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商局文明創建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進“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的關鍵之年,也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實施5周年和中央出臺《關于支持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的大事之年,是應對金融危機挑戰、振奮精神共克時艱的重要之年。全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四求先行”、“四個重在”、“四責”要求,以“四個統一”、“四化”建設、“四高”目標為抓手,以“五求”為主題,扎實推進思想道德建設,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努力營造公平有序規范和諧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不斷提高干部職工思想道德素質和行業文明程度,為持續服務海峽西岸兩個先行區建設和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不斷推進東部新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科學發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抓根本,持續強化思想道德建設
1.強化思想理論武裝。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教育,認真學書記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和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廣大干部用黨的十七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特別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進一步謀劃、推動本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按照區委和省、市工商局黨組的統一部署,扎實抓好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并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工商總局部署的在基層單位開展科學發展觀全員培訓結合起來。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宣傳和實踐活動,教育和引導干部群眾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指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思想武器,轉化為推動工商事業發展的精神動力,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自覺性和堅定性。
2.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契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宣傳活動。采取報告會、座談會、紀念會、舉辦展覽、有獎征文、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形式,組織廣大干部職工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建國60周年活動,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的主旋律。突出工商系統的特色,不斷豐富精神文明創建的活動內容。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和宣傳陣地,廣泛開展“愛祖國、愛家鄉、愛、愛、愛、愛工商”教育,大力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北京奧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和“三平精神”,進一步宣傳“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增強干部職工對所在城市(區)的認同感、對祖國的自豪感、對戰勝困難的自信心、對建設海西的責任感、對工商工作的事業心,為更好地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職能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3.建設和諧工商文化。要在全局深入進行“八榮八恥”教育,結合貫徹執行依法行政、文明執法“雙六條禁令”,積極開展以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良好道德風尚為主題的道德實踐活動,引導廣大干部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滲透到工作、生活和社會交往中,努力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良好氛圍。要針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特點,研究建立工商行政管理職業道德規范,認真開展“遵守工商行政管理道德規范,做文明工商行政管理人”主題活動,努力培養工商行政管理人員良好的職業操守。
4.培育行業文明風尚。深入開展“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深入宣傳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進一步加強對道德模范和先進典型的宣傳學習,努力推動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互助友愛、禮讓寬容的良好風氣。繼續深化“內增素質、外樹形象”活動,倡導文明禮儀、文明服務、優質服務,以信用工商建設為重點,大力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堅持有法必依、有諾必踐,進一步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以文明監管、公正執法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5.選樹先進模范人物。積極參與“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進一步營造濃厚的“當好人光榮、做好事光彩”的輿論氛圍。要廣泛發動干部職工在熟悉的人群中選好人,在日常生活中找好事,把閃光的事跡和先進的人物挖掘出來、傳播開來,做到好模范大家選,好風尚大家傳,把推薦、評議的過程變成一個大家受感動、受教育、受激勵的過程,力爭在全局內評選出一些在社會上有影響力,在系統內有感召力的先進模范人物。
6.深化廉政文化建設。緊緊圍繞責任明確、責任分解、責任考核、責任追究四個關鍵環節,認真貫徹落實《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工作規劃》和實施辦法,全面推行廉政風險點防范軟件平臺,把廉政文化進機關活動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總結推廣經驗,及時宣傳和推廣工商廉政文化建設的優秀成果,推動廉政文化內容形式和傳播手段創新,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引導干部職工牢固樹立“廉榮、貪恥”的榮辱觀念,促進“風正氣順、人和業興”局面的鞏固和發展。
