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發展局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花橋經濟開發區加快發展、營造發展新優勢的關鍵之年,我局按照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工作部署,為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確定2014年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圍繞花橋經濟開發區上“五個新臺階”的中心工作,以推動經濟轉型、提升城市品質為目標,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安全生產、企業管理、科技支撐和統計服務等職能,為花橋經濟開發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二、工作要點
(一)加強環境保護
1.加大環境監管力度。配合上級主管部門開展專項行動,抓好重點行業的現場執法;規范企業行為,完成10家企業規范化達標建設;確保建設項目環評制度和“三同時”合格執行率100%,按時按額催交企業排污費。
2.落實環保實事工程。協調規建局等相關部門,推進花橋污水處理廠搬遷擴建工程,完成污水管網建設10公里,加快老鎮區雨污分流改造,落實雞鳴塘、厚澤塘、朱昌塘清淤整治和生態修復工程。
3.深化綠色創建和生態文明建設。指導徐公橋小學和集善社區開展省級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工作;全面啟動國家級現代服務業生態園區和省級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創建工作;加強環保宣傳,開展志愿者活動。
4.完成節能減排任務。深入企業指導開展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家、清潔生產審核3家、循環經濟示范單位1家、“能效之星”創建1家,全面部署落實污染物減排工作。
5.調處環境糾紛。會同相關部門實地勘察,認真調處,及時妥善處理各類環境信訪投訴,維護群眾、企業合法權益。
(二)加強安全監管
6.完成“掛牌督辦”整改任務。10月30日前完成濡鑫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和大宏機電()有限公司消防安全隱患的整改、驗收。
7.完成專項整治任務。開展道路交通、職業衛生、建筑施工、化工生產企業、特種設備、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煙花爆竹、網吧安全等專項整治,建立安全生產舉報、監督和值班制度。
8.加強職業危害監管。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完善職業衛生基礎管理,職業危害因素申報率達100%,檢測率達95%以上,職業健康體檢率達95%以上。
9.開展安全創建工作。全面推進企業安全生產三級標準化創建工作,全區規模以上工貿企業創建率達100%;指導集善社區創建安全社區,洪門塑料()有限公司創建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
10.加大宣傳教育培訓力度。廣泛開展消防演練、圖片展覽、廣場咨詢等活動,提高群眾安全意識;積極組織安全資格培訓,提高企業安全生產防范意識、法律知識和技術水平,確保各類依法持證上崗率達100%。
(三)加強企業管理
11.確保工業經濟穩定。完成工業(含技改)投入1億元;完成外向配套企業數80家,配套銷售42億元,其中超5000萬元企業8家。
12.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根據重點技術改造、重點外向配套、名牌創建、企業技術中心、民營科技創新等項目的申報要求組織專場輔導,全方位涵蓋“三自創新”獎勵資金;協助配合招商局做好制造業剝離服務業的前期工作。
13.挖掘企業進出口潛力。深入開展主要進出口企業掛鉤聯系制度,及時獲取企業最新的生產經營狀況,準確掌握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制定針對性措施。
14.開展企業服務工作。組織業務培訓,開展政策解讀沙龍,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展出,協調企業糾紛與需求,實施專項調研,促進工業經濟健康發展。
(四)強化科技支撐
15.加強科技項目申報。申報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00項以上,培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家,技術先進型企業1家,高新技術產品5只,培育各類研發機構3家。
16.強化知識產權和成果轉化服務。完成專利申請500件,授權400件,其中發明專利7件;完成各類版權登記300件,新增產學研合作項目3個。
17.開展科普宣傳與推廣。組織“三下鄉”、科普周、科普日等重大科普宣傳活動,對轄區各類科技協會進行業務指導;爭創省級科普示范鄉鎮;力爭重大項目取得突破,爭取年內有1家企業通過省成果轉化認定。
18.加快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大技術力量投入、完善服務功能,充分發揮設備優勢,把通訊系統及高端芯片設計與測試平臺培育成為中小企業的孵化器,使更多項目入戶開發區。
(五)強化統計服務
19.做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上半年完成普查方案制定,加強宣傳動員,落實辦公場所、人員和經費;下半年實施業務培訓,明確普查范圍和內容,做好轄區內正式普查的預備工作。
20.提升統計分析水平。按時完成各類報表,關注經濟運行的熱點與難點,開展專項統計和調研,加強信息分析與撰寫,為領導決策提供服務。每季度完成統計分析1篇,每月完成統計信息1篇。
21.強化統計基礎。進一步深入實施“企業一套表”改革,及時更新企業名錄庫,建立部門信息共享機制;開展服務業單位“雙基”建設的提檔升級工作,加強部門協作、數據審核、監測分析,確保服務業統計工作規范化。
22.做好“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工作。創新宣傳模式、培訓方式和交流機制,做好樣本輪換工作,加強網點維護和調查員的業務指導。
23、深化統計服務品牌建設。完善“數海求真,優質高效”三星級服務品牌的內涵,繼續推進創新型開發區的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