局。兩大農區以規模化、優質化為特征的商糧區,以集約型為特征的養殖小區;兩大產業是以高效益為特征的中藥材產業、以有機無公害為特征的果菜產業。二是調大特色規模。一要抓好果業。我縣的果業生產有一定的基礎,全縣約5萬畝左右,我們一定要響應孟書記關于山上建綠色銀行的號召和省農業廳關于南桔北梨、東桃西棗的戰略構想,用較短的時間,真正建立起贛北重要早熟梨基地縣,從而使果業成為我縣農業方面的半壁江山;二要抓好蠶桑這一傳統產業,力求上一個新臺階;三要抓好中藥材和蔬菜基地建設。中藥材在我縣也有多年種植經驗,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力爭中藥材有個突破性發展,品種以白術、杜仲、靈芝、車前子等為主。無公害蔬菜面積要穩定在5萬畝左右,抓好蔬菜基地建設,緩解城鎮居民吃菜貴問題,使之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是調好結構比例。按照省委孟書記“山上辦綠色銀行,山下建優質糧倉”的批示精神,力爭達到兩個60%。即經濟作物在種植業中的比重占到60%;養殖業在農業中的比重60%。
2、主攻兩個重點
一是主抓招商引資這個重點。為更好地積累以工補農資金,夯實縣域經濟,我局緊緊圍繞縣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以大開放為主戰略,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力爭全年實際進資在1000萬元以上。
二是主抓爭資跑項目這個重點。我們將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對農業投入這一契機,動員全局干職工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跑部進廳”,積極爭取中央、省市下達的農業項目,多為群眾辦實事。
3、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圍繞農民智,做好新型農民培訓和“陽光工程”這篇文章。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和質量。加強農民科技培訓,提高農民務農技能,是促進農村生產發展、建設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保證。為此,我們從培養一大批覺悟高、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從事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新型農民入手,繼續按照“政府推動、學校主辦、部門兼管、農民受益”的原則,緊緊圍繞“宣傳好、組織好、轉移好”的要求,積極開展新型農民培訓和“陽光工程”培訓,力爭全年培訓農民3500人以上。同時,我們還將以產業為依托,以市場導向,以農民致富為目標,圍繞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開展培訓,力爭培訓500戶種養大戶。
二是圍繞農村美,做好沼氣建設這篇文章。沼氣建設是一項得利國利民的生態富民工程,明年,我們將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點建設,加快推進農村能源建設,積極發展農村戶用沼氣,力爭新建戶用沼氣池1000只,且改欄、改廁、改廚率達95%以上。
三是圍繞農田肥,做好測土配方施肥這篇文章。按照測土到田、配肥到站、指導到戶、責任到人的要求,全年為20萬畝農田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同時,力爭全縣推廣配方肥500噸以上,做到三成以上農田達到按“處方”施肥,以提高我縣科學施肥水平。
4、搞好四項服務
一是抓好種植業技術服務。圍繞我縣支柱產業和傳統產業,重點推廣超級稻種植、保姆式育秧、靈芝優質栽培、蠶繭方格助養殖、雙低油菜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治、生豬模式化飼養等十項先進實用技術,同時抓好技術培訓和送科技下鄉工作,促進農業節本增效和農民增收。
二是抓好養殖業技術服務。圍繞畜牧業在新農村建設中要擔重擔的目標,不斷促進我縣畜禽養殖模式向產業化方向轉移,加強完善畜牧獸醫體制建設,力爭全縣不發生重大疫病,一旦發生,力爭疫情不擴散、不蔓延、不感染到人。
三是抓好產品營銷服務。我們要把農產品流通作為實踐“三個代表”、搞好“三農”工作的突破口來抓,以流通促發展、保增收、保穩定。要大力培育農產品流通中介組織和專業合作組織,幫助農民進行市場營銷,同時積極參與農產品展銷會、洽談會,建立異地銷售窗口,從而搞活農產品流通,確保農產品產得出、銷得去,力爭賣得好價錢。
四是做好惠農政策宣傳服務。抓好農村政策落實是維護好群眾利益的關鍵。①繼續推進農村稅費配套改革,落實各項改革措施,杜絕“三亂”行為,切實減輕農民負擔;②堅決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依法保障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的各項權利,完善土地流轉辦法,確保農民在承包期內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土地經營權;③監督好水稻良種等糧食補貼資金的發放,確保及時足額發放到戶;④強化農機推廣工作,積極爭取更多購機補貼資金,進一步提高勞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