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文成功之路雜志》2014年第Z2期
一、動腦想象型作業的設計
動腦想象型作業的設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散學生的思維,給同學們更多想象的空間,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經常會設計一些動腦想象型作業,這樣的作業設計方式也受到了同學們的普遍歡迎。執教《恐龍的滅絕》一課的時候,我布置了這樣一個課后作業:想象一下,如果恐龍沒有滅絕,如今與人類共存的場景,并用文字記錄下來。作業布置下去之后,同學們進行了很多不可思議的想象。有的同學寫道:如果恐龍沒有滅絕,那么人類肯定不敢造這么多高樓大廈,那樣的話恐龍一腳就會給踩塌了。我想人們一定會把房子造在高高的大樹上,或山洞里,這樣恐龍就不可以輕易的侵犯我們人類了;如果恐龍沒有滅絕,我想它們與我們人類一定會相處的非常融洽,出門也不用做小汽車了,坐在恐龍的背上就可以出行了。這樣也對我們的自然環境減少了很多污染……同學們的想象真的是讓我打開眼界,沒想到他們的內心世界竟然這么豐富。
動腦想象型作業的設計對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并不是難事,只要我們肯用心就可以發現我們的課文當中到處都存在這樣的題材,可以設計出很多動腦想象型作業。但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動腦想象型作業的設計不能隨心所欲,天馬行空,一定要緊密結合我們的課文,否則這樣的作業設計就會呈現出很大的低效性。
二、親子合作型作業的設計
近年來,很多專家和學者都在大力提倡家校共育。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理念,也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基于此種情況,我們不妨設計一些親子合作型作業,讓同學們在完成這些作業的過程當中不僅可以掌握相關的知識,還可以在家庭中感受到更多的關愛。
執教《數星星的孩子》一課的時候,我要求同學們回去之后把這個故事說給自己的父母或爺爺奶奶聽。于此同時,還要求我們的家長說一些故事給同學們聽。孩子們回去給家長說故事的過程既是鍛煉他們口頭表達能力的過程,也是對課文進行再消化的過程。而要求家長給孩子們講故事既可以豐富小學生的相關知識,也能讓家長更加重視孩子們的學習,對于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亦是非常有幫助的。這樣的做法可謂是一舉兩得。再如,執教《恐龍的滅絕》一課的時候,我還要求同學們回去之后和家長共同完成一個恐龍模型,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用任何身邊的材料來制作這個模型。作業布置下去之后,在同學們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之下,有的用橡皮泥制作了恐龍模型,有的用面粉制作了恐龍模型,有的用紙糊了一個恐龍模型……他們充分發揮了家庭的智慧來完成這次的作業,完成作業的過程無不充滿著濃濃的家庭之情,家庭之愛,對于小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也是非常有利的。親子合作型作業的設計需要我們家長的密切配合,所以在設計這樣的作業之前教師必須要和家長做好及時的溝通,讓家長配合老師完成作業。要讓家長明白這樣做的意義。如此一來方能起到預期的作業設計效果。
三、結語
事實上,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方式還有很多。比如游戲型作業、角色扮演型作業等。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做過多論述。希望本文的寫作可以給更多的一線小學語文教師以啟發,踴躍加入到小學語文多元化作業的設計研究當中去,不斷豐富我們的語文作業形式,讓小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當中輕松愉快的掌握相關的知識。
作者:王淑紅單位:河南省西平縣第一實驗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