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英語語法學習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語數外學習雜志》2014年第十一期
一、探尋規律,變復雜為簡單
凡事都有它固定的規律,比如刮風下雨、打雷閃電,只要摸索到規律,自然會觸摸到事物的靈魂。英語語法亦是如此。在教學英語語法的時候,若能幫助高中生掌握其規律,那么語法學習將不再困難,而會變得其樂無窮,趣味橫生。本文列舉兩例說明:
1“.it”用法。“it”是英語中的重要語法知識,不僅應用形式多,并且掌握起來相對困難。通過筆者對“it”用法的歸納與整合,共總結出以下要點:
(1)“it”不僅可以用來代指人和物,同時還能用來作形式主語。這時,真正的主語會安置在謂語后方。如“Itisnoteasytofinishtheworkintwodays.”除此之外,也有少數表語(nohelp,nogood等)后方會接動詞充當真正的主語。
(2)除了上述形式之外,“it”還可以用作形式賓語,并用在以下動詞的后方:“find,think,judge,take”等。如Ithinkitnousearguingwithhim.
(3)當我們想要強調句子的某個部分(主、狀、賓語)的時候,可以用“it”來實現。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將“it”作為先行詞,并創造以下形式的句子:“ItisProfessorLinwhoteachesusEnglish。”不過需要提及的一點是,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其與定語從句的區別。
2.非謂語動詞。非謂語動詞是語法知識的重要一環,它會直接影響高中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在講解非謂語動詞時,要把它的用法交代給學生,如非謂語動詞不做謂語,但是可以用作主語、表語、狀語等。
(1)有些及物動詞后面連接to的不定式做復合賓語,像feel,hear,have,see等。
(2)有些及物動詞后面接動名詞作賓語。總的來講,學習英語語法不僅僅在于糾正認知,革新觀念,還需要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和對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把握住語法的脈搏,并感受其跳動時的動感。不過,在指導學生把握語法知識的時候要懂得循序漸進,因為語言學習本身便是一個慢熱的過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可揠苗助長。同時,在講解的過程中切忌滿堂灌,倘若每堂課都是傳授語法知識,那么只會讓學生覺得厭惡。因此,我們可以定期開展一些交流活動,讓學生在參與的同時感受語法所散發出的熱量,繼而增強他們的實踐技能。
二、定期錘煉,鞏固知識技能
理論知識增長學生的認知范圍,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但是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全面落實教學和實現教學目標。所以,在幫助高中生掌握理論知識與語法學習規律后,還要開展定期錘煉,并以此鞏固他們的知識技能。如,在學到虛擬語氣的語法知識時,可以為學生布置習題:Ihopethatyou____right.A.willbeB.shouldbeC.wereD.wouldbe通過課堂操練、課中習練、課后作業的方式鞏固高中生對語法的掌握能力和應用能力,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英語成績。而除了習題演練外,還可以建議學生制作自己的習題冊,并在習題冊中記錄相關語法與習題,從而讓他們在定期翻閱、互相傳看的過程中增強知識,讓他們對語法的掌握更加扎實、全面。綜上所述,萬事自存規律,結合規律展開操練,同時革新自己的學習思想,這恰恰是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的。
總之,傳統式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已然無法滿足當今英語教學的需求,教師要變革教學理念及方法,摒棄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讓教學手法更加靈活,更加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同時,要鼓勵學生之間展開互動,并利用他人的學習手法彌補自身的不足,從而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此外,語法知識的教授范圍不能局限在語法范圍內,教師可以聯系課文語境、西方傳統文化知識、學生的邏輯思維等要素,從而創造出符合高中生自身需求的教學模式,繼而讓目前的高中語法教學更加貼合外語學習的客觀規律。
作者:施衛英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江海中學