抓載體,持續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7.切實加強創建工作的組織和規劃。要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創建工作責任制,落實創建經費,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要積極探索行業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新途徑、新方法,根據工作實際,明確新一屆精神文明創建的目標、內容和措施。要根據文明行業測評標準,研究制定本單位創建計劃和實施方案,做好創建的各項工作安排。
8.提升創建工作能力和水平。按照“文明執法、依法行政、提高執法公信力”的要求,以“推行行政指導,促進和諧監管”為主題,以持續維護市場秩序、持續服務發展、服務企業、服務“三農”,持續服務消費者為重點,全面啟動第六屆“創文明行業、建和諧海西”創建競賽活動。擬在第四季度召開全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總結表彰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各類先進,部署第六屆行業文明創建工作,簽訂精神文明建設責任狀,明確目標,落實責任,確保行業創建工作上新水平。
9.加強行業窗口建設。按照“四化”建設和精品管理、精品裝備、精品隊伍、精品業績的要求,進一步完善規范達標示范工商所、注冊窗口、12315、檢查大隊等窗口的規范化建設,提升窗口的創建水平。要建立健全示范窗口的工作規范,加強對窗口服務人員文明禮儀教育和專業技能訓練,進一步規范服務標準,優化辦事程序,規范服務發展和監管執法行為,努力塑造為民、利民、便民的工商文明形象。要認真抓好區局“市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服務大廳”示范點窗口建設,以點帶面,推進行業創建活動。
10.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繼續開展“誠信一條街”、“百城萬店無假貨”創建活動,努力培養市場的誠信觀念和規則意識。在全社會倡導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社會風尚,推動市場主體以信立業、重信譽、守諾言,不斷增強各類市場主體的守法經營意識、職業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促進行業自律機制和良好商業道德的形成。發動政府及有關部門、企業、群眾、新聞媒體共同參與,進行信用企業和失信企業的評選,并將評價結果予以公布披露,營造“共鑄誠信”的良好氛圍。
11.持續提升市場監管水平。圍繞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持續抓好城市集貿市場管理,明確集貿市場業主責任制。重點要加強對集貿市場業主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的監督檢查,依法監督市場開辦者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建立并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監督其對入場銷售者的經營資格、環境、條件、銷售者是否遵守內部安全管理制度進行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把好市場準入關。要采取分類監管措施,加大集貿市場食品安全巡查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治理餐桌污染,積極營造安全健康的市場環境。要積極鼓勵有條件的集貿市場設立檢測室或檢測工作臺,開展質量自檢,完善內部質量監控體系。大力推進集貿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廣泛開展“食品安全示范市場”等創建活動。
12.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著眼出亮點、出特色,深入推行政務公開制度,提高依法行政透明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提升行業文明形象。不斷深化創建文明單位工作,努力營造內和外順的工作環境。文明單位和窗口在抓好自身建設的同時,要努力履行社會責任,進一步轉變職能,改進管理,文明執法,優質服務,盡心盡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要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組織的作用,深入開展群眾性創建活動,積極主動參與“青年文明號”、“青少年維權崗”、“巾幗文明示范崗”、軍警民共建等基層創建工作,堅持全員參與,不斷擴大群眾性創建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抓職能,持續營造規范和諧的市場和社會環境
13.營造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充分運用工商職能,依法嚴厲打擊不公平競爭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違章行為,努力營造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加大治理商業賄賂工作力度,認真落實《國家工商總局關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中推進市場誠信體系建設的規劃》;切實履行深入開展公共服務行業、市場中介組織損害群眾和企業利益專項治理工作的牽頭責任,引導、扶持、促進公共服務行業和市場中介組織規范發展;加大打擊傳銷和規范直銷、“傍名牌”和商業欺詐行為等工作的力度,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14.營造和諧文明的社會環境。發揮工商部門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凈化社會文化環境的職能作用,堅持日常監管與集中整治相結合,進一步加大對“黑網吧”的查處取締力度,繼續做好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等工作。以清查非法出版物為重點,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文化、娛樂場所和網絡等新興媒介的監管、依法查處違法經營,促進文化市場健康發展。推進廣告專項整治工作,始終保持廣告監管的高壓態勢,繼續以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食品、藥品、醫療等廣告為整治重點,切實加強對影響社會穩定、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違法廣告的監管。加強對廣告的監督審查,嚴厲打擊虛假廣告違法行為。認真清理企業名稱和商標、廣告用語中的不良文化現象,堅決掃除文化垃圾。
15.營造科學健康的消費環境。建立消費維權運行管理長效機制,繼續推進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建設,推進12315進商場、進超市、進市場、進企業、進農村。加強消委會分會建設,充分發揮“一會兩站”的作用,努力實現城鄉全覆蓋,把消費維權工作納入當地黨委政府平安建設范疇,把12315消費維權網絡建設成為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化解消費糾紛的重要載體。加強消費提示、消費引導,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消費理念,培育健康和諧的消費文化,提振消費信心,提高消費質量和效益,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促進社會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